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封鎖 加速美國供應鏈重組

▲上海封城後,不僅嚴重影響中國經濟,也對美國經濟造成衝擊,加速供應鏈重組。Adobe Stock
第234期
金雨森

中國第一大城上海經過長達兩個多月時間封鎖後,終於重新開放地鐵和公車線路,逐漸放鬆疫情管制,美國佛蒙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Vermont)經濟學系副教授李察‧西科特(Richard Sicotte)表示,這次封鎖不僅嚴重影響中國經濟,也對美國經濟造成衝擊,加速供應鏈重組。

西科特教授說:「中國龐大的經濟體與美國商業、金融等方面有著廣泛連結,中國經濟動盪給全球經濟體系帶來衝擊,美國也承受到這波衝擊。」

中國封城加速美國通貨膨脹

中國封鎖首當其衝的就是美國通貨膨脹問題。美國當前通貨膨脹除了因為疫情、美國貨幣寬鬆政策及俄烏戰爭等因素外,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採取的各種極端防疫限制手段,導致工廠停產停工及全球供應鏈斷裂,也是造成美國物價飛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上海封鎖期間,大多數企業關閉,世界最繁忙的上海港也不得不縮減營運。據《美聯社》報導,今(2022)年3月至4月,中國出口成長率從15.7%大跌至3.7%。以2022年4月的工業生產量來說,與去年同月相比,也下降了約3%,造成生產成本價格上升及原物料短缺問題。

西科特教授指出,中國針對疫情的封鎖一直在推升美國的通貨膨脹,各行各業都受到牽連。醫療保健用的化學原料、製鞋材料、建築材料和電子元件嚴重短缺。一名在美國經營網路設備的台商表示,訂購的電子設備遲遲無法交貨,同時也面臨其他設備漲價壓力,導致很多工程延宕。

加重衝擊美國大企業

中國美國商會5月初公布的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境內的外國人因疫情措施和封城政策紛紛出走,有超過半數的商會成員降低年度營收預測。商會主席何邁可(Michael Hart)警告說,中國對外企高層的入境限制,將導致未來2至4年內的外資大幅減少。

但真實情形可能比美國商會的報告更令人擔憂。許多美國跨國企業直接受到中國疫情封鎖的負面衝擊,如知名球鞋品牌愛迪達(adidas)今年第一季的淨收入3.1億美元,比從去年同期的5.02億美元相比大幅下降。運動用品商Under Armour情況更為嚴峻,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淨虧損6,000萬美元,去年同期則是淨收入7,800萬美元。

許多美商都有在中國設廠展店,且通常與中企合資,簽訂零件、成品或生產的契約,如今封鎖導致供應斷鏈、營運停擺,多數面臨利潤減少甚至嚴重虧損的窘境。蘋果今年第一季財報雖然較去年成長8.5%,但蘋果財務長梅斯特里(Luca Maestri)透露,第二季受到的衝擊將遠比第一季嚴重,預估損失40億至80億美元。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4月產量僅10,757台,較3月銳減81%,損失慘重。

總部位於上海的戰略投資顧問公司Automobility創始人兼執行長比爾‧魯索(Bill Russo)向《富比世》(Forbes)雜誌表示,上海封城不僅是上海市,而是整個上海走廊,包括長江三角洲和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汽車的供應基地。原本在封鎖之前就存在中美貿易戰、晶片短缺以及俄烏戰爭等供應鏈問題,這次封城導致供應嚴重受限,勞工無法進入工廠製造零件和組裝車輛,導致原本的問題進一步惡化並引發更大衝擊。

加速美國供應鏈「友岸外包」

疫情、戰爭等不確定因素,迫使美國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美企除了將海外工廠拉回美國國內建廠,進行「在地」生產(Made in America)外,美國政府也決定轉向與盟友建立可信賴的經濟網路,推動供應鏈「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

「友岸外包」與傳統的「離岸外包」(Offshore Outsourcing)不同的是,美國政府勢必要與民主法治國家合作。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在4月的一次演講中說:「贊成將供應鏈『友岸外包』給大量可信賴的國家,這樣一來,我們可繼續安全地擴大市場,並降低我們的經濟與可信賴貿易夥伴的風險。」

「友岸外包」也可進一步加強美國與許多國家的合作關係,與這些國家共享「在全球經濟中運作的規範和價值觀」。這項政策同時也呼應了拜登政府新成立的新型區域經貿合作網路──「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不管上海的解封程度如何,已經有很多人擔心北京可能是下一個目標,對中國疫情的管控感到越來越悲觀。不少專家預測,中國極端的防疫政策是配合年底召開的二十大政治局會議,因此可能會持續到年底。

如今上海港貨櫃堆積如山,雖可望陸續運往美國西岸港口,但大量貨櫃可能會在夏季開始堵塞。在美國港口人員短缺和分銷渠道有限的情況下,已然中斷的美國供應鏈不太可能迅速回歸常態。種種因素相加,全球經貿已走向一個轉捩點,進入一個不復以往的「新常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