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人員考試的「協和號效應」

▲台灣公務人員考試報考人數逐年下降。圖為新竹市政府。Adobe Stock
第246期
林茂昌
作者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曾任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

據報載,公務人員考試報考人數逐年下降,於是筆者查閱考選部的資料。果然,高、普、初、特考的報考人數高峰在2012年,達53.7萬人;到2022年只有21.1萬人,還不到2012年的一半。另外,日本和韓國似乎也有類似現象:根據「聖依/踏上韓國旅夢」在《天下雜誌》換日線網站的一篇文章表示,2022年韓國年輕人報考公職人數比5年前減少了27.5%;另根據《台視新聞網》溫偲柔的報導,日本2023年公職報考人數創史上第二低,擬祭出「無條件週休3日」吸引人才。

為何報考公職人數下降?

報考公職人數呈下降趨勢,主要原因,當然是政府和民間企業待遇的消長。一方面,隨著景氣復甦經濟發展,民間企業除了提供優渥的待遇之外,未來發展空間無限;另一方面,原本被視為「鐵飯碗」的公職,相較之下待遇平平,工作沒有比較輕鬆,加上制度相對僵化,升遷通常比較慢,而且有個天花板。就連公職最大的好處——安穩,民間大型優質的幸福企業也所在多有。

此外,公職考試競爭激烈,往往要花好幾年才考上(更多人甚至沒考上),筆者個人認為,也是報考人數逐年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理性的年輕人會問,值得嗎?不再盲目聽從父母指示。

儘管報考人數逐年減少,公職考試的錄取率依然偏低。歷年來,除少數流動性比較高的職務外,錄取率通常在5~10%之間,少數類科甚至有2%的超低錄取率。在這麼低錄取率之下,考試的難度和競爭關鍵,就超乎想像。從命題開始,出題者就得費盡心思如何將90%以上的考生淘汰。其方法不外乎命題範圍廣泛,讓考生有讀不完的書;一份試卷有大量考題,讓考生難以在限定時間內答完;利用艱深冷僻題或最新時事題刁難考生;題目冗長,並在不起眼的地方埋藏答題陷阱等。也就是說,題目不只是考你懂不懂,還考你的「考試能力」。

公務人員考試為什麼那麼難?

但萬變不離其宗。命題老師如何設計題目呢?當然是參考國內外考古題題庫稍加變化而來。因此,考生把課本讀通、讀懂,只是基本功而已,離上榜還差得遠呢。國考上榜的人,幾乎都是把各類型題目做到滾瓜爛熟,可以在考場中單憑直覺,迅速又正確地作答。要做到這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勤練考古題,把3年、5年、甚至更多年份的考古題做好幾遍,做錯的部分仔細檢討。最後還要多次自我模擬考,以適應考場環境和時間限制。

就是要不斷地演練,有點兒類似運動競技。國考高手就好比大聯盟明星球員,每天要花大量的時間練習,長期有計畫地練習,才能在上場時達到最佳狀況。只要有一段時間偷懶沒練,解題的手感就會退化。掌握此一要領的考生,若能持之以恆認真練習,多半一次或二次就考上。而不得要領,或者還沒把題目練到家的人,就像業餘球員,很難有機會擠進前10%。

業餘球員怎麼可能贏過專業選手?因此就有所謂的「萬年考生」出現。他們每年花很多時間準備,或許也讀懂了考試範圍的基礎知識,可是最重要的解題能力,卻只有初級程度,所以年年落榜。萬年之說也許太誇張,但花五、六年沒考上的人,並不少見。很遺憾,沒考上,就什麼都沒有。

諸君若有親朋好友的子弟投入國考,就會明白,那種身心煎熬,不是外人所能理解。落榜之後,明年要不要捲土重來?是一大難題。畢竟已經花那麼多時間準備了,一旦放棄,就是全部歸零,實在不甘心啊;但明年再考,若同樣不得要領,最後就是再浪費一年。如果決定不考,又怕去民間公司面試時,被問:「你履歷上有五年空白是怎麼回事?」你要如何把五年的國考經驗,解釋成個人優勢呢?對民營企業來說,那些解題技巧應該沒甚麼用處。

 

協和號效應又稱為「沉默成本謬誤」(Sunk Cost Fallacy),指人在決定要不要做某一件事時,會因為過去已經投注大量成本,捨不得浪費,而決定繼續做下去,最後越陷越深。Adobe Stock

▲協和號效應又稱為「沉默成本謬誤」(Sunk Cost Fallacy),指人在決定要不要做某一件事時,會因為過去已經投注大量成本,捨不得浪費,而決定繼續做下去,最後越陷越深。Adobe Stock

 

所謂的「協和號效應」

他們陷入了「協和號效應」(Concorde Effect)。行為經濟學探討人類諸多的不理性謬誤,其中最慘的,非「協和號效應」莫屬。協和號效應又稱為「沉默成本謬誤」(Sunk Cost Fallacy),指人在決定要不要做某一件事時,會因為過去已經投注大量成本,捨不得浪費,而決定繼續做下去,最後越陷越深。國際上幾個損失慘重的案子,就是犯了這個謬誤:從越戰、阿富汗戰爭、到協和號超音速客機案。英、法二國花費鉅資投資協和號超音速客機,他們很快就知道這種飛機的載客量少而且噪音過大,完全沒有市場。卻因為已經投入大量資源,不僅不願認賠,反而越投越多,終於深陷泥淖難以自拔。

多年落榜的國考生每年還繼續報考,就是陷入同樣的泥淖。總覺得已經花那麼多的心血,放棄可惜。他們以為每年都去考,總有上榜的一天吧!殘酷的事實是,如果沒有近乎瘋狂地勤練作答能力,在競爭激烈、高手如雲的國考戰場裡,可以說永遠與上榜無緣。這不是甘心不甘心的問題。

把過去的一切損失都拋諸腦後,當機立斷,勇敢地面對未來,才是跳出協和號效應的唯一出路!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首部空拍紀錄片 齊柏林讓你《看見台灣》
台灣影史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由侯孝賢監製、吳念真旁白、何國杰(《賽德克‧巴萊》配樂)配樂、齊柏林執導與拍攝,歷時五年、花費近億,…
九項看似平常卻暗藏危險的食物
食安、茶安問題此起彼落之際,讓人憂心的是,除了農藥或不當化學成分消費者難以辨識之外,一些看起來安全或者你認為乾淨的食物,往往也暗藏危險,…
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魄力從哪裡來?
一個人做事果斷明快,會稱讚他很有魄力;一個人性格豪邁,做事大格局,會說他很有氣魄;一個人體型魁梧,會形容他體魄強健。當一個人老不成材、…
大陸觀光客來台 最想看甚麼?
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導,中國國家旅遊局提出陸客赴台四大原則,並且把這四大原則正式通知幾家大型旅行社。這四大要求是:一、誠信,…
執行有溫度的對話 「聊天機器人」創造高效互動
▲學習型臉書社群「讓狂人飛」創辦人洪璿岳早在2016年開始研究並運用聊天機器人。吳長益攝影   你對「聊天機器人」(Chatbot)…
日劇《彼得的葬列》 探討良知問題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作「良心」?他長得甚麼樣?甚麼顏色的?誰曾經看過他?如果你是藝術家,你如何捕捉良心?你如何呈現他?你如何以良心為主題,…
康維光以璀璨玻璃打造新人生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來去台灣玻璃館看伍佰燒玻璃!!」「伍佰燒玻璃?」有沒有搞錯?怎麼不是演唱會呢? 位於彰化彰濱工業區的台灣玻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