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極強的成本控管能力是王品主要利基之一。圖為王品經營團隊,中間是董事長戴勝益,右二為副董事長王國雄。鄭少凡攝影
王品集團甫於1993年創立時,是一家資本額只有500萬的小公司。經過19年的演變和成長,如今王品已演變為資本額高達62億的餐飲集團,旗下店面總共219家,預計今年將突破300家大關,…
2月初打開外電商業新聞台,最熱門的議題就是全球最大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正在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預估融資50億美元,…
拓荒者第二代,現任董事長的簡婕認為在台灣做出高品質的成衣品牌其實並不是不可能。丹尼爾攝影
近年來,台灣的「運動休閒服飾」品牌多半已稍具代表性與規模,口碑也有目共睹,如歐都納、山頂鳥等都是一般消費者朗朗上口的知名品牌。 其中,若是提到戶外運動休閒品牌「拓荒者」──GLOBE SPIRIT,…
ANDEN HUD不將自己定位在流行服飾,專心生產每季必備的休閒單品。采定國際公司提供
是甚麼樣的網路成衣品牌,可以在成立網站、上線不到兩個月,就吸引知名電視媒體採訪、當紅部落客免費撰寫推薦文,迅速獲得網友肯定? 由於平價網路國民衣品牌lativ戲劇般地竄起,…
SOFU品牌總監王中輝想提供台灣設計師一個將創意變成商品的舞台。李唐峰攝影
lativ事件發生後,很多人都在想:台灣網路成衣自創品牌,到底還有誰是完全的MIT? 據「東森新聞」調查報導,網路自創品牌lativ、愛樂麗、COZIE和SOFU中,不止lativ,…
針對傳統產業缺工問題,兩岸經貿專家高為邦,以及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陳加屏不約而同地認為「外勞政策」就是其中的核心問題,但兩位專家看法卻恰好南轅北轍。圖為
lativ事件爆發後,傳統產業缺工的困境再度成為焦點。沒有足夠的基層勞動力,就不可能有完全的「MIT」台灣製造。因此,「開放更多外勞以彌補本勞不足」的政策討論,再度躍上檯面。…
說明:圖為1988年至2011年,24年來台灣整體紡織產業總產值趨勢以及紡織產業中、上、下游的化纖、布料、成衣業的產值趨勢。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
紡織業是夕陽產業?曾經堅持「台灣製造」(MIT)並因此迅速竄紅的lativ平價服飾已成明日黃花?國際市場又是怎麼看待「MIT」呢? 本刊特地走訪「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lativ掀起波瀾 MIT何去何從?
2011年營收達40億的台灣國民服飾品牌lativ,今年2月2日在官網上發出一篇聲明,向消費者宣布將在網站上移除產品的「產地標註」。未料引發網路上一片撻伐聲浪! 年營收達40億的lativ,…
父與子 傳統與創新 保守與改變
「你知道這叫做甚麼嗎?這就是讓別人看不起!」電影《陣頭》裡,父親阿達正在斥責自己的兒子阿泰。這是電影中眾多父子間爭執的場景之一。 《陣頭》劇情主線由父子間的心結與衝突展開──…
橫越撒哈拉 讓世界看見台灣
「我們該出去走一走了!」電影《陣頭》中,男主角阿泰在苦思如何帶團闖出名氣時,靈機一動,決定率領全團背著大鼓,用行腳的方式環島,因而吸引媒體的注意,一炮而紅! 電影裡苦行環島的橋段,看似瘋狂,但現實中…
「九天」的孩子 打出鼓勵人心的故事
「九天民俗技藝團」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事情,就是許振榮團長將一群大家眼中惹事生非的問題學生給收服得服服貼貼。這些孩子不僅待人接物溫和有禮,甚至回到校園、重拾課本,踏踏實實地讀書。和團員接觸過的人,…
電影《陣頭》主角 「九天民俗技藝團」的蛻變
繼電影《海角七號》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靠口碑而票房破億後,台灣影壇近來又出現一部純靠口碑打響名號而賣座的電影――《陣頭》。 原本外界不看好的《陣頭》,第一場口碑場「只有一人買票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