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南院「青銅饗宴」:從生活用品發展到「國之重器」

▲故宮南院「青銅饗宴」現場有「宗周鐘」銘文翻譯。
第214期
文、攝影⊙謝平平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青銅器」這個名詞形容得很貼切,與我們看到的實物十分相似,因為這個名詞是現代學者取的名字。在夏朝與商朝,青銅器可能是炊煮用器,如酒器、水杯等生活用品,當時的人們看到的可不是「青色的銅器」,而是閃亮亮的金銅,因此,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才會稱為「金文」,青銅器在當時稱為「吉金」或「金」器。

 

商代中期魚紋盤。

▲商代中期魚紋盤。

西周中期師湯父鼎。

▲西周中期師湯父鼎。

 

「家國象徵」的青銅器

古時候的人們生活條件雖然沒有現代舒適,但基本的吃喝形式,到了夏朝已經完善。洪水與河川氾濫的問題,在大禹多年奔波、治理之下,大水消退,不再威脅人們的生活。

從新石器到夏朝,人們已經擅於用火取暖、烤肉、燒製陶器,後來也發現放入金屬,可燒出堅硬的器具。冶金術愈加成熟後,發展出銅加錫的合金技術,硬度高、熔點低的青銅器順勢而生。

使用大量人力與技術的青銅器,當然不是一般百姓的日常用品,它出現在宮殿中、貴族的生活中,後來也應用到兵器上。

相傳大禹完成治水後,以天下九位諸侯進貢的「金(銅)」鑄成九鼎,作為天子的象徵、夏朝的開啟。東周時代,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在賢臣進諫下,奮發圖強,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後來楚莊王揮兵至周王室附近,意欲「問鼎中原」。這些故事都告訴我們,青銅器在三朝時代,都有一個重要的身分──家國象徵。

 

商代晚期亞醜方尊。

▲商代晚期亞醜方尊。

西周晚期宗周鐘。

▲西周晚期宗周鐘。

 

周朝的青銅禮器

夏、商、周三朝歷經一千八百年,到了周朝,青銅器多半是「禮器」,象徵擁有獨特地位,甚至在上面刻上銘文;就連國民政府遷台,也耗費心力帶了許多青銅器到台灣。目前收藏在國立故宮博物院的青銅器有上千件,部分刻有銘文。

 

「青銅饗宴」設置多媒體影音體驗。

▲「青銅饗宴」設置多媒體影音體驗。

 

此次,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展出「青銅饗宴:古代的禮儀與樂曲」聚焦周朝的青銅禮器,數量不多,但輔以影音多媒體讓民眾了解青銅器。其中的「宗周鐘」複製品可以觸摸,現場有銘文翻譯,較之以往的展出方式更為親民,也一併滿足民眾對青銅器的好奇心。如果讀者非常喜歡青銅器,則建議前往故宮南院參觀。

即日起至8月31日,讀者憑嘉義縣市「合法旅宿」住宿或訂房證明,即可於住宿日或隔日,依住宿人數兌換故宮南院免費入場參觀券。

 

青銅饗宴:古代的禮儀與樂曲

時間:6月25日至10月25日

平日:9:00-17:00(週一休館,7/1-8/30延長至18:00)

週六、日及國定假日:9:00-18:00

地點:故宮南部院區1樓S101室。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世上沒政黨像我黨這樣反腐敗!
中共官方媒體新華網8月22日發表〈中紀委官員:腐敗和反腐敗當前正處於相持階段〉一文稱,中央紀委研究室主任李雪勤接受專訪表示:「…
《我不是藥神》:中國醫療問題的真實寫照
中國大陸新片《我不是藥神》6月底上映就一炮而紅,四天收入2億美元,堪稱是大陸2018年票房最好的一部電影,…
青蛙王子
住在海邊,好像就只為了等待夏季。哆哆嗦嗦地搓手取暖大半年,熬過吹得傷了面皮、折了腰桿兒的猛烈寒風,終於換來了亮眼的夏天!短暫得讓人不忍釋手…
中共紅二代的圈錢術
改革開放後,中共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個旗幟下光明正大地發展權貴資本主義,中共紅二代迅速成為新的權貴階級,快速累積巨額的財富。…
6. 抉擇
「先生,在楚國,傳說會有一名女子將三項神器重新聚合,這個傳說是怎麼來的?」鳳眼看著她一心二用地揀選著草藥。「專心。」…
優化「顧客服務旅程」 行銷無往不利!
「以顧客為中心」是現代企業經營、行銷的核心。無論線上、線下、物流的整合,或是技術、數據、人工智慧的運用,其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更有效率、…
【品德為先】看見智慧經典語錄之三
陳進發(紀錄片導演,榮獲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最高榮譽「白金牌獎」)──只要心是正的、是善良的,是為別人著想的,…
古坑綠色隧道半日閒
一個夏天的早晨,從南二高驅車南下雲林,在斗六交流道轉入78線快速道路,從古坑交流道下來後,朝古坑方向開去,幾分鐘後,我看到了「古坑綠色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