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窗

梅克爾上任兩年 德七成民眾讚賞

梅克爾接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
梅克爾接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
Getting Images
第2期
方清月

德國首任女總理梅克爾上任近兩年,在國際上大力呼籲尊重及維護人權,甚至直言批評中共的對人權的迫害,贏得國際間的普遍關注及尊重。

所謂「德不孤,必有鄰」,德國著名社會調查機構EMNID1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近70%的德國民眾稱讚梅克爾是一位意志堅定、目標明確的政治家。

調查顯示,69%的德國民眾認為梅克爾富有魄力,62%的人欣賞梅克爾在由基民盟和社民黨聯合執政的德國大聯盟政府中所表現出來的平穩、溫和的氣質。

銷售量廣大的《周日畫報》的民調顯示,高達六成八的德國民眾認為,維繫人權的外交政策比經濟利益更重要;儘管惹惱北京,還是有六成五的德國民眾支持梅克爾會晤達賴。

今年8月,梅克爾於在總理府接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引起中共當局強烈不滿,從而連續採取一系列報復行為,不但連續取消一系列政府間的會談,11月底又臨時取消德國《明鏡周刊》原先計畫在上海舉辦的一個封面題圖展。

這還不夠,中共還藉親共的德國前總理施羅德之口向梅克爾施壓,施羅德在11月初訪中時,在北京批評梅克爾不該接見達賴喇嘛;施羅德的言論在德國受到了強烈抨擊。基民黨主席團成員波夫律格爾指責施羅德充當「普京和中共的代言人」。自由民主黨外交委員會議員雷布萊西特指責施羅德,為什麼他在任期間沒有勇氣批評中國的人權問題。

從2005年底上台以來,梅克爾摒棄施羅德時期以經濟利益掛帥的外交策略,著力在歐盟推動以價值為基礎的統一外交政策。這個政策為德國在國際上贏得了聲譽,同時也得到大多數德國民眾的支持。

基民黨副主席考赫認為,德國在道義問題上不能夠保持沉默,這是德國的歷史責任。基督教社會民主黨主席埃爾文.胡貝爾表示,很高興梅克爾能夠開誠布公地對中國的人權問題和民主問題表態。

梅克爾8月訪中時,也額外送給中國人一份「厚禮」,也就是實實在在的「身教」。在飯店用餐時,梅克爾堅持和其他住客一樣,自行取用自助早餐,拒絕由服務員服務;切麵包時不小心掉下的一塊麵包,她也是自己撿起,並且放回自己的盤子上。這讓中國人親身領會,一個文明、民主制度下選出來的官員該有的行為標準,她因此也獲得中國民眾的敬重。

中共批評她接見達賴喇嘛,梅克爾則駁斥:「我有權接見我認為應該接見的人。」

德國政府嚴厲批評中國境內違反人權的情況,也對中國人權狀況感到憂慮:「過度使用及執行死刑。在所有政治議題上,媒體遭到集中及嚴格的控制。」

不過梅克爾在執行新的對中政策過程,並非毫無阻力,例如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始終持保留態度。基民黨則批評施泰因邁爾及其所屬的社會民主黨,曾在東歐共產黨陣營解體時,錯誤估計了波蘭團結工會及東德維權人士的力量,暗喻其眼光有所偏差。

在經濟方面,梅克爾的對中政策也引起不同反響,但德國批發與外貿行業協會主席安東.波爾納表示,經過長期建立起來的德中經濟關係的穩定性,足以承受短期的政治波動。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15. 一國三公(上)
本期登場人物: 趙東(東科媒體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50幾歲但看起來像70歲。 於高科技產業創業,最終跨足媒體業的領袖型人物。 雷新榮(…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祭反補貼重稅 專家:對華政策重大轉變
歐盟執委會6月12日宣布,7月開始對來自中國的電動車(Battery Electric Vehicle,簡稱BEV)加徵暫時性反補貼關稅,…
那夜,我遇見了她
  2008年1月26日晚,神韻藝術團在美國加州舊金山歐菲姆劇院的最後一場演出在隆隆的鼓聲中圓滿結束。我完成了採訪工作後,…
2014年10月──數字看台灣
聲援香港 台灣3地同步晚會 為響應香港和平占中爭取真普選,在台的港澳人組成「港澳在台民主同盟」,…
高科技「附體」是進步還是退步?
近代以來,西方科技爆炸式發展,美國科幻大片中,外星人想要藉由高科技控制人類的場景,已經不只是出現在電影裡。 「腦機介面」監視人腦…
唐高駿渾身是勁 搶救宜蘭「大病院」
在十年前,從台北到宜蘭,不論是搭二個小時的火車走北迴線,或是開三個小時的車走濱海公路,抑或穿越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都不是件舒坦的事。…
韓國六小時戒嚴鬧劇 考驗民主穩定與國際信任
2024年12月3日深夜,韓國總統尹錫悅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於電視發表全國演說,宣布戒嚴,引發國內震盪、國際震驚。…
陳明業釀出台灣囝仔的「夢想果」
來自法國波爾多的紅酒遇上鮮嫩欲滴的台灣蕃茄,會產生甚麼樣的化學效應?剛推出就造成網路團購風潮、媒體爭相報導的「夢想果」可以告訴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