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红冰:绝不和中共暴政妥协

著名法学家、中国过渡政府议长袁红冰。
第47期
李玓

「六四天安门事件」过去20年了,当年天安门广场上的热血青年们,有人流亡海外、有人身陷囹圄。还有一些人将热血冰存,投身中国的经济起飞,「民主」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遥不可及的梦,远远没有眼前的利益来得实在。但是,有人却为了中国的民主,放弃在中国既有的功成名就,远走他乡,只为圆一个中国民主自由的梦。现任「中国过渡政府议长」袁红冰,要将这个中国民主自由大梦逐步实现。

 

前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中国著名的自由派法学家袁红冰,在六四事件期间,因建立「北京大学教师后援团」支持六四天安门事件中的学生,因而在1994年3月2日被中国共产党秘密逮捕,以「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为名对他进行审讯。后来袁红冰被流放贵州,一直在贵州师范大学任教,后获聘为教授,并担任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2004年8月,袁红冰率团访问澳洲时,按照国际法寻求政治庇护。 

 

袁红冰表示:「一个人从中共暴政的专制下走出来,才会知道「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这是我首次踏上台湾土地时,最深刻的感受。」袁红冰说出肺腑之言。 

 

和中共暴政绝不妥协的过渡政府

 

中国过渡政府目前已成立两年,袁红冰说明了目前的成果:「第一件事情就是过渡政府的运作机构、运作机制基本已经建立起来。其次将关注的重心放在中国国内各阶层民众维护基本人权的抗暴活动,对于这些活动给予理论上、策略性、指导性的方针。此外中国过渡政府在中国国内也建立几十个地方政府,并与中国国内的一些革命党的小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袁红冰表示,中国国内出现了一些以「彻底变革中国专制命运」作为己任的民主革命党小组,这些革命小组的规模都不大,一般都是两、三个人,但是这样的小组在中国的各个省、市自治区都已经产生,有一定的发展。

 

袁红冰认为,中国过渡政府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就是基本上建立起来了一个和中共暴政绝不妥协的政治形象。而这对中国人争取自由民主运动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意志的鼓励。

 

对于中国过渡政府的组织,袁红冰表示目前有一定的保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公开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绝大部分都是不公开的状态。中国国内迄今为止经本人同意而公开的只有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泉与安徽省政协常委汪兆钧两个人。中国国内其他的,如各地的地方政府的人员,公布的名字都是化名。 

 

中国自由民主和专制的决战即将出现

 

袁红冰预测,随着中共暴政的政治、经济腐败进一步升级,中国自由民主和专制的决战在未来的三、五年内就会出现:「由中国民间发起的维权抗暴运动,最后发展为全民的总体反抗,像前苏联和东欧地区那样的全民起义,这是中国民主的必经之路。」

 

袁红冰表示中共现在对大陆实行的是一种最严酷的「警察统治」和「特务统治」,这种统治的严密程度在人类历史上是从来没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陆民众反抗中共暴政是冒着极大的危险,但是即使这样,大陆民众反抗中共暴政的各种各样的运动仍然是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袁红冰认为这说明中国的社会已经到了大变革的临界点。

 

「我估计,5到10年之内,中共暴政将进入一个危机的全面爆发期,当然,这也是中国自由民主获得最终胜利很有希望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过渡政府在中国的发展、影响力不断扩大,实际上这是一个特定历史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自由社會的四大支柱
古人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現代社會遠比古代複雜,因此很難再以禮義廉恥這類道德規範來維持合理的運作。…
專家論點之三:蔡英文總統的真正難題
綠營以壓倒性勝利贏得總統大選和立法院多數後,很多台海問題專家,包括北京方面,都擔憂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兩岸關係可能回到陳水扁時代,…
捨咖啡、改喝茶 梅麗莎情繫鹿谷
南投縣鹿谷鄉是台灣著名的「茶鄉」,當地生產的「凍頂烏龍茶」享譽國內外。除了滿山遍谷青翠的茶園外,轄內的溪頭、鳳凰谷、…
覺醒永不嫌晚 《山河令》墮落天使的自我救贖(一)
陸劇《山河令》,是一部劇情以兩位男主角為主軸的戲,講述的是殺手組織首領周子舒與鬼谷谷主溫客行,並肩闖蕩有如幽冥的亂世,…
台饕美食密碼
如果問這島上的住民,何處為全世界美食薈萃之寶地,這島上的人們會挺起胸膛,很驕傲地告訴你:就是這裡。聽起來有一點狂妄。…
魏寶生帶領旗下員工走過金融海嘯
現任凱基董事長魏寶生曾叱吒官場與業界,並曾獲艾森豪獎金以及金彝獎傑出企業領導人才獎。集金融、保險、證券專長與實務經驗於一身,…
美國國會曝光中共海外統戰手法
正當國際對於中共「一帶一路」及「銳實力」越來越警覺之際,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nited States-China…
王羲之膾炙人口的故事
▲王羲之在書法藝術史上取得的成就影響巨大,被譽為古今之冠,盡善盡美。公有領域   那年他五十一歲,距離辭世還有八年。這年的三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