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沒有騙你

Getty Images
第37期
江心

我過去在金融業工作時,經常和同事一同出去拜訪客戶,當談到一些話題,對方有所疑惑或難以相信時,同事總會加上一句「我真的沒有騙你」,藉此加強說服力,希望獲得對方的信任。有時候和同事、朋友談話時,同事也經常說這句話,聽多了,感覺就像是口頭禪一樣了。

「我真的沒有騙你」,聽起來很平常,但是仔細一想,似乎也不是那麼平常。這句話和「請你相信我」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處?對於一般的交談,不過是一句強調用語,似乎沒有甚麼可以多加探討之處,但是事出必有因,多少還是有脈絡可循。

在人際交往中,為甚麼要用到「我真的沒有騙你」這句話呢?這是否表示說這話的人平常說的話就帶有幾分虛假、不完全真實,因而讓人懷疑?或者是因為聽者平常就多疑、難以相信別人?或是以上兩種情況同時存在?或是因為一時找不到更有力的佐證,只好先用自己的人格來擔保?要想更有效地說服別人,倒不如拿出具體事實或案例,或許更能建立信任感。

通常存心說謊的人都會編出一套說詞,甚至用其他謊言來圓謊,一路騙到底,直到被拆穿後才承認。也有人擔心對方承受不了某些殘酷的事實,例如隱瞞病情、隱瞞外遇......巧妙地用了另一套說詞,把這叫作「善意的欺騙」,但這個善意是為了自己還是別人?被騙的對象到底是自己還是別人?能隱瞞多久?為甚麼怕說實話?但無論如何,欺騙本身卻改變不了被欺騙或隱瞞的事實,甚至因為這種「善意」而日趨嚴重、越陷越深。

甚麼時候開始有這個「騙」字呢?正是因為社會開始出現欺騙,讓人際溝通更加困難。曾經因為相信別人而吃虧上當的人,難免對別人存有戒心;那些曾經騙過別人的人,嘴上也說「我沒有騙你」、「我是真心的」,實則「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如果我們為人處事都能真誠相待、腳踏實地不浮誇,根本不需要再去強調欺騙不欺騙的問題。假如沒有發自內心的真誠並付諸實際行動,「我真的沒有騙你」這句話也和仿冒品一樣,禁不起時間的考驗,假以時日就原形畢露了。

從另一方面來說,無論騙人還是被騙,大多因為一個貪字,例如這一波全球金融海嘯就是深刻的教訓。如果我們能夠不被光鮮亮麗的表相所迷惑,多用心觀察細微之處,自心不貪求非分之物、明白有得必有失的道理,那些心懷不軌的騙徒也難以得逞。既然騙不過,騙子也就沒有市場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房住不炒」 中國樓市何去何從?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提及「房住不炒」,讓關注房地產市場的人們議論紛紛,認為今年將放開樓市的調控。3月12日,…
花蓮外海五年兩船蒸發 台灣也有「福爾摩沙三角」
一艘高雄籍砂石船「瑞太八號」,2005年2月10日下午從台灣花蓮港載滿砂石出發前往日本石垣島,船隻於當天晚上和船公司失去聯繫。無獨有偶,…
王如玄的「為官之道」
意外成為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大概沒料到,迎面而來的金融海嘯,帶給她非常嚴酷的試煉。…
房價跌成「白菜價」的中國城市
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16日發布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大部分城市的房價均呈現上漲趨勢。…
神奇數字中 或暗藏宇宙祕密
數字,是我們一生中接觸最多的概念,人類每時每刻都在和數字接觸。但很少有人想過,看似平凡的數字背後有多少無法解釋的謎團?…
不再砍頭!純蜂蜜如何分辨?
你知道嗎?一隻蜜蜂平均需要採集1,500朵花的蜜,才能生產一公克的蜂蜜,每隻工蜂終其一生,也只能釀製約二分之一茶匙的蜂蜜,…
「神祕」華裔大富豪的獻金來自何方?
進入7月以來,澳洲媒體廣泛報導了一位「神祕」的華裔大富豪竟已成為澳洲「最大的海外政治獻金捐款人」的消息。在十年之中,…
如何運用自媒體(之五):妙用臉書連結精準客戶
上一期我們提到了臉書(Facebook)的廣告方式多達十二種,每一種方法都可以試試看,以便熟悉整個臉書的廣告刊登機制。如果沒那麼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