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都能送,什麼都不奇怪!」這句話也適用於「鴻匠科技公司」,從火鍋、壽司、燒肉到香水精品,沒有不能上迴轉機台的產品。以軌道為基礎的送餐機器人,與直立式送餐機器人相比,可提高送餐與空間使用效率,鴻匠科技今年更以軌道為基礎,推出可「上下樓層送餐」的機器人與分揀書籍機器人,前者可因應土地、租金的日益高漲,後者則可減少人力運用。
鴻匠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羅匡臣與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羅匡毅,兄弟二人白手起家共同創業,十年內建立起完整的「軌道送餐機器人」軟硬體服務,成為台灣軌道送餐第一品牌,外銷市場則遠征美國、歐洲等地,成績可觀。
▲仔細觀察可發現軌道並不是全平面。謝平平攝影
送餐車體也能客製化
2004年,蘋果首支智慧型手機在市場造成轟動,而Nokia卻在「小海豚」之後業績明顯下滑,預告了手機市場的翻轉態勢。而鴻匠科技也於那一年創立,並以高度客製化、交貨快的優勢,拿下各種迴轉火鍋、壽司的機台設計案。雖然第一年營業額不到千萬,但已經嗅到外食文化的成長趨勢。
除了因應各種店面面積而設計出的二層、三層迴轉壽司機台,客戶對軌道設計、餐盤尺寸、送餐機器人外觀等的各種要求,鴻匠幾乎照單全收。
以送餐機器人外觀為例,不同餐飲品牌都希望以此為形象的一環,羅匡臣為客戶設計過跑車、高鐵,甚至英國經典小型汽車Mini Cooper等,「每款車型都要重新設計,車體外觀還要有漂亮的烤漆。」羅匡臣的妻子陳采翎表示,許多烤漆廠並不願接這種小單,未來鴻匠將會打造自己的小型烤漆廠,來滿足客戶多方需求。
▲鴻匠科技從硬體跨越軟體,以一條龍服務拿下全台八成市場。謝平平攝影
11年完成「軌道送餐機器人」軟硬體
客製化可以觀察到第一線的餐飲市場需求,羅匡臣繼而投入軟硬體研發,如:電路板設計、送餐AI演算法等,意圖使服務更加完整。2015年終於完成「軌道送餐機器人」軟硬體全套設備,包括:Wi-Fi連接設備、紅外線系統、POS結帳系統、帶位系統、點餐系統、出餐系統等。可達到密集、高速、少量的送餐需求,業績蒸蒸日上,市占率高達八成。
▲位於北歐國家的軌道送餐多了冷藏設備。鴻匠科技提供
當時,日本平價迴轉壽司品牌「藏壽司」進軍台灣,雖然品質優異,但工期長、價格高,羅匡臣繼續投入研發,例如:紫外線殺菌、保冰軌道的送餐機器人,可應用在熱帶與北歐國家。
「現在土地、租金都在漲,客戶還沒想到的,我們要早一步想到。」羅匡臣預計今年將推出「可穿越樓層」的軌道送餐機器人,讓面積較小的店面在安排冷藏或餐廚設備、後廚人員、用餐桌數的空間中,可達到高密度應用與送餐速度極大化。
▲法國巴黎的迴轉壽司採用鴻匠科技點餐系統與軌道送餐機器人,軌道為不鏽鋼材質,與台灣不同。SushiWay粉專
2019年,鴻匠推出具有聲光效果的軌道送餐機器人,能辨識岔路並轉彎;同年,「直行式造型送餐車」在巴黎的壽司店登場。羅匡臣表示,鴻匠在外銷市場的優勢,是交期可比日商快三分之二,而價格則低三分之一以上。
2021年,推出可自動掀蓋的軌道送餐機器人,日本三大平價迴轉壽司之一的濱壽司(Hama Sushi)、仙台迴轉壽司品牌平祿壽司(Hiroroku Sushi)在台展店時,都選擇鴻匠為其機台設備商。羅匡臣笑說,每年營業額看來不錯,但淨利潤極低,主因研發費用實在太高,粗估一年高達數千萬。
▲鴻匠科技董事長夫人陳采翎展示「盛飯機」,可依據店家餐食設計,送出不同克數的飯量,目前已有連鎖店採用。謝平平攝影
開發多元產品線 瞄準送書機器人
擁有成熟的軌道送餐機器人,鴻匠今年也開拓圖書館「送書機器人」市場,並量身打造分揀書籍軟體應用。此外,鴻匠也注意到小吃店的增長趨勢。
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2025年4月發布的《飲料業首破1,000億、火鍋業崛起中、六都板塊重組:2024 台灣餐飲產業地圖全揭密》報告,去年台灣餐飲產業規模達8,463億元,年增率7.6%,前三名別為便當/自助餐、團膳承包、早餐店業。
鴻匠推出高質量「盛飯機」,以便當店、手捲壽司店等小型店家為目標,並代理直立型機器人,建立多條產品線,以擴大客戶群。
機器人可做外場服務嗎?
美國、中國目前都大力發展可走路、可奔跑的機器人。令人好奇的是,機器人未來可能加入外場,進行送收餐嗎?在羅家兄弟的眼裡,答案是否定的。
羅匡臣表示,服務業倚靠人力,速度快、動作繁多精細,以目前而言,直立式機器人不太可能進入外場工作;此外,直立式機器人的開發成本至今居高不下,且難以回本,因此開發者稀。未來鴻匠的開發範圍會跨足智慧廚房,但不會跨足直立式機器人。
每年投入大量資金、人力進行研發的鴻匠,也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難題──中國盜版,不但公司名字、案例都被剽竊,更離譜的是,中國多家迴轉壽司廠商竟將「鴻匠科技」列為自家子公司,「公司簡介一樣,我們申請何種專利,他們就跟著申請相同專利。」也有台灣餐飲業者及廠商不顧著作權,將其產品請大陸廠商仿製很類似的產品,可說防不勝防。
▲羅匡臣預計三年之內鴻匠科技將首次公開募股(IPO)。謝平平攝影
家和萬事興 老派經營法則
21年前,羅匡臣與弟弟羅匡毅在自家10坪大小的車庫開始創業,之後陸續搬遷到40坪、80坪、150坪的廠房,白手起家,八年後擴增為650坪。羅匡臣個性敢衝,羅匡毅個性保守,意見難免不同,但羅匡臣一句「名利擺一邊,家庭才是永遠的」,成為羅家定海神針。
2026年,2,500坪的鴻匠科技總部即將落成啟用,預計三年之內首次公開募股(IPO)。這家落座豐原的台灣之光,在AI時代走向資本市場,是否可能為全球餐飲業帶來火花?或創發不同以往的「軌道經濟」?眾人皆拭目以待。
鴻匠科技公司小檔案
創立年份:2004年
主力產品:軌道送餐機器人、盛飯機
員工人數:近80人
年營業額:2億
內、外銷比例:4比6,主力為美國,其次為香港、澳洲、東南亞等。
知名客戶:爭鮮、海壽司、涮乃葉、濱壽司(日)、朗寧牛排(南投)、麵向八方(台南)、億哥(台南)、和牛涮(台中)、春水堂(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