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倖存者的瀕死體驗

▲1976年7月28日中國發生唐山大地震,主震於當地時間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8秒。圖為唐山市地震地震遺址公園內的紀念時鐘。Adobe Stock
第235期
青蓮

在1976年中國唐山大地震中,據官方資料,有24萬餘人喪生,16萬餘人重傷。1987年有醫務工作者對其中100位倖存者進行了瀕死體驗調查,收回有效資料81例,結果與其他國家的研究驚人一致。

瀕死者思維清晰

這81位被調查者多是在地震中被倒塌的房屋砸傷、埋在廢墟下的倖存者。在接受調查當中,有半數以上的人回憶說,在感到生命一點點流逝時,不但不害怕,反而思維特別清晰,心情格外平靜和寬慰,無任何恐慌感,甚至有的人在這危難之際,還有某種歡樂或愉快的感覺,並覺得思維過程異常迅速,浮想聯翩。

 

有人在瀕死體驗中感受到與宇宙融為一體感。Adobe Stock

▲有人在瀕死體驗中感受到與宇宙融為一體感。Adobe Stock

 

大多數的人都表示,此時有自己經歷了回顧一生、意識與軀體分離、失重感、身體陌生感、身體異常感、世界毀滅感、同宇宙融為一體感、時間停止感等。這種感覺令他們刻骨銘心,甚至多年後仍然記憶猶新。

一位在唐山大地震時只有23歲的劉姓女性被倒塌的房屋砸傷了腰椎,她在描述自己得救前的瀕死體驗時說:「我思路特別清晰,思維明顯加快,一些愉快的生活情節如電影般一幕幕在腦海中飛馳而過,童年時與小夥伴一起嬉笑打逗、談戀愛時的歡樂、受廠裡表彰時的喜悅……這些往事一時之間紛紛閃現在腦海中,其中大都是令人愉快的生活情節。」

一位28歲的銀行職員王某說:「當時我正在熟睡中,只聽見一聲巨響,感覺到一塊天花板砸下來壓在我的胸部,我掙扎著試圖拔出身體,可是怎麼也動不了,想喊,卻不管用多大的勁也喊不出來。這時朦朧之中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只見眼前出現了一個穿長袍馬褂的男人。他一瘸一拐地走到我面前,雖然離得很近,但相貌卻怎麼也看不清楚,面部模糊一片。他帶著我走進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我眼前一片漆黑,只覺得身體在不由自主地跟他走。行至黑洞的盡頭,我才發現眼前是一個金碧輝煌的地下宮殿。那個男人進去裡面報告。片刻功夫,我聽見裡面有人說:『生死簿上沒他的名字,先讓他回去吧!』此時,我一睜眼,發現自己早已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醫生、護士們正在緊張地給我做搶救呢!」

半數體驗「靈魂出竅」

近半數被調查者有意識到靈魂從自身分離出去的感受,覺得自身形象脫離了軀體,即所謂的「靈魂出竅」。還有的報告者稱,在自己身體之外的半空中或天花板上「看到」自身的形象。這種軀體外的自身形象也具有某些生命跡象,如脈搏、呼吸等,有時還可返回到自己身體。

一個被調查者這樣描述:「當時覺得自己身體分為兩個,一個躺在床上,那只是個空殼,而另一個是自己的身形,它比空氣還輕,晃晃悠悠飄在空中,感到無比舒適。」

倖存者李某回憶說:「身體好像已經不屬於自己了,下肢似乎不翼而飛,身體的各個部位散落在空間裡,接著好像沉在萬丈深淵裡,四周一片黑暗,聽到一聲聲難以描述的莫名其妙的聲音,這種感覺大約持續了半個小時。這時開始回顧自己短暫的一生,但這些回憶純粹是一種意識流,根本不受大腦支配。」

看見光亮,與親友團聚

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自身正在通過坑道或隧道這類空間的奇特感受,有時還伴有一些奇怪的嘈雜聲和被牽拉或被擠壓的感覺,稱為「隧道體驗」。有人還感到在這黑暗的坑道內行進已快到了盡頭,看見了光亮,「光明即將來臨」。

還有約四分之一的被調查者體驗到,「遇見」非真實存在的人或靈魂形象,大多為過世的親人,好像是與他們一起進入非塵世領域繼續生存,或者是在世的熟人或陌生人,如同與他們團聚。

81例受研究者中,有47例在經歷瀕死體驗後性格有所改變。「死而復生」之後,絕大多數人都變得溫和、包容、樂觀。這些來自中國的調查結果與世界其他國家學者的調查驚人地相似。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以色列SABON進軍台灣市場
傳統上,以色列人相信「洗手」能夠帶來祝福,因此SABON特別在其全球每一家店內,以著名的耶路撒冷石頭(Jerusalem Stone)…
振奮心情的10首交響樂曲(下)
(續前期),每當生活遭遇挫折、心情低落難過時,你會如何轉換思緒?聆聽有著眾多樂器合奏、樂音表現豐富的交響樂曲,…
遊子吟
幾年來離家在外的我,戲稱自己與同伴們為遊子。 有機會回鄉,每天清晨我定會打開簾後的落地窗,盼陽光能恣意穿透,深吸一口氣,…
職涯規劃六步驟(之四):自我評估(中)
在上一期專欄當中,我們開始介紹加拿大滑鐵盧(Waterloo)大學職涯規劃手冊中提供的自我評估方法,其中的第一個重要步驟就是寫下「…
華爾街「高薪文化」遭遇衝擊
作為世界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華爾街的薪酬體系具有自己的特徵。在總收入中,高階主管、業績出眾的交易員以及銷售經理們的薪水只占很小部分,…
2014年3月──數字看中國
緊跟李嘉誠 北京房產大亨拋253億資產 《證券日報》3月3日報導,北京最大房地產發展商SOHO中國主動收縮在上海的布局戰線,…
自家動手醃 路人蔬菜大變身
蔬菜醃漬是老祖先們為了食物保存而發明的料理方式,是為了生存不得不發想的生活對策。到了食物已方便儲存的現代,…
台東50年老店 堅持「倆相好」
小時候放學回來,書包一丟就要洗手幫忙,別的同學都在外面玩,我們家的孩子卻要留在家裡做事,但其實做久了也習慣了。媽媽生七個小孩,我是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