吃愛寶島

吃好當令食材最平安

食物的氣味只有在當令,也就是符合節氣生長成熟,才能得天地之精華,提供給人們營養。
食物的氣味只有在當令,也就是符合節氣生長成熟,才能得天地之精華,提供給人們營養。
曉均
第38期
魯魚

前一陣子看到一個新聞,談到我們現在吃的食物,營養成分不管是維生素或礦物質,已經比以前少了三分之一到一半,所以現代人吃得再多也沒辦法攝取足夠的營養。這個消息讓人很納悶,基於好奇,於是上網去找資料瞭解。原來,有部分原因是我們違反了蔬菜的季節規律。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的農業不是已經很進步嗎?我們不是突破了季節限制嗎?我們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蔬菜,這不是應該營養很均衡充足嗎?為甚麼明明長得很好的溫室蔬果卻是營養不足的?

原來,我們以為的均衡,是建立在違反大自然秩序的基礎上。老天決定甚麼時候給人吃甚麼食物,是有其道理的。中國傳統的養生之道本來就講究飲食應遵循自然規律。食物的氣味只有在當令,也就是符合節氣生長成熟,才能得天地之精華,提供給人們營養。

《黃帝內經》中有一句名言叫「司歲備物」,也就是要大家遵循大自然的陰陽氣化採擷食物或藥草,方能得到正確的效果。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長週期,違背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消長規律,會導致寒熱不調,氣味混亂,成為所謂的「形似菜」,也就是食物的屬性、氣味就會變得混亂,徒具形式而不好吃或沒營養。

大家都知道夏天的白菜、蘿蔔與高麗菜就是不會有冬天的好吃;冬天的番茄沒有番茄味。老一輩的人會叫你春天可以多吃韭菜,夏天就不要吃,因為只有春韭最補元氣,夏天吃了反而傷身;夏天可以吃瓜,因為可以解毒降暑;秋天可以吃梨,因為可以潤燥清肺;冬天則可以多吃根莖類,如蘿蔔、生薑、山藥、馬鈴薯,可以增加禦寒能力。

當季的蔬果除了營養以外,產量也一定大,這有一個最大好處,就是幾乎沒有農藥跟肥料,吃了也比較安心。因為當季的菜容易種,長得好,抵抗力強,農民不用多費心。反之,非當季蔬果,因成長不易,為了要賣相好,農民就得多費心,用溫室栽培或加點料,甚至為了讓味道好,有些還會加催熟劑或其他化學劑,賣相雖好,但就是「不自然」,人吃了也會有問題。市場上有時會看到小販菜賣不掉,寧可丟掉也不敢吃,就知道藥下得多重了。前一陣子中部某地方一群鴨子暴斃,據說就是吃到放過多農藥的菜葉所致。

我們吃的菜中毒已經不幸,飼養的家禽、家畜中毒更可憐,而人是食物鏈的其中一部分,又吃菜又吃肉的,難保我們不會成為受害者。而這一切的不幸,都只能從人來檢討,畢竟違反這些自然節氣的還是人類自己。

吃當季蔬果其實還有一個環保的理由。因為當季蔬果很多地方都能種,供給量大,可以節省大量運費。很多環保人士都在呼籲盡量少吃從遙遠地方運來的蔬果,一則減少長途運輸消耗的能源,二則可減少食物的營養流失。吃當地、當季的食物,就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這應該是最簡單的環保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愛子不教猶為不愛 教不以善猶為不教 - 古人教育以德為重
韓愈〈師說〉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在解惑之前,必須傳道、受(授)業,而傳道在前、授業在後,可見教授作人道理以及正確的道德觀…
又見不講理的加薪政策
馬政府執政後,我國平均實質薪資倒退回十六年前的水準,成為人民指控執政無能的簡明證據,因此馬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想提高薪資,…
「上海灘」掀風暴 四任總理聯手「倒江」
中國一波波反腐聲浪方興未艾,近期似乎「直搗虎穴」。11月10日下午,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艾寶俊「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這是中共十八大後…
澳洲「史上最富」總理候選人坦博
最近澳洲政壇可以說是「好戲連連」,風波不斷。繼澳洲最大的州——新南威爾斯州州政府大換血後,最大的反對黨自由黨黨首又在一次「自殺式」…
「十一」消費熱,中國消費力道跟著熱?
日前中共官方媒體大肆宣揚「十一」黃金週假期期間,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創下5,700億元人民幣(約合835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名模接班人
國中第二次基測的考場休息區裡,我陪著學生們作考前的最後衝刺。馬尾巴上繫著緋紅鬆緊布髮圈的佩蓮,走過來放輕聲音卻難掩興奮地告訴我,…
清水岩國家步道 登山鐵騎隨你玩
70度的陡坡、超過150個階梯,往上看就像直上雲霄,當地人稱之為「擎天岡」。清水岩登山步道前的小販充滿人情味,…
中國股災兩週年7大變化 全民炒股或成歷史
中國大陸股市發生股災剛剛過去兩週年,股指長達兩年的下行之路顯示,A股這個脆弱而又敏感的市場發生了七大變化。在股市仍未有多大起色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