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 启动第三波工业革命

3D打印为积层制造,用不断堆栈的加法,从机器端一层一层射出打印,打造立体的物件。
Getty Images
第148期
曾允盈
在3D打印的热潮中,台湾的机会在哪里?将台湾产业推向高端制造,而非持续的低价竞争,将是未来的期许。可以预见的是,3D打印不会让大量制造消失,却可以提供制造业一条新的路径。

小辞典──3D打印

3D打印(3D printing),又称积层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档案为基础,直接制造几乎任意形状三维实体的技术。3D打印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先透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或计算机动画建模,将建成的三维模型分割成逐层的截面后,打印机透过逐层堆栈累积的方式,用液体状、粉状或片状的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将这些截面逐层地打印出来,从而制造出一个实体。

3D打印技术在珠宝、鞋类、建筑、汽车、航天工业、设计工程和施工、牙科和医疗产业、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枝以及其它领域都有所应用。

 

引领制造业的革命,「3D打印」成为全球的热门议题。图为设计师的3D打印作品。数可科技提供

 

现代化的工业社会可以大量制造(Mass Production),例如,IKEA做出一批又一批漂亮的家具,全世界的人只要走进连锁卖场,就能买到质量相同的产品,把客厅布置得跟地球另一端的瑞典一模一样。然而,十几年来,工程师和设计师超乎想象的设计和应用,即将打破传统制造业的思维!

 

2013年8月,英国阿什穆尔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展出一把1683年制的史特拉第瓦里小提琴。Getty Images

 

自造者时代来临
引领制造业革命

 

引领制造业的革命,「3D打印」成为全球的热门议题。

2012年初,欧巴马团队看到「自造者运动」(Maker movement)的潜力,计划未来四年内将自造空间带进校园,在学校安装3D打印机和雷射切割机等数字生产设备,进一步带起了3D打印的风潮。

全球畅销书《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作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2013年出版《自造者时代──启动人人制造的第三次工业革命》(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并辞去《联机》杂志(Wired)长达11年的总编辑职务,全职担任他所创的3D Robotics执行长,自言是个「追逐创业梦想的机会」,震撼了全美科技业。

《时代》周刊将3D打印产业视为「美国十大成长最快的工业」。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在14个月内,以二次封面故事的规格,预告它将掀起第三波工业革命,是制造业的大未来。

《经济学人》2011年2月号的封面故事,以「Print me a Stradivarius」(印给我一个史特拉第瓦里小提琴)为主标,吸引全球目光。17世纪的弦乐器制造师安东尼奥‧史特拉第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644~1737年),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弦乐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吉他及竖琴等)制造师之一,他制作的小提琴如今已成为珍宝。历史学家估计史特拉第瓦里制作的乐器总数超过1,101件,而其中至少有650件留存至今。德国EOS公司(Electro Optical Systems)依史特拉第瓦里小提琴的规格,3D打印出小提琴零件,再由德国制琴专家组装而成。精密的乐器零件都可以打印出来,制造的科技无疑可能改变世界。

 

3D打印手枪曾引发道德争议。Getty Images

 

甚么是3D打印?
航天、武器、医疗用途将无所不能

 

过去,我们透过打印机,复印一份文件或一张图片;现在,透过3D打印的数字制造技术,可以快速「复制立体对象」。

简单来说,3D打印就是用积层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的方式,从机器端一层一层射出打印,打造立体的物件。

 

3D打印技术能够打造微小精致的对象。数可科技提供

 

台湾第一家3D打印公司──数可科技,十几年前已开始专业运用3D打印在各个领域。协理温唯丞谈道:「以前它叫RP(Rapid Prototyping),是《经济学人》给它3D printing这个名词。」

3D打印机,市面上大概分为六种,原理各有不同。记得2013年一则热门的新闻吗?一名25岁的美国学生威尔森(Cody Wilson),开发全球首款利用3D打印制造的左轮手枪并试射成功,其中包括16个3D打印制造的零件。这款用最便宜的3D打印机器──热熔方式制作的手枪,竟然可以躲过机场的安检搜查,引发关于「打印武器」社会伦理的相关讨论。

3D打印的范围无远弗届,根据最新一期《Army Technology》杂志介绍,美国军方正在研究利用3D技术打印导弹弹头、舰艇零件等武器装备,未来将把技术应用到后勤保障和伤员救治。在台湾,已具体运用3D打印技术的航天制造领域,金属材料在做有弧度、曲面的器具时,常常需要削切百分之八十、九十的材料,十分浪费。有了3D打印之后,用「加法」取代传统的「减法」制作,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精准的加法制造,是3D打印突出的制造模式,打破了传统设计与组装的思维。

 

数可科技用3D打印技术为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打造的模型。数可科技提供

 

除了工业工具、航天、汽车、建筑、武器,医疗用途是3D打印不断突破的领域。从血管、肾脏、头盖骨乃至视网膜,都在科学家的实验室里不断研发。据2014年哈佛大学Wyss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发表在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的研究,3D打印出的人造血管组织,不再只能待在实验室的温室,并可用于新药测试。这是3D打印血管的一大突破。

然而,除了打印人工细胞、组织和缩小的器官外,甚么时候3D打印才能印出一颗真正有用的器官呢?除了材料,甚至还有法律问题需要解决,部分科学家认为10到15年之内,都将难以突破。

 

小量生产
客制化你我的生活

 

3D打印之所以被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因为它颠覆第二次工业革命追求的大量化、效率化,逐渐走向个性化、社群化。

