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驗

知識型的企業、職務與人才

任天堂的Wii並沒有在技術上優於Sony,但是Wii主要強調創新的玩法以及不論年紀大小、性別都可以輕易上手,因此大受歡迎,為任天堂公司創下了絕佳的銷售成績。
Getty Images
第19期
凌平

今天,我們的社會正邁入知識經濟的時代。在知識經濟中,企業透過新的技術、員工的創新、企業家的毅力與冒險精神,作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

依賴資本的經濟起變化

過去,企業透過資本的運用而發展。許多企業靠的是生產商品來獲利,製造業是蓋廠房,建築業是買土地蓋房子、蓋大樓。有些企業則是透過通路的掌握而獲利,例如:便利超商、百貨公司、大賣場等。有些則是透過花費大量的資本進行技術的研發來獲利,像日本企業在許多領域擁有先進技術與專利,如:雷射讀取頭、電子零件、機械設備、化學材料等。

但是以資本發展的經濟遇到了一些難題。首先,許多產業發生供過於求的情形。企業透過大量生產降低成本來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但是在許多企業同時投入生產的同時,發生了供過於求的現象,例如:在電子業中的DRAM、TFT-LCD等產業,都發生了這種現象。

在通路業中,由於消費者可以透過網路取得產品的資訊。網路商店不需要負擔實體店面的各種成本,消費者可以跳過通路直接以網路進行交易,同時透過宅配運送商品。替代性的通路出現以及實體通路的不斷增加,加上產品供過於求,使得通路之間價格戰日益激烈,這些都使通路的經營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

技術的研發對企業而言固然重要,但是企業在研發上的領先也不見得可以在競爭中取得勝利,產品是否能夠符合市場需求也是非常重要。如Sony在遊戲機產業中擁有較佳的技術,所推出的遊戲機PlayStation也一直在市場中取得領先。但是在任天堂推出Wii之後,卻打破了這個規則。任天堂的Wii並沒有在技術上優於Sony,但是Wii主要強調創新的玩法以及不論年紀大小、性別都可以輕易上手,因此大受歡迎,為任天堂公司創下了絕佳的銷售成績。

知識經濟的浪潮

在知識經濟中,許多成功的企業家靠的不是資本,而是知識與創新。例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Google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以及佩吉(Larry Page)等,都是透過知識的創新與發明來獲得龐大的報酬。

在此背景下,許多企業也紛紛致力於轉變成知識型的企業,拋棄過去強調的資本密集,改以創新的方式為企業獲取利潤。如蘋果電腦透過產品功能與設計的創新,讓蘋果電腦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中取得領先地位。像蘋果電腦所推出的i-Pod MP3隨身聽,獨特的白色造型創造了一股流行風潮。還有近期推出的Mac-Book筆記型電腦、i-Phone手機,都在市場上造成一股旋風。

知識型人才的需求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認為,「知識工作者」主要是指使用心智能力,而非以體力為主要工作內容的工作者。企業要轉變為知識型的企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知識型的人才。目前我們所看到的知識型的企業,大多都是將知識型的人才定義為RD人員,也就是所謂的研究開發(Research & Development)人員。但是在企業中,知識型的人才應該不僅僅只有RD人員,而是包含各企業功能部門,例如:財務、法務、生產、行銷、人力資源、運籌等。

一個成功的企業,不可能單單只靠RD人員的創新便可成功,企業在各功能部門都應該會有創新的展現。例如:製程的創新、行銷手法上的創新、流程管理上的創新等。一個優秀的知識型人才,除了對公司的瞭解之外,更重要的是對職能的不斷深究,提供創新的想法,同時強化各企業功能的競爭力。

知識型人才的規劃

一般企業當中,表現好的員工往往會往管理職發展。管理職人員重視的是管理的能力,必須能規劃、組織、溝通、協調,領導部屬完成部門的任務。但是工作表現好的員工不一定在管理工作上能有相同優秀的表現。

好的知識型人才不一定適合做管理職的工作。在知識經濟中,企業也應該為知識型的人才設置相符合的職位,作為知識型人才職涯發展的選擇。除了提供創新的產品與想法之外,知識型人才也可以擔任企業的內部講師或是內部顧問的角色,提供流程改善、組織相關問題的研究與解決。適當的職涯規劃,對於企業爭取知識型人才的留用會有很大的幫助。

在企業嘗試轉型為知識型企業的同時,企業應重新定義知識型人才的範疇。同時設法在職務上以及人才的培育上,為知識型人才進行適當的規劃,才能使企業成為真正的知識型企業。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藉助聊天機器人擷取資料 「讓狂人飛」打造精準行銷
隨著人工智慧(AI)的發展逐步成熟,在各領域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過去AI僅能辨識文字,目前也已開發出圖像辨識的功能。一些社群平台如IG,…
李白醉酒,中華詩歌大開另扇門
大幕拉開,舞台上是一種東方式的古老,一輪皓月在西,音樂悠揚,一隻高舉的手臂攫取了觀眾的目光。一罈酒、一名清瘦的書生,在舞台上起身的原來是「…
香港「雨傘運動」的兩樣情
香港人為爭取特首「真普選」引發的「雨傘革命」,持續延燒。民主和自由,對大陸民眾而言,是一個官方常掛嘴邊卻似是而非、百姓渴望而不敢奢望的「…
遠望坑親水公園 綠意層層漫山野
東北角海岸有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幾乎每一段路程、每一個轉彎,都有不同以往的景緻等待遊覽體驗。 滿山遍野的綠 貢寮鄉的遠望坑親水公園,…
香港「黃色經濟圈」何去何從?
曾因在店內擺放民主女神像而不獲商場續約的香港童裝店Chickeeduck老闆周小龍,5月6日位於荃灣新開張數日的分店突然遭到港警搜查。…
死而復生是甚麼滋味?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可以透過學習或是實際體驗而瞭解,但是有一件事是很難「體驗一下」的,那就是「死亡」,因為人死了就「一了百了」了。不過,…
香港「特別恐怖區」
反送中運動開展以來至今已經接近半年了,香港特區政府的表現讓我們大感意外,也大開眼界,這居然是「一國兩制」!…
《三國演義 》董卓死前預兆大解析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演出「董卓之死」這一段,描述董卓在去京城的路上聽到孩童唱一首童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