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避風險 美企布局「中國+N」方案

▲2023年4月20日,蘋果公司首席執行長庫克在印度新德里第一家蘋果零售店開業期間與當地女士合影留念。Getty Images
第246期
程帆

從2018年美國川普政府首次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直到今日的拜登政府,對中國的出口限制有增無減,許多美國企業正不斷加速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並重新設計產品以取代來自中國的零組件。企業高層們把這種風險分散戰略稱為「中國+1」或更準確地說是「中國+N」,因為有時只尋找一個替代市場是不夠的。

蘋果加速將供應鏈移出中國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公司(Apple)身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和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正加速將供應鏈移到印度和越南,以便能夠彈性調配產能並增加供應韌性。蘋果最大供應商之一的富士康(Foxconn)也正在印度大規模擴張產能。

據《彭博社》消息,目前蘋果在印度生產的智慧型手機產量占總產量約7%,但兩年前(2021年)時僅有1%。單就上一財政年度,蘋果在印度組裝了超過70億美元的iPhone。

此前《彭博社》曾經估計,若蘋果公司將10%的產能轉移出中國,大約需要8年的時間。但在去年鄭州富土康員工「出逃」事件爆發後,蘋果計畫將其印度的產能在2年內從5%擴增至20%。大概許多行業專家也低估了其他新興國家的能力。

蘋果首席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說,南亞的印度、印尼以及拉美和中東部分國家的新使用者大量出現,蘋果在每個地區的iPhone安裝基礎都創紀錄,「也確實看到了這些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

除此之外,過去一年多以來,蘋果已經在泰國大量生產智慧手錶(Apple Watch),並在越南建置了MacBook電腦的測試產線。

 

2023年1月6日在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消費電子展(CES)期間,越南ETech展位正在宣傳越南工廠供應鏈承諾零出口關稅。Getty Images

▲2023年1月6日在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消費電子展(CES)期間,越南ETech展位正在宣傳越南工廠供應鏈承諾零出口關稅。Getty Images

 

電腦大廠戴爾降低對中依賴

事實上,對於國際企業而言,諸如東海、南海爭端、台灣海峽衝突,以及中美貿易戰和科技競爭,加上因為疫情與經濟政策不當造成中國民眾不滿,隨時可能在中國內部發生多重風險,導致企業供應鏈中斷或減產。不過,如果有供應鏈的「備胎」就可以彌補。

不只蘋果公司,知名個人電腦大廠戴爾(Dell)也是一樣,正在推動供應鏈多元化、降低對中國的依賴。該公司去年底告知客戶,希望大幅降低產品中使用的中國製晶片,包含非中國晶片商在中國工廠生產的產品,同時要求電子模組和印刷電路板等其他零件的供應商及產品組裝業者,協助其預備在中國以外國家的產能,例如越南、印度、印尼等。據消息人士向《日本經濟新聞》(Nikkei)透露,戴爾的目標是在2024年以前達到旗下產品使用的所有晶片都由中國以外的工廠生產。

更多美企採行「中國+1(N)」戰略

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3月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在受訪的900多家會員中,55%的企業不再將中國視為前3大投資重點之一。

商會主席何邁可(Michael Hart)表示,美中較量讓經商變得具有挑戰性,「經歷了3年的新冠疫情之後,企業變得很累。」而隨著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加上政治壓力等問題,許多企業高層員工已不願意接受委派前往中國。在中國經商變得越來越不可預測。

何邁可補充,雖然沒有完全迴避在中國生產,但是,美國企業「正試圖降低其供應鏈風險」,採取更多的「中國+1(N)」戰略。

3月21日至23日美國東協商會(USABC)特別組織了大規模企業考察團,包括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網路隨選串流影片巨頭網飛(Netflix)和波音公司(Boeing)等52家美國企業,訪問越南並挖掘投資商機。企業尋找替代中國的其他產地是現在進行式。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紙貓熊」與「黃色小鴨」另類嘉年華
1,600隻紙貓熊出現在凱達格蘭大道、大安森林公園、國家戲劇院與四四南村等地,每一隻表情各不相同,攻占台灣各大媒體版面!2014年2、…
37歲湯政翔 10年有成建立可近聯合事業團隊
沒有漂亮的學歷、沒有富爸爸、不懂得算計與心機,這樣的人,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上,真能打下一片天嗎?答案是肯定的。37歲的湯政翔就是一個例子。…
為公還是為私? 我們與惡的距離
公視3月底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造成很大迴響,我十分喜歡每集開始的鋪陳,片頭利用「品味新聞台」臉書(FB)專頁的特效鏡頭,…
江宛芸創辦耕耘者 研發古老祕方養生飲
烈陽下,一位穿著蓑衣的老農夫正荷鋤務農,汗流浹背是每天勞動的過程。老農自己種植野菜和米糧,跟著四時節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陸媒大舉公開周永康、薄熙來政變圖謀
港媒《鳳凰週刊》近日披露了周永康與薄熙來建立政治同盟、準備要「大幹一場」密謀政變內幕,此報導隨後被各大陸門戶網站轉載。…
創作者集資必讀! 成功的訂閱集資模式為何?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5月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台灣2017年3月的「經常性薪資」(指本薪與按月給付之固定津貼及獎金)平均為39,781元,…
參加奧運非傳統競賽項目有感
前幾天承蒙中國自由民主黨主席潘晴先生告知,筆者登上中共「破壞北京奧運」的通緝榜單,排名第33名。朋友們聞之皆笑曰恭喜!…
中國緣何此刻啟動釣魚台爭端?
9月15日開始,中國因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而高調發難,將本土變成了反日戰場,不僅在全國數十個城市裡發動對日本商店工廠的搶、砸、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