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點之三:蔡英文總統的真正難題

蔡英文與陳建仁2016年1月16日以689萬票當選中華民國第14任正副總統。
Getty Images
第164期
曹長青
“蔡英文執政後,她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兩岸」,不是「習近平」,而是台灣內部,尤其是經濟困境。”

綠營以壓倒性勝利贏得總統大選和立法院多數後,很多台海問題專家,包括北京方面,都擔憂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兩岸關係可能回到陳水扁時代,甚至認為兩岸關係是台灣新總統面臨的最大難題。

事實上蔡英文執政後,她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兩岸」,不是「習近平」,而是台灣內部,尤其是經濟困境。

西方民主國家常見的政治現象是,在大選之前,政黨候選人往往競相表示其對外政策的強硬,以爭取本黨基本盤的力挺。而真的當選之後,有些囿於現實原因不得不把原來的「強硬」打折扣,有些則本來就是投機妥協派,就是騙選票。

蔡英文在競選時的對中國政策都不強硬,甚至都不明確,只是說要「維持現狀」。這跟西方國家候選人的慣例很不一樣。在西方,尤其是在野黨,都是強烈提出要「改變現狀」(高喊Change)。美國的歐巴馬當年就是靠高喊這個口號上台的,目前在野的共和黨參選人(今年美國總統大選)更異口同聲,都強調必須改變歐巴馬的政策(對內實行社會主義;對外實行綏靖主義),扭轉美國的方向。

 

蔡英文為甚麼不敢說清楚?

蔡英文的「維持現狀」到底是甚麼含義,她自己從未做過清晰定義。所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在選前最後一場造勢大會上還在質疑:「蔡英文為甚麼不敢說清楚?」

蔡英文當然不想說明白,因為她的「維持現狀」其實跟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的兩岸政策沒甚麼大區別,就是保持馬英九任內實行的兩岸「表面上」相安無事的現狀。而這個現狀得以保持,是以台灣人民,尤其是綠營主體(民進黨高層)放棄了追求和實踐台灣成為正常化國家這個目標為代價的。

對此,蔡英文當然不能明說,因為如果挑明了,會讓綠營民眾嚴重失望,甚至沮喪,當然會影響她的得票率——如果你不追求和實踐我的理念,我為甚麼要投你這一票?

既然在競選總統時蔡英文都要維持現狀,那她當選之後,其兩岸政策當然很可能跟馬英九大同小異,所以兩岸關係不會有大的風浪。蔡英文如果不追求(實踐)台灣的國家正常化,不改變帶著專制內容的國旗和國歌,甚至連國土界限也用「中華民國就是台灣」這種模糊化的說法,更別說改變那個名不副實、中國根本不承認的國號,那麼對岸北京政府還能說甚麼?因為那等於是「馬英九第二」,或媒體形容的「女版馬英九」。所以蔡英文時代的兩岸關係,起碼在她執政的前期階段,不會有甚麼大改變,所以兩岸關係也就不會有甚麼大波瀾。

男版女版,殊途同歸?

蔡英文的真正難題是在國內,在經濟領域。馬英九執政的最大敗筆還不是兩岸關係,而是經濟政策。台灣經濟已走向希臘化:國營化、大政府、高稅收、高福利,濫用全民健保導致的鉅額浪費等等,導致台灣債台高築、貧富懸殊、經濟維艱、年輕人就業困難,幾乎就差被稱為「亞洲的希臘」了。

這樣一個經濟爛攤子,是蔡英文要立即面對的,是需要大刀闊斧改革的。即使用震盪療法的大手筆、大動作變革,也需要相當一段時期才能見效;就像癌症,即使手術徹底切除,恢復期也需要時間,更何況「徹底」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如果不能認清「台灣病」(希臘症狀)的嚴重性,不敢立即採取行動做大手術,那麼這個「病灶」會轉移蔓延,台灣的經濟還會惡化。如果四年後台灣的經濟仍是「維持現狀」並惡化,那麼這次跟上屆馬英九選舉拿到同樣票數(689萬)的蔡英文,也不排除步馬英九後塵,女版男版,殊途同歸,都是689的命運(先贏後輸)。

經濟專家都看到,台灣的產業幾乎被中國掏空這個事實。怎麼改變?太陽花學運的興起,阻止了國民黨想把兩岸經濟進一步連結、縱容兩岸不平等的《服貿協議》,等於暫時中斷了中國經濟勢力長驅直入台灣。但如何阻止台商,尤其高科技產業等拳頭企業離開台灣去中國,則是蔡英文們的難題。

制定法律限制,或行政阻止,都違背自由經濟的原則,在目前兩岸的三通八通的局面下,更是不可操作。唯一的辦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實行海耶克等自由經濟學家提出的減稅、廢除限制企業的規定、私營化、削減福利等真正的市場經濟政策。

