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羅斯基與陳進發

也是潮流

BOSTON圖書館前的藝術司神。/羅斯基,堅持古典寫實/陳進發,承負保育使命/我就是潮流,潮流就是我
BOSTON圖書館前的藝術司神。
池農深
第1期
池農深
在現代主義興起之際,羅斯基堅持古典寫實;
全球暖化普成議題之前,陳進發已用美學紀錄生態十餘年。
用心走自己的道路,「我就是潮流,潮流就是我」。

五月在哈佛的弗克美術館看到一個畫展叫「最後的羅斯基派」(The Last Ruskinins)。正好接到弟弟的電話說陳進發導演得獎了,語氣興奮得像是他得獎了。

全心全意走自己道路

認識進發先生沒多久,是弟弟介紹認識的,他們同是愛好大自然野生動物的老朋友。進發先生尤其是能付出行動,近十年他身體力行的耕耘,有形無形中已培育了一些生態紀錄片的專業人士;另有一些景仰者,如我弟弟,談到台灣的野生環境,總是陳導長陳導短的。認識他們這一幫熱愛台灣自然生態的青年人,才知道台灣這麼美,從他們的眼中,我重新發現台灣的美與珍貴之處。這對我這樣一個已離國二十多年的人而言,真是一種奇遇!

就像我無意中走進「最後的羅斯基派」展覽場,認識了這位不曾在藝術史中被提過的人。不曾是藝術主流、舞台上的人物,但是約翰.羅斯基(John Ruskin)曾經影響著一批人,可能到今天仍然繼續影響著。然而對那些全心全意在走自己道路的人,他們的目標不在能不能成為別人的焦點,得獎也不是目的。一如陳進發說的:「生命需要靠獎來延續或支持的話,那會活得非常辛苦。」這是專業的心得,與細想過人生意義考題的人才能說出的話。

羅斯基,堅持古典寫實

「最後的羅斯基派」非大型的展覽,一共約七十幅畫作。策畫這個展覽的人不論文物收集或畫作陳展方式都非常用心,從畫作到選錄拓在牆上的詩文,都非常完整的詮釋了羅斯基的藝術美學,同時介紹了他與學生對社會、自然環境及人類文明的關懷與見解。看完展覽後意猶未盡,想知道更多與羅斯基有關的資料。

羅斯基生於1819年的英國倫敦,死於1900年(發明蒸氣的瓦特死於那一年)。羅斯基生於產業革命鼎盛、現代主義起跑之時,現代意識興起之勢致使古典寫實藝術儼然成昨日黃花。羅斯基卻獨排眾議,宣揚他的藝術理念──他主張藝術具有責任與道德的重要性,藝術是上帝給予人的禮物,人應該用這份禮物來描繪造物者之美,從事藝術創作是人用來操練人對神的一種景仰。忠實地把與自然中的花草樹石畫下來,尤其希臘埃及羅馬古代文明的建築,那是人類文明的精髓,若不把它忠實描繪下來,一但被翻修不復原樣,是人類的一種災難。

當年除了他的學生之外還有許多追隨者跟著他旅行,一年兩年邊走邊紀實古文明的建築廢墟。這個展覽有三分之一畫作就在那麼一個情境下留下來的,每一幅畫描繪的都那麼清晰動人,古代的殘垣斷壁歷歷在目。展場的牆上拓著他的一句詩話:「看的清楚是詩,是預言,也是信仰,三者同而為一。」(To see clearly is poetry, prophecy and religion all in one.)

陳進發,承負保育使命

我想到陳進發先生為等拍一隻蝴蝶、一條山椒魚苦守三天三夜,「如果你可以把一片葉子畫好,你就可以把全世界畫好。」(If you can paint a leaf, you can paint the whole world.)

進發先生原先也是學繪畫的,因緣際會他選擇了攝像機,帶著使命感一般地圓他的心願。拍片之餘,他用小貨車帶著幾年來拍的生態紀錄片一鄉一城的巡迴放映,宣導環保知識。我曾經問他319鄉鎮走了多少了?得獎後,我打電話問他,會因而停下來嗎?他說:「怎麼會?」我相信他的話。他是經過生死大關的人,似乎早已想好人生的課題,得不得獎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他的孩子能否和他的童年一樣,跟著父親到溪邊釣魚玩水。

深刻凝視,人文關懷

羅斯基從未到過美國,然而當年他的兩個弟子來到哈佛大學,在哈佛成立了藝術學系,繼續傳播他的藝術理念,在英倫的弟子也堅持寫實畫並肩負起「文以載道」的傳統。這些承繼他理念的藝術家因為與主流藝術逆著走,少有能鬻畫為生的,最後都進到學院教書去了。或許這也是在近代藝術史中,我們很少聽聞從哈佛來的「現代派」畫家。

不過,他們雖不像羅斯基那樣強調藝術在宗教裏的使命,但強調非物質文明的精髓應該要好好發揚,有點像是雅緻的文人畫。

進發先生是一個創作的人,但是他對自身的人文素養非常重視,他曾在空大修習人文科系。他說:「學完人文後,畫畫的差別是,如畫一棵樹,沒有學人文前可能把樹的色彩、光影表現得很好;學了人文之後,看到樹就不只是樹了,可能有鳥進來了,其他生命都附帶進來,一些生命與樹產生了共鳴。」

我就是潮流,潮流就是我

且不管藝術是否就是像他所說的這樣,但這是他用生活、用無數個山風明月還有無數個淒風夜雨,在等待中得來的,不是抄襲他人的學問與生命觀。「我就是潮流,潮流就是我」,相信在歷史的洪流中用真性情活著的人一定很多,而且不知在哪一個時空中他們將互相邂逅。無意中,在這五月的弗克美術館裏,我與他們奇遇。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牛耳藝術渡假村──結合文藝與自然
1987年成立的牛耳藝術渡假村,前身為牛耳石雕公園,是專為收藏素人藝術家林淵作品而成立的藝術公園。創辦人黃炳松表示,因為台灣三位名雕刻家…
台灣能做中國的中心和門戶嗎?
自從中國改革開放而台灣也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並允許兩岸經貿往來之後,台灣該和中國發展怎樣的經濟關係,一直是台灣政策爭議的核心。…
香港回憶錄之「見趙紫陽」(下)
(續前期)中國媒體對這場會見的報導根據開放程度的不同而各有千秋。趙紫陽在會見中所提出的今後任務是:價格改革、治理通貨膨脹,…
不能只怪馬英九
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潰敗,外界和國民黨內部都把責任指向馬英九總統。馬總統當然要為近年來我國經濟停滯、食安危機、以及其他很多問題負很大的責任,…
南田石收藏家司木炎 玩賞東海岸雅石之美
開車沿著蜿蜒的東海岸行駛,帶點鹹味的溫熱海風吹拂臉龐。沿路上,時見幾艘漁船歇泊在慵懶的浪潮上、釣客守在釣竿旁打盹,十分愜意。繼續向南行駛,…
中小企業缺錢,怎麼辦?
在今日金融服務發達的時代,經營企業勢必要與銀行打交道;如果缺乏資金,更難免必須向銀行融資借款。台灣中小企業近140萬家,…
反送中運動豈止只是中國內政?
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暴力衝突因為警方的態度而一再升溫,也帶來更激烈的抗爭。聲勢浩大的反送中運動正在影響世界局勢,印尼、智利的學生,…
完成讓小孩「認同媽媽心意」的作品
花了三年完成攝影大師李屏賓紀錄片《乘著光影旅行》、在決定開拍前幾天才意外發現懷了第二胎的導演姜秀瓊,是近年崛起的電影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