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毒品合法化談「幸福感」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推行毒品合法化,吸食人群也越來越年輕化。Adobe Stock
第248期
青蓮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推行毒品合法化,全球吸食毒品的人數呈幾何級上升,吸食人群也越來越年輕化。隨之而來的是因吸毒死亡的人數千倍飆升,社會治安不斷惡化。

加拿大溫哥華的案例

加拿大溫哥華是最早推行毒品合法化的城市,該城市為癮君子們建立的所謂毒品「安全」注射站,已經運行了18年。根據當地驗屍官服務部的統計,18年來,當地因吸毒過量死亡的人數增加了約10倍,從172人上升到1,723人。2020年因使用毒品過量而死亡的總人數,超過殺人、自殺和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總人數。

吸毒分子泛濫也增加了社區安全的不確定性。據報導,2023年7月初,多倫多萊斯利維爾社區(Leslieville)的一個安全注射點附近爆發了槍擊事件。44歲的卡羅琳娜.許布納-馬庫拉特(Karolina Huebner-Makurat)被流彈擊中身亡,在三名男子互相射擊中,這位兩個孩子的母親無辜失去了生命。該地區的居民表示,在槍擊事件發生前的幾個月,他們就對這個所謂安全毒品注射地點表達過治安方面的擔憂。

在台灣也開始了有關毒品合法化的討論。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特聘教授楊士隆說,2021年全球有超過2.96億人吸毒,相當於每17人就有一人吸毒,比過去十年增加了23%。同時,因吸毒而患有身心障礙的人數迅速增至3,950萬人,十年來增加了45%。他強調,若毒品合法化,將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

吸食毒品為何會產生幸福感?

既然毒品給個人和社會都帶來如此巨大的危害,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人奮不顧身去嘗試?對所有具有吸毒史的人而言,回答都是一樣的,即吸食毒品後讓人產生一種難以形容的幸福感。

吸食毒品為何會產生幸福感?它們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關聯?

毒品的初始是罌粟,是一種自然野生植物,在遠古時代,人類就知道罌粟有止痛、消痰、清熱的作用,生病時吃一些罌粟的葉子,常常可以治好病。甚至一些包括馬、狼在內的哺乳動物都知道,生病時要去嚼一些罌粟葉子。

罌粟的使用記錄最早出現在6,500年前的蘇美文明中,他們在泥板上記載,有一種神奇的植物具有去除痛苦的魔力,蘇美人把它叫做「帶來幸福的果實」。

隨著人類科技不斷進步,毒品也逐步升級。從最開始用罌粟提煉鴉片(Opium),到從鴉片中分離出嗎啡(Morphine),再到從嗎啡中合成出海洛因(Heroin)。如今,靜脈注射海洛因已成為吸食毒品的「最高境界」。

為何人類吸食毒品就會感到幸福?上世紀初德國科學家做了一些醫學實驗,他們對不同情緒的人進行血液檢驗。結果發現,當一個人感到很幸福時,血液裡就會產生非常微量的海洛因,而其他情緒的人,血液裡則沒有海洛因。進一步的大腦研究發現,當人們遇到幸福的事情時,大腦有一個部位就會受到刺激,然後會指揮人體生產出微量的海洛因。

為了驗證這個結論,科學家用老鼠試驗來核實。在老鼠大腦的相應部位插一個電極,以微量電流刺激後,老鼠顯得非常幸福高興,此時立刻驗血,必定能在其血液中發現微量的海洛因。但在電力結束後,老鼠就會顯得很焦躁,渴望再刺激一下。於是實驗者就把電源開關放在老鼠前爪可以碰到的地方。老鼠就會自己去觸發開關來讓自己感覺幸福,當觸發的頻率越來越大時,老鼠忘了進食、忘了一切,最後筋疲力盡而亡。

人們需要虛幻的幸福嗎?

這一系列的科學實驗指明,血液中含有微量的海洛因是人類感到幸福的生物學基礎,如果這些海洛因來自人體的正常生產,那是真正的幸福,而吸食毒品後產生的幸福感是被放大的、虛幻的,一旦藥力消失,就會使人的痛苦感加倍,然後就像老鼠一樣,不斷的想要獲得幸福感,就要不斷加大吸食毒品的次數和劑量,一直至失去生命。

了解了毒品的危害後,人們還要這樣虛幻的幸福嗎?而真正為人民謀福祉的政府,可以提供這種所謂的「幸福」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