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永發布《2025年上半年首次公開募股報告》,上半年全球IPO共500家企業,籌資額57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IPO家數減少11%、籌資額增加9%。全球面臨成長放緩、通貨膨脹、對等關稅等多重挑戰,導致全球IPO活動放緩。
台灣上半年,統計至6月12日,共計29家公司上市、上櫃,籌資額總計新臺幣217.82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18.3%。其中,半導體業籌資總額,達新臺幣91.73億元,奪下產業之冠,顯示在全球AI熱潮與供應鏈重組下,半導體仍是資本市場的主力焦點。
29家企業掛牌 半導體、醫療、綠能產業熱度高
今年上半年,台灣資本市場有29家企業掛牌,產業類別方面,生技醫療有5家,科技及綠能環保各有4家,顯示新興科技與永續趨勢驅動市場熱度。合計上市櫃的整體籌資總額新臺幣217.82億元,較去年成長新臺幣33.8億元,年增率達18.3%。半導體業籌資額新臺幣91.73億元,位居第一。
上市市場今年上半年有12家公司掛牌,籌資額新臺幣94.4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家,籌資額減少新臺幣27.66億元,減少約22.6%。上市市場有3家KY公司,中傑-KY、寶綠特-KY以及華勝-KY,總籌資金額新臺幣39.25億元。統計上市市場的籌資額,金額最大為運動休閒業的中傑-KY,籌資新臺幣28.87億元,占總籌資額30.55%;綠能環保業的兆聯實業,籌資新臺幣21.69億元,占總籌資額22.95% ,兩家公司合計占上市籌資額的53.5%。
3家半導體公司 上櫃籌資額占比逾7成
上櫃市場今年上半年共17家公司掛牌,較去年同期增加6家,籌資總額新臺幣123.33億元,籌資額年增近一倍(99.34%)。上櫃掛牌家數以半導體業為首,共3家占比約17%。其中兩大新股「新應材」(籌資額最大新臺幣57.3億元,占上櫃總籌資46.46%)與「印能科技」(籌資額新臺幣30.79億元,占上櫃總籌資額24.97%)合計籌資新臺幣88.09億元,共占上櫃總籌資額71.43%,反映市場對AI與晶片產業的高度信心。
展望下半年:AI與地緣政治共舞 IPO市場續拚動能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營運長黃建澤表示,今年以來AI供應鏈熱度延燒,包括晶片製造、封裝、伺服器相關企業帶動臺股表現。雖然國際政經局勢仍有貿易與關稅政策等變數,但台灣經濟基本面仍展現韌性。
根據主計總處預估,下半年GDP可望保3%,加上央行針對房市政策調整、新股承銷價差活絡、產業更多元化申請掛牌,安永預期AI、生技與永續產業將持續吸引資金,支撐下半年IPO市場動能,前景樂觀正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