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對俄能源依賴 歐盟與以色列、埃及簽訂天然氣協議

哨子先生

 

歐盟、以色列和埃及15日在開羅正式簽訂天然氣協議,這項協議將首度允許以色列天然氣對歐洲大量出口,以色列的天然氣會先運輸到埃及的液化場,加工後再往北輸入歐洲。

歐盟主席馮德萊恩14日訪問以色列時表示,有鑑於俄羅斯烏克蘭發動戰爭並利用天然氣供應來勒索歐盟成員國,歐盟希望能加強和以色列的能源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馮德萊恩特地提到美國前總統川普,稱讚他在任時致力促成中東地區一系列的友好協議,使以色列、阿聯酋和巴林之間的關係正常化,間接使得這項天然氣協議順利達成。

別人的危機就是我的轉機 東地中海管線復活

不只是透過埃及輸出天然氣給歐盟,曾經在2020年被歐美鄙棄的以色列「東地中海」(EastMed)的天然氣管線建設計畫,因為烏俄戰爭的爆發,又再度被拿出來討論。

這條「東地中海」管線計畫原先在2016年由以色列提出,計畫從以色列通過地中海東南部海域,拉一條長達全長 1,300 英哩的天然氣管線到希臘、義大利,將天然氣輸往歐盟。2020年,以色列、希臘和塞普勒斯甚至簽署正式協議,確定建設計畫

然而當時的歐盟並不喜歡這個計畫,首先這條管線需要花費60億美元、七年的時間建造,卻只能滿足歐盟10%的能源需求(當時光俄羅斯就可以提供歐盟近40%天然氣)。

加上這條管線路徑牽涉複雜的地緣政治,例如土耳其與希臘之間長期因石油探勘而衝突不斷的緊張關係,且拜登政府上任後,拒絕延續川普時代拉攏地中海沿岸國家的戰略做法,以及民主黨背負的「綠能包袱」。這條被視為「不環保能源」的天然氣管線工程,在缺乏歐美各大國的支持下,即使協議已經簽署,後續卻只能不了了之。

以色列躍身天然氣暴發戶 地緣政治將改變

如今因為戰爭爆發,亟欲擺脫俄羅斯能源控制的歐盟,即使內部祭出各種利多積極轉型成綠色能源國家,但在緩不濟急的情況下,除了透過埃及協助,「東地中海」管線便成為此刻最能解決歐盟能源危機的務實方針。

如同歐盟主席馮德萊恩所說,這項協議被視為極具歷史意義的一項能源合約,不僅證明歐盟擺脫俄羅斯能源控制的決心,也宣告以色列已從能源進口國,成功轉型為能源輸出國,未來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勢必更具優勢。

以色列在2000年代,還是極度依賴進口能源的國家,在經過努力不懈的探勘與發展相關科技下(當然還有運氣),如今的以色列不僅能在能源上自給自足,甚至有能力出口給周邊中東國家,提升戰略地位。今年烏俄戰爭爆發後,又重新獲得歐美青睞,繼續發展天然氣探勘與出口經濟,就連一向討厭以色列、希臘等國的土耳其,都忍不住跟以色列洽談,討論管線能否經過土耳其再轉給南歐各國,為三方創造經濟效應。

無論烏俄戰爭的結果如何,這場戰爭衍伸出的蝴蝶效應,已開始影響全球,戰爭確實帶給某些國家痛苦,但也為某些國家帶來轉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歐洲絕美小鎮:瑞士格林德瓦
瑞士格林德瓦(Grindelwald)矗立在歐洲中心,飽覽阿爾卑斯山上高聳的群峰與綠意盎然的微笑山谷,有著恢弘的壯麗,又有小巧細膩的可愛,…
全球野生動物 40年來減少一半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9月30日公布了《地球生命力報告2014》。報告顯示在過去40年來,全球人口將近增長了一倍,…
不景氣,搶進高科技人才
台灣高科技產業包含了半導體、光電、網通、電子、電腦等相關產業,在過去十多年來,吸納了很大一部分台灣高學歷優秀理工人才。科技業所提供的待遇、…
楊儒門用「人情味」打造農民市集
楊儒門表示,市集做到一個程度要穩定需要工作人員、農友、消費者三種人,同時取得之間的平衡關係。「工作人員,有理念和規格去尋找好的農友;…
VuVu野菜農園 原汁原味最健康
這是一個需要有熟門熟路的村民帶領才知道怎麼去的農園。達仁鄉森永村是台東縣最南端的排灣族部落,台九線從村外路過,沒有帶入川流不息的車潮,…
領導騎自行車體察民情 警車開道
近日,一張「浙江溫嶺大小領導騎自行車體察民情」的照片在中國網路上熱傳。有網友1月8日在微博發帖稱,浙江溫嶺政府領導「騎自行車上班,…
谷歌不作惡?員工辭職明志
美國新聞網站「攔截」(The Intercept)9月報導,一名谷歌(Google)的高級科學家以辭職的形式,…
黑色星期五 美國店家出新招搶客
美國消費者的年終節日「黑色星期五」登場了。想要成功買到理想的折扣商品,通常需要瞭解商家的銷售策略,充分策劃並和朋友協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