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学童掀热潮 争相跨境入港读书

香港「双非」学童跨境读书的问题,引起外界关注。今年参与统一派位的三万名儿童中,约有二千六百人为「双非」跨境学童。
Getty Images
第157期
黎紫曦

香港自1997年回归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家长热衷将孩子送往香港读书,这种被称为「双非」学童跨境读书的问题,引起外界关注。

所谓「双非」或「双非婴儿」,是指父母皆非香港居民(通常是指中国大陆公民)在香港所生的婴儿。这些在港出生的婴儿可取得香港永久性居留权,并可享有香港社会资源及福利。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2012年在香港出生的逾20万婴儿中,约有四分之一是父母来自中国大陆的「双非婴儿」。2012年,香港北区「双非」学童数量大幅度增加27%至1.6万人。

路透社2014年的一篇特写报导指出,由于从外地来港生下的婴儿,可以成为香港居民,并享受免费教育等权益,因此成为许多中国父母生育之地首选。由于「双非」学童人数不断增多,引起社会民怨沸腾,香港市民多次游行抗议,甚至引发「蝗虫论」的争议。

近日香港《热血时报》报导,新学年香港小学一年级的「派位」(学校入学通知)结果出炉,今年参与统一派位的三万名儿童中,约有二千六百人为「双非」跨境学童,部分学校名额出现严重不足问题。其中,香港北区竞争最为激烈,迫使香港教育局连续第二年为跨境生设专用校网。

由于跨境学童大多来自深圳,有香港市民认为,双非家长在香港并未缴税,但子女却可以在港取得九年免费教育,这样的做法明显不公平。英国广播公司(BBC)引述香港本地家长的意见指出,有「双非学童」用香港地址申请学校,令区内竞争加剧。家长质疑,为何双非儿童可以入读第一、二志愿,而作为本地的孩子却被派往第五志愿的小学。

另一方面,「双非家长」为争取让孩子接受香港教育而各显奇招。据了解,去年一名来自北京的家长在一香港名校区内,花费万元租下一间房子,同时替女儿报读绘画、钢琴及外语等补习班,在成功获取第一志愿后,又计划以800万元在区内置业,再透过优才计划来港永住,让女儿在香港获得较好的生活与教育。

香港人虽然对「双非」强烈不满,但更值得探讨的问题恐怕是:为甚么中国父母都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小孩往外送?中国的教育环境不佳,显然才是问题。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力抗電子書 日人重視「紙文化」
大家都知道,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不過,當今世上將造紙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可能要算是日本人了。 在日本,…
職涯規劃六步驟(之十一):求職與自我行銷(中)
近兩個月以來,一波接著一波的金融風暴震撼世界經濟,而對於這半年以來,表現一直不符社會預期的台灣經濟而言,這些國際衝擊無異於雪上加霜。…
奔月、祭月、遊月,此物最相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這是唐朝宰相兼著名詩人張九齡所寫的〈望月懷遠〉,意思是指長夜漫漫,遠隔兩地的有情人,…
維穩的雪球效應:中國有1億精神病患?
7月20日,一件被捂了一個多月的事件被曝光,引發了中國今年以來第3波有關維穩正當性的討論。這一案件的苦主是湖北省政法委綜治辦副主任(…
遠離九種食物 贅肉不上身
為了減肥,許多人會選擇不吃主食而改吃沙拉、壽司、果汁,這些看似「清淡」的食物卻容易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增長贅肉。要想體態輕盈,…
CFP如何幫你理財?
4月18日,美國信評機構「標準普爾」調降美國信貸長期信評展望,由「穩定」調至「負面」。道瓊指數應聲大跌200餘點,亞洲股市全面回檔,…
2月早已敲警鐘 袁紅冰再談台灣立院衝突背後的中共因素
台灣立法院近日審議《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議場內朝野激烈攻防,議場外熱血群眾群起抗議,宛如10年前的「太陽花學運」再現。 10年前…
一天只睡2小時闖過921難關 「人間國寶」黃蘭葉的緙絲人生
台灣每年開發出多種涼感、防護、生物醫療等機能布料,位於全球前段班,而高科技之外,「一寸緙絲一寸金」的傳統工藝也在台灣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