水往低處流,商人往低稅率的地方走(投資),這是常識,也是經濟鐵律。香港在回歸中國之前曾經濟繁榮到常被國際機構評比為「經濟自由度」世界第一名,很大原因是香港實行單一稅率(flat rate),而且很低(14%),沒有商品稅。新加坡在李光耀父子統治下,雖是威權國家,但其經濟繁榮的主因,也在於走西方的市場經濟之路,也是單一稅率(16%)。即使新加坡政府擁有的淡馬錫公司(占整個新加坡47%的股票)也是採取私人企業模式,按市場經濟運作,而不是中國那種完全官有官辦,也不像台灣的「電力公司」、「中油」(都是國營的)和「中華電信」(政府交通部是最大股東),都由政府操控(台灣的電價、油價和手機收費等居高不降,都跟國家壟斷有直接關係)。

如果台灣能夠大幅減稅,簡化投資手續等,自然就會吸引全世界的商人和投資。只有稅率低,投資才有盈利可能,才會誘惑外商進入,才會把去了中國的台商吸引回來。關鍵是靠低稅率、更好的投資環境的吸引,而其他的強制手段,既違反市場經濟規律,也不會奏效。    

台灣兩大黨,檔次差不多

除了減稅贏來投資和經濟效益增長來開源,另一個就是要削減福利和官僚機構來節流。台灣公務員的平均退休年齡低到55歲,比希臘還低兩歲。更不要說還有全世界其他國家都沒有的退休軍公教人員可領「十八趴」高利率的特權福利制度。這些導致台灣的龐大債務已接近希臘水平,嚴重拖累台灣的經濟發展。

蔡英文能不能在這些領域大刀闊斧的改革,頗令人質疑。因為民進黨是左傾政黨,熱衷均貧富、強調平等,而不是注重自由競爭,強調人的權利。蔡英文畢業於全球左傾思想的大本營「倫敦政經學院」,她的博士論文主調是反經濟全球化的,是左派反對自由的市場經濟的邏輯。這次競選中蔡英文提出的經濟政策,基本都是大而空,更沒有明確堅定地提出大幅減稅、削減債務和福利,政府縮身的自由市場政策。

在這一點上,台灣兩黨檔次一樣,都是不懂自由經濟。而國民黨似更加可惡:台灣曾有翻譯了市場經濟學大師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主要著作的夏道平等自由經濟學家,更有海耶克當年在倫敦教學時的親傳弟子(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長)蔣碩傑等人才,但當年都不被兩蔣重用,更別說把他們的自由經濟思想變成政策。而國民黨的馬英九們則是左右不分,似連西方的左右派到底是怎麼回事都不清楚,更從不見他們的政治人物闡述、力主類似西方右翼的經濟理念。除了為權力而玩兩岸政治騙術,啥也不顧。而民進黨的蔡英文們是清楚的左傾。這才是真正令人對台灣經濟前途擔憂的。蔡英文和民進黨這次在政治選舉中獲得大勝,但在隨後的經濟領域還能取勝嗎?以台灣經濟困境的現狀,和民進黨蔡英文們的左傾歷史來看,很難給出肯定的答案。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歐洲絕美小鎮:瑞士格林德瓦
瑞士格林德瓦(Grindelwald)矗立在歐洲中心,飽覽阿爾卑斯山上高聳的群峰與綠意盎然的微笑山谷,有著恢弘的壯麗,又有小巧細膩的可愛,…
全球野生動物 40年來減少一半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9月30日公布了《地球生命力報告2014》。報告顯示在過去40年來,全球人口將近增長了一倍,…
不景氣,搶進高科技人才
台灣高科技產業包含了半導體、光電、網通、電子、電腦等相關產業,在過去十多年來,吸納了很大一部分台灣高學歷優秀理工人才。科技業所提供的待遇、…
楊儒門用「人情味」打造農民市集
楊儒門表示,市集做到一個程度要穩定需要工作人員、農友、消費者三種人,同時取得之間的平衡關係。「工作人員,有理念和規格去尋找好的農友;…
VuVu野菜農園 原汁原味最健康
這是一個需要有熟門熟路的村民帶領才知道怎麼去的農園。達仁鄉森永村是台東縣最南端的排灣族部落,台九線從村外路過,沒有帶入川流不息的車潮,…
領導騎自行車體察民情 警車開道
近日,一張「浙江溫嶺大小領導騎自行車體察民情」的照片在中國網路上熱傳。有網友1月8日在微博發帖稱,浙江溫嶺政府領導「騎自行車上班,…
谷歌不作惡?員工辭職明志
美國新聞網站「攔截」(The Intercept)9月報導,一名谷歌(Google)的高級科學家以辭職的形式,…
黑色星期五 美國店家出新招搶客
美國消費者的年終節日「黑色星期五」登場了。想要成功買到理想的折扣商品,通常需要瞭解商家的銷售策略,充分策劃並和朋友協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