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對中國好感度下滑

當國際上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為「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之際,國際「對中國的好感度」卻沒有同時增加。Getty Images
第207期
金雨森

當國際上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為「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之際,國際「對中國的好感度」卻沒有同時增加。不只是與中國鄰近的日本、韓國、菲律賓,甚至遠在北歐的瑞典、加拿大等國家都變得更不喜歡中國。

不過,這裡所謂的中國,應是指「中共統治下的中國」。目前國際上也越來越能夠區分「中國」和「中共」的不同。在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和廣義上代表五千年傳統中華文化的中國有很大的不同。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近來公布一份民調,該民調針對各國對中國的好感度,於2019年5月13至8月29日訪問了32個國家、34,904位民眾。結果顯示,平均有41%的受眾喜歡中國,37%表示不喜歡。此民調與2018年結果相比,全球對中國的好感度明顯下滑。這可能與中國自身的外交行徑有很大關係。

▲資料來源: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  

日本、瑞典最不喜歡中國

在受訪的32個國家中,日本有85%的受訪民眾表示不喜歡中國,不喜歡程度在所有受訪國家中最高。這其中或許牽涉到兩國長年的恩怨情仇,包括中日歷史情結、釣魚台國有化事件、中國反日情緒以及中共一黨專政等因素。中日關係最差的時候,應該是2012年。那時,中國因日本國有化釣魚台而發起反日運動,大批民眾上街砸毀日本商店,拒買日貨。之後,日本民眾對中國好感度略有改善,但幅度不大。

令人意外的是,瑞典有高達70%的受訪者對中國沒有好感,列居第二。而且,與2018年相比,瑞典人對中國喜歡程度竟下滑了17%。看來,2018年9月發生的「中國旅客大鬧瑞典飯店事件」,翻轉了瑞典人對中國的看法。當時,一名中國遊客攜其父母在瑞典旅遊時提前抵達了斯德哥爾摩一家旅舍,因住宿問題與旅舍產生了衝突,之後被當地警方帶離旅社。該名中國旅客的要求不合理,過程中行為又不當,中國駐瑞典大使館卻將此升級為外交事件,向瑞典政府提出嚴正交涉,引起瑞典社會一片譁然。瑞典電視台(SVT)政治諷刺節目後來更製作短片「提醒」中國遊客到瑞典旅遊該遵守的禮節,引發更多瑞典民眾關注中國人民不合理的行為,以及中共政權極權統治下人民不自由等問題。

就全歐洲而言,西歐除希臘對中國好感度較高之外,瑞典、法、荷、德、英等國對中國好感程度低,且與2018年相比,瑞典下滑17%、荷蘭下滑11%、英國下滑11%。相較於西歐,東歐國家對中國好感度較高,即使是高舉反共旗幟的波蘭,今年對中國好感度增加11%,只有捷克比較不喜歡中國。  

美、加不喜歡中國程度創歷史新高

美國與加拿大不喜歡中國的受訪者占比,分別為60%及67%,皆創下歷史新高,在所有受訪國家中排名第六及第三。

美中貿易戰延燒,中國竊取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讓和駭客攻擊美國等問題不斷被揭露,使得美國表明喜歡中國的受訪者大幅下滑,不喜歡中國的占60%,表示喜歡中國的只有26%,相差甚遠。美國人除了對中國好感度降低外,皮尤研究中心更指出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把中國視為威脅。2018年,有大約四分之一(24%)的美國人認為中國以後會對美國造成威脅,已經攀升到與俄羅斯並駕齊驅(占比同為24%),成為美國人兩大心頭之患,北韓則以12%列居第三。

加拿大人厭惡中國程度突增22%引人注目。皮尤研究中心指出,去年底的孟晚舟事件使得加拿大人更不喜歡中國。中共因為加拿大警方逮捕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也在之後拘留加拿大研究人員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企業家史佩弗(Michael Spavor),指控他們從事「危害中國安全」的活動。這樣的報復行為,讓許多加國人民不滿。加拿大《環球郵報》還發表社論〈透過孟晚舟事件,中國向全世界展示真面目〉,直言中國政府如此對他國威逼報復,結果只會有反效果。  

