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城市史雖然年輕,但在追求建築美學上積極奮發,除台中市自辦之都市空間設計大獎,臺中市建築師公會也舉辦「臺中建築獎」,並獲台中市政府支持,以獎後學。第三屆得獎名單於6月26日揭曉,陳俊言「東海大學宿舍」獲得首獎、葉育鑫「八仙山自然構築計畫」獲特別獎,由建築大師李祖原、推動台灣建築國際化關鍵人物張麗莉頒獎;現場並頒贈傑出貢獻獎予劉國隆、吳雅萍,產官學齊聚一堂,熱鬧非凡。
2025「台中建築獎」於6月26日舉行。謝平平攝影
台中市都發局長李正偉致詞時表示,建築師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關鍵角色,台中市將持續推動城市美學向上發展。
該賽事參賽者與皆為台中市建築師公會會員,參賽作品則需符合已完工、可現場勘查等條件,以求公正客觀;並依據設計理念的創新性、與都市環境的融合程度、功能性與使用者友善性、施工品質、永續思維及社會影響力等面向進行嚴謹審查,選出具代表性的優秀建築作品。
建築大師李祖原(右)、推動台灣建築走上國際的關鍵人物張麗莉(左)受邀在2025「台中建築獎」進行頒獎。謝平平攝影
龍寶建設董事長張麗莉表示,辦理賽事不易,因此特地前來與會打氣。今年高齡87歲的建築大師李祖原,對台中市建築師公會能在疫情後重啟建築賽事,堅持親自前來頒獎。
在眾多作品中,評審認為,得獎作品展現高度專業與創新思維,部分作品在有限預算下,建築師仍設法整合最佳媒材與工法,充分反映了城市建築的多元風貌與台中建築師未來潛力。
2025「台中建築獎」首獎為葉育鑫之台中八仙山自然構築計畫。葉育鑫粉專擷圖
2025「臺中建築獎」共分為三大類:傑出貢獻獎、創新獎、傑出作品獎。
一、傑出貢獻獎:
‧劉國隆:擔任全國建築師公會理事長期間,致力推動制度革新、公共安全、文化資產保存、青年培育與國際合作,展現熱忱與前瞻視野。尤於法令修訂與公共參與方面引領業界,貢獻卓著,堪為楷模。
‧吳雅萍:積極投入公共關係委員會,推動策劃專業影片與《開箱建築師》Podcast,推廣《建築走讀》、《野餐日》等活動,深化建築專業與市民連結。展現傑出公共參與精神,對提升建築師社會形象貢獻卓著。
二、創新獎:
‧劉承鑫(步美的家)
‧蔡長恩(推動數位轉型、開發數位工具)
‧廖嘉舜(烏日綜合社會福利館、文化資產園區入口廣場)
三、傑出作品獎
— 首獎:陳俊言(東海大學宿舍)
以活潑的分棟配置,營造住宿生活之適居環境,彈性規劃公共服務基盤與共享空間單元,支持友善的生活系統及群落尺度;延續原校園元素,塑造新立面,創造校園內外優質介面。
— 特別獎:葉育鑫(台中八仙山自然構築計畫)
與「與木製研」創辦人陳建同合作,以竹構為主的桁架,結合編織、夯土構造系統工法,融合並研發當代接合技術,兼顧拉張結構美學,在普通的預算與工期中,完成了高表現力的自然構材實驗,為公共空間在地實踐之典範。
— 傑出獎:
‧戴育澤(太平育賢段社會住宅二期)
‧吳承軒、沈弘軒、魏子鈞(新竹水源國小多功能活動中心)
‧吳建志、賴人碩(雲林斗南國小非營利幼兒園)
— 優質獎:
‧王喆(台中后里 「田田傢」)
‧吳志輝(新業建設「築森鄰」)
‧李浚熒(雲林二崙 來惠國小)
‧高鼎翔(雲林斗六 湖山水庫環境教育館)
‧陳俊言(南投 上緯集團產業創新園區)
‧葉建甫(台中 夢想家趙宅)
‧蔡沛辰(苗栗造橋 禾埕風雨球場 )
因疫情停辦的「台中建築獎」今年再度舉行,首度導入「金馬獎模式」,現場氣氛隆重且熱烈。該會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建築獎」推動專業價值與公共討論,讓建築不只是建造空間,更成為文化、環境與人之間深刻對話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