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令人驚嘆的「機器人」

▲近幾年機器人的技術看似突飛猛進,其實還遠不如中國古代的技術。Adobe Stock
第228期
青蓮

中華5千年文明史上,曾出現過無數神奇的人與物。一些至今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在歷史長河中卻真實存在過。而這些現象並不能用常識去解釋,甚至超越了今天科學的認識。

古代能歌善舞的「偶人」

1978年,山東萊西「點將台」的一座西漢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特殊文物:一群大大小小的木偶人,最大的一個身高達1.93公尺。雖然被掩埋了二千多年,但仍可輕鬆操控偶人的站立或跪坐。有學者推測,這些木偶應該是用在喪葬儀式上表演的。

「偶人」又稱「傀儡」,是中國古人製作出來表演歌舞、娛樂的器械。據《列子.湯問》記載:周穆王西行巡查,越過崑崙山到達日落之處的弇茲山,然後返回來,尚未到達中原地區,路上有名叫偃師的人,稱自願奉獻技藝給穆王。

與偃師同來的還有一人,穆王問:「和你同來的人是誰?」偃師答:「是我所造的歌舞藝人。」穆王驚奇地看去,只見那歌舞藝人可以疾走、緩行,俯仰自如,完全像個真人。音樂奏起,那人開始歌舞,舞姿和歌聲千變萬化,且無不合乎節拍韻律。穆王興起,將姬妾都叫來一同觀賞。誰知那偶人竟盯著穆王左右侍妾,好像眉目傳情的樣子。穆王大怒,欲治偃師之罪。偃師立刻剖散機器人讓穆王觀看,穆王一看,原來這個歌舞藝人是由皮革、木料、膠水、漆料,和其他一些黑、白、紅、青的物件構成的。

穆王仔細查看,發現它內部的肝、膽、心、肺、脾、胃、腸和外部的筋骨、肢節、皮毛、齒髮,皆是人工造出來的,無一不像真的。重新組合之後,又如剛才一般能歌舞了。

穆王試著廢其心,則口不能言;廢其肝,則目不能視;廢其腎,則足不能行。穆王歎道:「真乃巧奪天工!」遂將偃師帶回中原。

關於「偶人」,古籍中記載的還有很多。

西晉傅玄所著的《傅子》一書中說,三國魏明帝時,有一位機械師馬均,善於製作各種能跑能走、還能擊鼓吹蕭、多才多藝的機械人。皇帝聽說後,就召見馬均,讓他當眾表演給大家看。

眾人發現,馬均的機械人都是由木頭製成,在水力的帶動下,擊鼓吹簫、唱歌跳舞、騎馬舞劍、甚至雜耍等,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比真人還要靈活。

諸葛亮「木牛流馬」至今無人破解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把機械技術從單純的娛樂表演應用到了軍事領域,他製作的「木牛流馬」,在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它的製作原理至今無人能破解,更難以複製。

到了唐代,機械技術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已經應用於皇室的日常生活。唐玄宗開元初年,東海郡匠人馬待封為皇后製造了一台非常精巧的「自動化」梳妝檯。這座梳妝檯的中間是鏡檯,檯下分兩層,都裝有門戶。皇后要梳妝時,打開裝鏡的匣子,台下的門就會自動打開,並走出來一個手裡拿著梳子的木質婦人。皇后接過梳子之後,木人就返回到門裡。其他的化妝品,比如面脂、妝粉、眉筆、髻花等物,都是由木人自動送交給皇后。每次送完後,木人就會返回到門裡。皇后上好妝,各個門戶就會自動關閉。

在唐朝,還發明了一種專門「勸酒」的機械人。《朝野僉載》記載,洛陽有位縣令叫殷文亮,十分擅長手工機械。因其好酒,就自己做了一個木人,給他穿上粗絲彩衣。每到聚宴飲酒時,小木人就會按次序為賓客敬酒。如果杯裡的酒沒有喝乾,小木人就不給斟酒。

不僅如此,這位縣令還製作了一個會歌舞的女木人,能吹笙唱歌,而且都符合節拍。如果賓客沒有喝到盡興,那個女木人就連唱帶吹地催其繼續飲酒。誰也猜測不出這兩個木製機器人的神妙。

現代的人看來,一個可供人類使用的機器人,至少需要電源、晶片、接收器、傳感器等很多精密儀器才能工作。生活在距今幾千年前的古人,卻能造出與真人相似、能歌善舞、還具有情感功能的偶人,甚至超過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器人。尤其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些偶人是如何接受人的指令呢?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