3D打印机器,可以创作常规技术无法实现的形状,想制作甚么形状都可以,也就是达到「客制化」的需求。例如,牙医可以针对病人量身订制牙冠,运动员可以享受为双脚订制的慢跑鞋。

大量制造的时代,设计师生产一样产品,要先画设计图,制模、开模之后,交给工厂大量制作,至少必须花费一、两个月的时间,所费不赀。现在,只要在计算机上绘出3D图,透过喷头将尼龙或塑材打印出来,几个小时之后,就能完成一件产品。

温唯丞举了个有趣的例子:「李安拍《少年Pi的奇幻漂流》时,他的美术团队有来找我们,电影里的一些道具就是用数可的3D打印机器做出来的,只是大部分报导的都是造浪机等大的模型,比较少去关注小模型。像海上的那一艘船,上面的铆钉和钩子我们都做得非常仔细。当初我们只花了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就交件了,他们觉得很惊讶。后来我才了解,好莱坞真正用到3D打印的机会实在太少了,几乎所有的模型都是手工制作,所以模型师的薪水一个月高达十几万、二十万。他们看到这个东西说,如果大量使用,很多人将会失去工作。3D打印真的可以取代某一些量产的东西和手工的东西。」

小量生产得以节省大规模的资源,高科技又低成本,小资本却能成大事。作为运用3D打印机的「自造者」,可以创意生产属于自己的东西。与传统制造不同的是,不需要量产,却可以打造世界。

 

数可科技印制尼龙的3D打印机台。数可科技提供

 

设计师3D打印作品。数可科技提供

 

台湾制造业的机会?
走向人人制造的时代

 

然而3D打印绝非没有局限,最大的局限是材料。从金属材料开发至今约莫只有六、七年的时间,已成为3D打印最大的发展之一。全球前十大金属3D打印制造商都来自欧洲,其中以德国的EOS最大。而从制造发展的角度来看,3D打印技术能够解决传统制造业不能解决的技术难题;但是,传统制造业擅长的批量化、规模化的生产,同时也是3D打印的短处。

在3D打印的热潮中,台湾的机会在哪里?将台湾产业推向高端制造,而非持续的低价竞争,将是未来的期许。可以预见的是,3D打印不会让大量制造消失,却可以提供制造业一条新的路径。

2008年金融海啸时,丹麦的「乐高积木」(LEGO)在不增加人力、不增加工时、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却能够增加产能,他们是怎么达成的?就是改变模具,用3D打印等数字的新式模具提高产能,同时提升质量,减少不良率。

数可科技曾有一位做车灯导光条的顾客,用传统模具制作导光条需要600秒,因为必须等到冷却之后,确定不会变形才可以脱模。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模具,模拟出来只需要220秒,节省了超过一半的时间。于是,该公司决定花200万,使用3D打印制作模具。没想到实际制作出来后效果更好,只需要150秒的制作时间,大大减少成本,不仅产能是从前的四倍,甚至连质量都提高了。

运用3D打印等数字生产技术,设计师挑战过去的设计思维,制造业做出更有效率的模具,医疗业迈向更精密、更个人化,将是未来创新的机会。

温唯丞谈道,美国已有很多产业用3D打印进行工业化生产,台湾目前仍是桌上型器材较多。「不是买了机器就会用,从一开始的设计、画3D图、生产到最后处理,一整个生产链都需要跟上。3D打印只是一种技术,重要的是怎么把它发挥到不一样的、更适合的地方。」

人人都在谈3D打印,资本市场更是敏感,2012年以来,3D概念股更是不断上涨。诚然,真正改变的,除了是3D打印技术,更是思维模式。3D打印是一种不能忽略的革命性工具,将迈向的是「人人制造」的未来时代。

相关文章:

新科技打造的未来生活

云端 + 物联网引领科技产业未来趋势

自动化 + 机器人描绘人类未来新生活

换个角度看科技发展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研究發現:帳戶少有利控制開銷
如果你真的想要控制你的消費,就應該取消額外的支票和儲蓄帳戶,把它們合併到一起。 傳統的想法是,有多個活期儲蓄和支票帳戶有利於存錢,…
美國「強制健保」錯在哪裡?
全民醫療健保,是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福利現象。但在美國,直到三年前歐巴馬上台後,其所屬的民主黨在國會占了多數席位的情況下,…
為兒童打造「利卡夢」的推手
「在築夢的校長引領下,利卡夢不僅是利嘉孩子童年最美麗的夢,也是我們大人純真美善的理想園地......」 「感謝您提供如此多的機會,…
風水名師可以讓自己變有錢嗎?
歷史上有關風水、命運的故事很多,《了凡四訓》中記載了一則「無林不開榜」的故事。   無林不開榜 福建莆田縣的林家,…
比美國國債更安全的他國債券
美國聯邦政府非核心部門10月的關門危機導致經濟損失幾10億美元,雖然危機已結束,對於美國消費者和企業信心的打擊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看數據說話 企業數據驅動的第一步
因為資料分析觀念的普及,分析工具越來越多元,幾年之間許多企業、尤其是電商都成了數據公司,可倚靠數據做出更科學的決策。所謂「數據驅動」(…
你的心情 小腸都知道
人情緒一緊張就容易胃痛;或一直有便意;或大腸急躁症,不是便祕就是腹瀉。壓力大就拚命吃東西,用吃來緩解壓力;當憂愁、思慮、…
普丁誇口取代美元 盧布反續貶
在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下,美元迅速貶值,俄羅斯看準這波「低潮」,準備將國內貨幣盧布打造成強勢貨幣,以取代美元的地位。計畫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