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看天下

「瑞典模式」再次成为样板

「瑞典模式」再次成为样板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美丽海岸线。
Getty Images
第85期
曹长青

瑞典是北欧的小国,人口只有840万,是台湾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瑞典的经济模式曾被全球关注,因它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既不是美国式的原本资本主义,也不是中国式的国家计划经济,而是被称为在这两者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福利社会主义。

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左翼罗斯福总统乘机推行实质为社会主义的「新政」,直到他去世为止。左翼经济学家凯恩斯则为这种国家干预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基础;瑞典的「福利社会主义」是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全面化。因瑞典热衷福利社会主义的左翼政党,在过去74年中执政了65年。

所谓福利社会主义,主要特征是「三高一平」:高度国营化,高税收、高福利,追求社会财富均等(分配)。在七十年代,瑞典的「第三条道路」全球闻名,被视为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替代方式,有人性的资本主义。

敌视商界的国家

但是,要达到「三高一平」,政府就必须主导经济、控制社会(以全面提供服务为名),把人从摇篮到墓地都包揽起来。这一定产生恶果,因为政府要提供「高福利」,只能提高税收。羊毛出在羊身上,当中产阶级、富人和企业的资金都被政府的「高税收」强行收缴,他们就没有资金扩大再生产,就无法再招工和扩大企业规模。七十年代,瑞典是全球「臭名昭著」的敌视商界的国家,制定了繁琐的规章限制企业。1979年,瑞典的最高税率达到87%的顶峰!

高税收、高福利,直接导致经济活力下降,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降低,很多企业外移,到劳工成本低、税率低的国家办厂。这些连锁反应到一起,导致整个社会的经济滞缓或危机。

瑞典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七十年代瑞典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增幅下降了一半以上。政府包揽越多,就越需要设立更多部门来负责「分配」和「管理」。结果出现「一高一低」:政府的开支越来越高,1995年瑞典政府开支占到GDP的66%;同年政府的债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0%!从1970到1988年,连续18年瑞典政府在赤字下运作。为此不得不举债维持,仅仅是债务的利息,就大到占政府支出的七分之一,是仅次于社会福利开支的第二项支出。

高税率自然造成劳动成本增高,结果瑞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下降。据瑞典经济学家卡瑞森(Nils Karison)2004年的报告,自1950年以来,瑞典的私营领域没有增加新的就业机会(而同期美国的私营领域增加了六千万个工作机会);在斯德哥尔摩股票交易市场的前50个瑞典大公司,没有一个是1970年以后产生的。

社会主义是否死了?

卡瑞森在报告中毫不客气地指出,瑞典所代表的北欧社会主义模式已完全失败,「其结果令人震惊却很少世人知晓」。他说,瑞典模式给世人的教训是,如果想创造一个人道、有同情心、繁荣的社会,仅仅有好的愿望是不够的。

后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社会主义是否死了?」的研讨会上,多数学者都以瑞典模式为例说,社会主义至少在全球有思考能力、有理性、有信息的人民中已经死了。那些还信奉它的人,「是对所有形式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费边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乌托邦公社)失败的历史无知。」

但是,瑞典毕竟是民主国家,人民手里的选票,对政府的错误政策有一种决定性的改变作用。早在九十年代,即使还是在左派执政时,他们就已感觉到非改革不可了。而所谓改革,就是从原来的「福利社会主义」改走原本资本主义道路。这跟英国工党领袖、后来做了首相的布莱尔走所谓「中间道路」是一样的,就是以所谓中间的名义、体面地放弃原来的左倾经济政策,而走向利伯维尔场经济。

2006年,瑞典发生「政治地震」,长期执政(65年)的左翼政党在大选中失败,强调市场经济的保守派上台(2010年又连任)。瑞典发生了全面的经济变革:税率被降低,社会福利被控制,对企业的规章限制被取消,遗产税、赠与税被废除。原有的改革在继续,新的变革在发生。这些往资本主义方向的改革,导致瑞典起码在三个方面发生了令全球瞩目的变化:

瑞典的三个「惊人」

一是政府赤字被控制。原来赤字占GDP的76%,现降至36%。预计在2013年降至26%。相比之下,左派总统欧巴马主导的美国,政府债务总量已达到15兆美元,占GDP的比重超过了百分之百!

二是失业率下降。瑞典目前的失业率已降至7.1%,远低于欧元区的平均值10.1%,也低于美国的8.8%(今年3月底的最新统计)。

三是经济强劲成长。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复苏中,瑞典的恢复是全球最快的之一。2010年瑞典的经济成长率是5%,尤其是第四季,成长率高达8.7%。而瑞典之外的整个欧洲的2010年经济成长率平均才是1.7%,美国是2.8%。

瑞典学者、总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智库「全球经济成长研究所」(IGEG)访问学者莫伯格(Lotta Moberg)和该所主任、也是卡托(Cato)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的拉恩(Richard Rahn)在4月号美国《Newsmax》杂志合写了一篇题为〈瑞典向右转〉的文章,针对瑞典从左向右的变化,总结说:

「瑞典人民看到了大政府制造灾难,看到了高税收窒息经济发展,所以他们迫使政府削减开支,废除限制企业的规章。瑞典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民主,经济半社会主义的福利国家,吸引无数的其他国家追随。但现在,瑞典向世界展现了一条新的道路:用民主的方式,改变过去灾难性的经济试验,而且是用一种很少痛苦的方式。」

瑞典,再次成为「样板」,从原来那个(带来灾难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样板,变成实行市场经济,走向真正资本主义的、充满经济活力的新样板!

(曹长青网站:http://www.caochangqing.com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媽媽魚安心超市 科技人用半導體精神賣魚
以媽媽為名,「媽媽魚安心超市」的目標在於提供消費者最新鮮、零汙染的魚貨。從漁船捕撈,上岸清洗、去鱗、去肚,六小時內急速冷凍,直送到店面銷售…
俄羅斯經濟大衰退 傳統年菜吃不起
俄羅斯正面臨經濟衰退,盧布在一年內貶值了20%,加上遭到歐美經濟制裁,在新年來臨之際,許多俄國民眾不但買不起禮物來慶祝,連傳統年菜「…
中國學生壓力大 初中一週上課六天半
考試多如牛毛,家庭作業沒完沒了,是中國「應試教育」的特點。「應試教育」就是學生學習完全是為了考試。…
旱災肆虐全球 歐洲「饑餓之石」示不祥之兆
2022年全球持續嚴重乾旱,不僅從中國延伸到歐洲,美國加州農場也傳出重大災情,食物與能源價格走高,已經受到壓力的全球貿易系統不堪負荷,…
香港回憶錄之「考察承包」
(續前期)中國經濟改革,主要是改革國有企業,因為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主要是全民所有制經濟,其次是農村的集體所有制經濟。…
坐在父親肩上的第一名模
輕輕挽著父親的手,林志玲含笑走來。環抱著父親,鏡頭前兩人自在地相視而笑。2016年甫在台北開了名為「不同繁想」的個人畫展,…
追蹤一隻豬 竟然有185項用途
說到豬,通常大家只認為是人們的一種食物來源,但其實不僅止於此。一名作家因為好奇,想知道豬離開屠宰場以後都發生了甚麼事,…
柯一正順應自然 很多事情意外就成了
「我本來沒有要去參政,我認為我個性裡沒有這個部分。」導演柯一正溫和地說。他翻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裡面畫滿樹屋,空閒的時間時常拿起筆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