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 Time! 初次泡茶‧茶器推薦

第229期
文☉李士霆 圖☉Adobe Stock
台灣手搖茶風行,間接帶動更多人認識飲茶文化。風潮之下,越來越多人嘗試自己購買茶葉回家泡茶。給初次接觸茶葉的新手,推薦適合日常使用又容易上手的茶器,一起享受喝茶的時光吧!

台灣手搖飲料風行,間接帶動更多人認識飲茶文化。如今走進超市,就能輕易地找到琳瑯滿目的茶產品,從便利性極高的茶包,到精緻鐵罐盛裝的茶葉;從傳統的綠茶、烏龍茶,到外國品牌的花果茶、抹茶,應有盡有。

 

「工夫茶」的茶具

 

風潮之下,越來越多人嘗試自己購買茶葉、回家泡茶,那麼第一步勢必需要一個好用的「茶器」。許多人對泡茶的印象,就是正式的「工夫茶」,因此不免產生這樣的疑問:是不是要買套「工夫茶」的茶具?

在此建議初學泡茶的朋友,先不要急著購置陶壺、或是一整套的「工夫茶」茶具。因為陶壺具有氣孔,通常只適合單一茶種,並不適合仍在認識、熟悉不同茶種的新手使用。而一整套「工夫茶」茶具買下來也不便宜,泡茶前的準備與事後茶具的清潔保養,都需要更進一步的學習。

初學泡茶,可以先從方便日常使用的茶器著手,慢慢理解茶葉的特性。考量到沖泡時,需要有足夠的空間讓茶葉舒展以釋放風味,以下就推薦幾件實用且好入手的茶器,讓茶葉的沖泡與清理更加快速簡便。

 

飄逸杯1

 

 

1. 飄逸杯

飄逸杯主要分為「內杯」與「外杯」兩部分,使用時將茶葉放入上方的內杯裡,注入熱水,待茶湯出色後,即可按下「出水按鈕」,讓茶葉留在內杯,茶湯則經由內杯下方內建的濾網流入外杯中。

 

飄逸杯2飄逸杯3飄逸杯4

▲李士霆提供

 

飄逸杯透明的杯體,讓初學者容易掌握茶色;上下層的過濾設計,則方便茶葉與茶湯分離,不須特別準備茶海,也不用擔心茶葉會浸泡在未喝完的茶湯中,影響風味。

唯缺點是內杯內建的濾網,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難以清洗,但目前也有廠商推出可拆卸的濾網設計以利清潔,讀者在購買時可以特別注意此部分,選擇好清洗的款式。

 

附濾網的茶壺1

2. 附濾網的茶壺

為了方便茶葉使用完畢後丟棄,市面上很容易找到附有濾網的茶壺,濾網的材質通常會以不鏽鋼或玻璃製作。

 

附濾網的茶壺2

 

使用附有濾網的茶壺沖泡茶葉時,首先將茶葉置入濾網,再將濾網放入茶壺,注入熱水,待茶湯出色,隨即取出裝有茶葉的濾網,即可享用茶壺裡的茶湯。

購買此款茶壺,須留意其內附濾網的大小,若濾網空間太小,會造成茶葉在沖泡時無法充分舒展,影響風味。

 

法式濾壓壺1

 

3. 法式濾壓壺

許多人以為法式濾壓壺僅適用於泡咖啡,但其實用於泡茶也相當容易上手。

法式濾壓壺造型簡單俐落、沖泡富直覺性,清洗更是快速。使用時,將茶葉放入濾壓壺後,注入熱水,蓋上蓋子靜置。待茶湯出色後,將「濾壓塞」下壓分離茶葉與茶湯,此動作且勿過度擠壓,以免損毀茶葉。

出色後的茶湯請全數倒至另外的容器享用,以避免茶葉長時間浸泡,造成茶湯轉為苦澀。

 

附螺旋茶隔的玻璃茶壺1

4. 附螺旋茶隔的玻璃茶壺

此款茶壺在台灣比較少見,其特點是在茶嘴的頸部處,附有一個不鏽鋼材質的螺旋狀「茶隔」,防止倒茶時茶葉流出。

 

附螺旋茶隔的玻璃茶壺2

 

附有螺旋茶隔的玻璃茶壺,無濾網的設計可以讓茶葉盡情舒展、釋放風味。透明的壺身美觀之餘,茶湯變化一覽無遺,也是很推薦新手使用的茶具。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愛子不教猶為不愛 教不以善猶為不教 - 古人教育以德為重
韓愈〈師說〉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在解惑之前,必須傳道、受(授)業,而傳道在前、授業在後,可見教授作人道理以及正確的道德觀…
又見不講理的加薪政策
馬政府執政後,我國平均實質薪資倒退回十六年前的水準,成為人民指控執政無能的簡明證據,因此馬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想提高薪資,…
「上海灘」掀風暴 四任總理聯手「倒江」
中國一波波反腐聲浪方興未艾,近期似乎「直搗虎穴」。11月10日下午,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艾寶俊「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這是中共十八大後…
澳洲「史上最富」總理候選人坦博
最近澳洲政壇可以說是「好戲連連」,風波不斷。繼澳洲最大的州——新南威爾斯州州政府大換血後,最大的反對黨自由黨黨首又在一次「自殺式」…
「十一」消費熱,中國消費力道跟著熱?
日前中共官方媒體大肆宣揚「十一」黃金週假期期間,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創下5,700億元人民幣(約合835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名模接班人
國中第二次基測的考場休息區裡,我陪著學生們作考前的最後衝刺。馬尾巴上繫著緋紅鬆緊布髮圈的佩蓮,走過來放輕聲音卻難掩興奮地告訴我,…
清水岩國家步道 登山鐵騎隨你玩
70度的陡坡、超過150個階梯,往上看就像直上雲霄,當地人稱之為「擎天岡」。清水岩登山步道前的小販充滿人情味,…
中國股災兩週年7大變化 全民炒股或成歷史
中國大陸股市發生股災剛剛過去兩週年,股指長達兩年的下行之路顯示,A股這個脆弱而又敏感的市場發生了七大變化。在股市仍未有多大起色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