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台山核輻射威脅迫在眉睫

▲台山核電廠存在6月中爆出「迫在眉睫的核輻射威脅」。圖為2013年建設中的台山核電廠。Getty Images
第224期
邢亞男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月14日,率先披露,曾參與建造廣東台山核電廠並與中方合作經營的法國法馬通公司(Framatome),6月3日和8日兩度緊急致信美國政府,稱中國的台山核電廠存在「迫在眉睫的核輻射威脅」,請求美國能源部給予技術援助。

法企助中阻核洩 急求美同意

法馬通公司最初在5月底聯絡美國能源部,透露台山核電廠出現潛在的問題,接著在6月初告知美方,反應爐正在外洩出由裂變造成的惰性氣體,因此,正式要求美方同意法馬通公司與中方分享應對處理核洩漏事故的美國技術。

台山核電廠位於人口稠密的中國廣東省江門市台山市赤溪鎮,距離香港和澳門分別只有130公里和67公里,其安全性一直備受關注。法馬通公司說,中國政府為了讓核電站在出現洩漏後仍繼續運作,已把台山核電廠外輻射量安全標準上限提高到原標準的兩倍,法馬通擔心,中共可能繼續上調安全標準上限。

中共外交部6月15日稱,核電站未見異常,新浪微博上的熱門帖文指控西方媒體造謠。6月16日,中國國家核安全局聲明稱,台山核電廠一號機組一迴路放射性程度升高主要與燃料棒破損有關,屬常見現象,並否認發生輻射洩漏事故。令人不安的是,來自各方的訊息顯示,法國合資方與中國核電站經營方,在號稱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台山核電廠核洩事件的口徑上並不一致。

彭博社稱,事件的真正問題是中方的沉默和措辭謹慎,核安全與航空安全一樣,都要以最大的關注度和透明度解決最小的問題,而台山核洩事件中,中方沒有遵照這一原則。

核物理學家擔憂核爆炸

台山核電項目是中法合資的大型核電站,中國廣核集團占股70%,法國電力公司(EDF)占股30%,後者旗下的法馬通公司提供技術支援。台山核電廠使用兩個機組的歐洲壓水反應爐(Evolutionary Power Reactor,簡稱ERP)。台山核電廠是目前世界上首個、也是唯一採用歐洲壓水式反應爐的核電廠。

EPR技術由法馬通於1990年代中期開始設計,法馬通曾是法國一家國有核能與可再生能源公司阿海琺(AREVA)旗下的企業,2009年被轉售給EDF,2015年阿海琺零組件被法國監管部門指出有品質問題,反應爐的頂蓋不符合法國核安全標準。法方建議當時正在建設的中、法、芬蘭三處核電站停止項目建造,但台山核電廠不顧該建議,堅持完成施工。

台山核電廠自2018年投入使用以來,已經傳出多項工程品質和核洩漏事故,當年,中共國家核安全局證實,台山核電廠一號機組的壓力容器頂蓋存在碳含量超標的問題。前中共核工業部核物理學家黃慈萍表示,壓力容器頂蓋碳含量超標可能會造成爆炸,後果不堪設想:「高碳鋼,它本身就比較脆,它會爆炸,這就很可怕了。他們想安撫民心,說指標還是正常。它一旦不正常,爆炸了,那就完全不正常。它不是一個簡單的慢慢洩漏的問題,而是一個很可能造成爆炸的問題。」

恐怖的核洩前例

2013年,法國《鴨鳴報》(Le Canard Enchaîné)刊登的漫畫顯示,兩名骨瘦如柴的相撲手正在比賽相撲,背景是受到海嘯襲擊的福島核電站,兩名相撲手一人有三隻手,另一人有三條腿,顯然受到了核輻射的影響。今年4月,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其推特帳號發布一幅中國插畫師的諷刺作品〈神奈氚衝浪裡〉,諷刺日本核汙染問題。

但目前台山核電廠所裝載的核輻射燃料量已經是福島的三倍。法國電力公司一直希望出售「更安全的核能」,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10週年之際,這個消息對中法來說無疑是沉重一擊。

眾所周知,車諾比核電站也曾是蘇聯的驕傲,一度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電站。然而1986年發生的車諾比核洩漏事故,釋放出二戰時廣島原子彈爆炸400倍以上的輻射劑量,受汙染的輻射雲甚至飄到西歐乃至北美,當地30多萬居民撤離。前蘇聯總書記戈巴契夫甚至說,車諾比事故可能是導致5年後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車諾比核事故給當地人帶來的傷害非常嚴重,導致很多胎兒出生之後,患上畸形、甲狀腺癌、白血病等各類疾病。

美方數次開會關注事態,美國媒體《國家脈動》(The National Pulse)披露,台山核電廠的大股東中國廣核集團,裡面有拜登兒子杭特.拜登(Hunter Biden)的數百萬美元的投資。

目前,美國政府雖然還不願透露或解釋對台山核電廠事故討論或評估的詳情,但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已召集了數次專門會議討論此事,透露出對事態的嚴重關切。白宮國安會、國務院和能源部的官員表示,如果核洩漏真的對中國民眾構成危險,根據目前有關核事故的條約,美國政府有義務將這一危險公諸於眾。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