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的真諦!從《茶金》抵押大坪山說起

AdobeStock
陳佑寰(執業律師)

2021年11月公視推出的《茶金》電視劇廣受好評。故事的主人翁是日光茶廠的老闆吉桑,在台灣光復後面臨茶葉經營的困境,與其女兒薏心共同努力謀求突破。我們可從《茶金》中看到台灣茶葉產業的興衰榮枯,也可看見金融對產業發展的影響。

相較於《茶金》故事背景中關於4萬元舊台幣換1元新台幣的制度變革,以及政府對外匯管制的鐵腕執行,一般民眾比較容易了解且有感的金融議題應該是借錢的部分,特別是吉桑為了日光茶廠的營運及支付欠款而向萬頭家借錢。萬頭家可說就是地下錢莊,不僅趁人之危操作高利貸,還要求用吉桑家的祖產大坪山做擔保。所幸日光茶廠後來接了大單賺到錢,薏心得以協助還債並贖回大坪山作為吉桑的生日禮物。沒想到日光承辦人竟忽略大坪山已遭萬頭家設定抵押給向來覬覦該山頭的張伯公,於辦理贖回作業時竟未要求塗銷抵押登記而蒙受損失。

「吉桑」和「威尼斯商人」

從日光茶廠向地下錢莊借款被坑的橋段,我們更能體會現在司空見慣的「銀行」對民間金融需求的重要性。如果當時銀行的發展像現在一樣,日光應該可以拿大坪山向銀行辦理抵押貸款,利率也可符合市場行情並受到法律的約制(《民法》第205條已修正為:約定利率,超過週年百分之十六者,超過部分之約定,無效),而不致於被地下錢莊坑殺。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席勒(Robert J.Shiller)所寫的《故事經濟學》(Narrative Economics)一書提到,「故事」是文化、時代思潮及經濟行為發生快速變化的主要載體,而要明白複雜的經濟,我們必須將諸多與經濟決策相關但相互對立的流行故事納入考量。

誠然,許多源遠流長、耳熟能詳的故事,其背後蘊含著當時的經濟文化,特別是金融對產業與社會的影響。例如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筆下的名劇《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描寫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為了幫好友融資,而向放高利貸的猶太商人夏洛克借錢,卻簽下若借款未能如期歸還則須割下自己身上一磅肉的合約。沒料到安東尼奧的商船在海上發生意外事故而延誤歸期,使得他原本預期的還款來源不繼,素來與安東尼奧看不順眼的夏洛克乃藉機上法庭要求履行合約,磨刀霍霍要割取安東尼奧身上的一磅肉,等於是借刀殺人。

在安東尼奧受審的法庭上,冒牌的審判者最後很有智慧地要求債主夏洛克只能依借款合約的文義而割取安東尼奧身上的一磅肉,但不能流下一滴血,而且割的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於一磅,這顯然無法達成,等於是幫安東尼奧解套求生,讓人拍案叫絕。而以今日的法律制度來看,這紙割肉抵債的借款合約也會因為違反《民法》第72條的公序良俗條款而無效。如果當時有像現在一樣的銀行制度,其實安東尼奧也可向銀行進行貿易融資的操作與投保海上保險,而不需要向民間高利貸低頭。

《魷魚遊戲》中的456號遊戲者

常言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即使現今經濟社會已有銀行存在甚至銀行家數過多(overbanking),但不容否認在現實生活中,仍常見民眾或藝人因積欠地下錢莊或黑道鉅額借款而遭擄人甚至割肉的悲劇上演,令人不勝唏噓。

而在戲劇方面,Netflix於2021年9月推出的《魷魚遊戲》受到全球矚目且引發話題,故事的主人翁也就是遊戲者編號456的成奇勳,就是大債時代下被龐大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可憐蟲,可說是現實社會的縮影,乃引起不同國籍的觀眾共鳴。成奇勳欠下高利貸而被追債痛扁,還被迫簽下「放棄身體切結書」,則是威尼斯商人的現代翻版。就法論法,我們當然知道割肉抵債與高利貸都因為違反公序良俗與法律規定而無效,但現實生活中卻不能裝聾作啞粉飾太平以為悲劇並未發生。

聽聞悲慘世界的故事與現實,我們應該更能體會「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ng)的真諦並希求具體實踐,也就是企業主與一般大眾都應該要有平等機會獲得健全的金融服務。否則,這類被地下錢莊追債或是被債務壓垮的人間失格慘劇將一再上演!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超能力記憶者的得與失
人群中有少數人,他們擁有一種特別的超級記憶能力。但同時,他們也失去了做為普通人的「忘記」能力。忘記有時於人是一種幸福,…
稅改的效益評估亟待改善
美國和希臘等國家先後出現財政危機而重傷其形象與經濟,我國也面臨稅收不足及政府負債太多的問題而令人擔心。有鑑於財政的困難,…
月球是自然天體還是人造衛星?
入夜後,如黑絲絨般的夜幕低垂,除了閃爍的星星、瑰麗的銀河之外,最受人注目的就是月亮了。它的光度柔和、顏色溫暖,…
中共「十九大」換屆 高層博弈登場
每五年舉行一次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由中共中央委員會召集,除討論和決定重大問題外,主要權責在調整和增選中央委員會、…
清水地熱溫暖行
接連的寒流,侵襲年節的熱鬧氛圍,似乎也冷卻了旅行的熱情。難得的團圓相聚之日,我期待寫下回憶,並在記憶裏尋找往昔的跫音。於是,不畏寒冷氣候,…
你不知道的共產主義
中國與台灣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一方是共產世界,一方是民主世界。身在自由民主天空下的台灣人,對於「共產主義」又知道多少?最近,…
台明將林肇睢 領航打造彰濱傳奇
2016年,台灣觀光工廠參訪人數第一名為「台灣玻璃館」,一年有超過138萬觀光人次;2006年開館至今累積超過1,000萬人次。…
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劉德隆與莊麗珠同心成就「中興米」
1990年代,知名藝人張小燕以「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廣告代言詞,一舉打響「中興米」知名度,銷售量與營收成倍數成長,也因此奠定「聯米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