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永續與數位 驅動企業重塑

2024天下經濟論壇冬季場。資誠提供
編輯部
【發布時間:2024年1月17日 】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擔任2024年天下經濟論壇冬季場的創始夥伴,今年主題為「動盪世界  全局展開」,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於會中與產業界領袖進行關鍵對談,探討全球及臺灣企業如何看待2024年的新機會與新挑戰,以及供應鏈韌性、人工智慧(AI)和淨零碳排等關鍵議題。

供應鏈韌性與全球布局

周建宏表示,根據PwC於2024年最新發布的第27屆全球企業領袖調查(27th Annual Global CEO Survey),由於通膨和總體經濟不穩的威脅程度降低,38%全球企業領袖預期2024年全球經濟將成長,比例較去年增加兩成;亦有40%的亞太企業領袖看好今年經濟將成長,較去年增加17%。根據PwC Taiwan的2024臺灣企業領袖調查,更有48%的臺灣企業領袖認為今年經濟將成長,比例較去年(18%)大幅提升三成。

儘管企業領袖對景氣樂觀以待,但地緣政治衝突仍是全球(18%)、亞太(18%)及臺灣(39%)企業領袖的主要威脅之一,在地緣政治局勢下,許多企業開始將全球供應鏈轉為區域供應鏈。周建宏建議,企業進行區域布局時,必須拋開舊思維,以全新的格局架構組織及設置當地實質營運功能,並善用數位工具進行數據管理,與當地企業進行策略合作,同時培養跨國管理人才與任用當地人才,以打造具有韌性的永續價值鏈。

重塑企業創造價值模式

企業對轉型的急迫感更甚以往,全球(45%)、亞太(63%)與臺灣(76%)企業領袖均認為企業需在10年內轉型,比例均高於去年。急迫性驅使企業領袖更聚焦目標,採取對的行動。調查發現,認為企業需在10年內轉型的企業領袖,對已採取之重塑行動,多認為具有創造利潤效果,且採取重塑行動具有效果者,獲利能力多數較同業競爭對手佳。

周建宏認為,面對科技變革與氣候變遷等挑戰,此刻最重要的不僅是轉型,更要「重塑」。領導者首先必須確立策略目標,將眼光放得遠,想好未來五年、十年的模樣,帶領企業找到在世界的定位,重新定義與塑造其獨特能力。接著是擬定具體計畫,界定未來要發展及強化的業務,補足所缺乏的人才與資源。第三是展開具體行動,且行動要快、幅度要大,為客戶創造具差異化的品質與服務,提供有感體驗,以營造關鍵競爭力。

人工智慧浪潮下的數位創新

人工智慧(AI)強大的深度學習潛能,讓各產業紛紛導入相關技術。對於近來興起的生成式AI,臺灣、亞太與全球企業領袖在調查結果中也多肯定生成式AI的未來效益,包括促使員工學習新技能、改變價值創造的方式,也會增加產業競爭壓力。

全球(25%)、亞太(26%)和臺灣(17%)的企業領袖預期,採用生成式AI將導致今年員工人數減少5%以上。就全球來看,較可能因生成式AI而導致員工人數漸少的產業為娛樂暨媒體業、銀行與資本市場及保險業等;臺灣醫療保健業、媒體暨娛樂業、財富管理、休閒旅遊業也較易因生成式AI而減少聘用員工。相對的,全球(13%)、亞太(15%)、臺灣(8%)企業領袖預計採用生成式AI將可增聘員工,臺灣以電信業、保險業最有可能增加員工人數。整體而言,因採用生成式AI而減少的員工人數,仍會由企業今年預計增加的員工人數而抵銷,全球(39%)、亞太(36%)、臺灣(43%)企業領袖均打算在今年增聘員工。

周建宏表示,AI具有改變商業模式、優化營運流程,甚至改變整個產業的潛能,可說是企業重塑的催化劑。尤其,面對少子化與人才荒,採用AI絕對是無可避免的趨勢。周建宏以PwC Taiwan推出的普惠數位工具為例,透過數位產品提供專業服務,可擴展服務廣度,更能提升員工貢獻度與價值。周建宏建議,領導者應思考直接將整段流程由AI取代人力,才是真正的減少人力;並將人力資源放在關鍵營運決策上,以更專注於解決問題,將挑戰轉化為商機,建立新的競爭優勢。

環境永續及淨零碳排

企業加緊腳步邁向淨零,卻也面臨不少挑戰,全球(54%)、亞太(62%)和臺灣(75%)企業領袖都認為「法規繁雜與變動頻繁」是企業減碳的最大挑戰,另外也包括氣候友善投資的投資報酬較低,以及缺乏氣候友善相關科技。

愈來愈多的企業進行氣候友善的投資,與企業內部其他投資項目相較,全球(41%)、亞太(51%)與臺灣(29%)企業領袖可接受氣候友善投資報酬較低,且他們能接受較低的幅度,約四成表示可以接受低於4%以上。

周建宏認為,面對日趨嚴格且變動頻繁的國際法規,及外界對企業ESG的高度期待,「環境永續及淨零碳排」已是企業無可迴避的課題,領導者的決策目光應該要看長遠,而不是看當下的短期獲利,應以宏觀角度創造長遠利益,建立淨零路徑與減碳策略,並利用數位工具來賦能淨零行動,打造永續競爭力。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探訪北投風情 百年溫泉之鄉輕旅行
難得的家族聚會,相約在富含歷史軌跡、人文底蘊、傳說故事的百年溫泉之鄉「北投」。北投區是台北市面積第二大、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自然資源豐富…
27. 流於形式
本期登場人物: 趙東(東科媒體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於高科技產業創業,最終跨足媒體業的領袖型人物。 50幾歲但看起來像70歲。…
釉彩,陶家寂寞的顏色
到了現在,被命名為「破曉、孤月、冬雪、愁雲」的四個陶碗,端莊地擺在眼前,才看清楚了陶藝家用植物灰與泥漿釉燒製的陶器,釉彩的奇妙肌理、…
工藝復興
最近十多年來,全球化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峰。我們生活所需,從家電、資訊產品、生活用品到農產品,無不移師到全世界最低廉、最有效率的地方去生產。…
公平要由何時算到何處?
自由、民主、公平、正義這些普世價值幾乎沒有人敢正面反對,用這些詞語來做各種主張和行動時,往往威力難擋。於是如羅蘭夫人所說:「自由自由,…
「整型」真的可以「挽回人心」?
高凌風與妻子金友莊的婚姻亮起紅燈。為了挽回婚姻,高凌風除了不間斷地溫情喊話,想盡招數挽救婚姻,近日更決定變臉拉皮回春,…
一條繩牽兩人 盲人選手跑出無限可能
一條五十公分長的繩子,兩端牽起生命非凡的價值、牽起永恆的情誼。 「他」是張文彥,台灣第一位盲人馬拉松選手,外表斯文,個性溫和,…
蘇銀益豁達面對困境 在虎頭蘭領域闖出一片天
中海拔的南投縣魚池鄉,由於濕度高、日夜溫差大,氣候和土壤條件適合養蘭,是全國最大的虎頭蘭產區,由於虎頭蘭的花型大而美,深受民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