俄羅斯、奈及利亞最喜歡中國

俄羅斯和奈及利亞是32國中最喜歡中國的國家,對中國好感度高達71%和70%。中、俄兩國素來交往密切,俄國媒體也常正面報導中國,好感度自然高。但這份好感度似乎在動搖。根據香港《東網》報導,由於近年俄羅斯經濟變差,勞動力人口短缺,大量的中國移民開始讓當地俄羅斯居民反感,排外情緒上漲,甚至導致今年11月4日在莫斯科舉辦的反外來移民的大遊行中,以「禁止向中國人出售土地」作為遊行主要訴求。

非洲奈及利亞、突尼西亞、肯亞等國的偏好中國,與中國經年累月投資深耕非洲國家有很大關係。中國大手筆金援非洲,在2018年中非論壇中,北京承諾投資600多億美元,其中的150億美元是「免費援助和無息貸款」協助非洲經濟發展。中國品牌的3C產品在非洲相當受歡迎,手機品牌「傳音」以低價格稱霸非洲市場,幾乎人手一機。奈及利亞作為非洲最大的經濟體,自不在話下。奈及利亞與中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方面合作緊密,中國今年更宣布投資奈及利亞,建設一座橫跨撒哈拉沙漠的高速公路,並加快興建一座深海港。

整體而言,由於中國最近一兩年來與鄰國、北美、西歐等國家發生許多衝突,激發了矛盾,造成這些國家的人民對中國的不滿,對中國好感度下滑,且有逐年下滑的趨勢。這對中國似乎是一項警訊。正如加拿大《環球郵報》的社論所言,中國政府種種強硬的手段會在國際上帶來反效果。

或許強硬的姿態可以讓中共得到國內人民的愛國主義支持,替政權加分,但在國際上,損失的可是國家間的信賴關係及友誼。除非今天全球化的中國想走回鎖國時代,否則對他國的「尊重」及「禮節」是不可或缺的。今年瑞典和加拿大人對中國的反感度暴增,就是因為在旅館事件及孟晚舟事件上,沒得到的道歉與尊重,反遭中國政府(中共)的斥責及報復。古有云:「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今天中國崛起了,但要是無法贏得各國的尊重,想必這權力無法長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首部空拍紀錄片 齊柏林讓你《看見台灣》
台灣影史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由侯孝賢監製、吳念真旁白、何國杰(《賽德克‧巴萊》配樂)配樂、齊柏林執導與拍攝,歷時五年、花費近億,…
九項看似平常卻暗藏危險的食物
食安、茶安問題此起彼落之際,讓人憂心的是,除了農藥或不當化學成分消費者難以辨識之外,一些看起來安全或者你認為乾淨的食物,往往也暗藏危險,…
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魄力從哪裡來?
一個人做事果斷明快,會稱讚他很有魄力;一個人性格豪邁,做事大格局,會說他很有氣魄;一個人體型魁梧,會形容他體魄強健。當一個人老不成材、…
大陸觀光客來台 最想看甚麼?
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導,中國國家旅遊局提出陸客赴台四大原則,並且把這四大原則正式通知幾家大型旅行社。這四大要求是:一、誠信,…
執行有溫度的對話 「聊天機器人」創造高效互動
▲學習型臉書社群「讓狂人飛」創辦人洪璿岳早在2016年開始研究並運用聊天機器人。吳長益攝影   你對「聊天機器人」(Chatbot)…
日劇《彼得的葬列》 探討良知問題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作「良心」?他長得甚麼樣?甚麼顏色的?誰曾經看過他?如果你是藝術家,你如何捕捉良心?你如何呈現他?你如何以良心為主題,…
康維光以璀璨玻璃打造新人生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來去台灣玻璃館看伍佰燒玻璃!!」「伍佰燒玻璃?」有沒有搞錯?怎麼不是演唱會呢? 位於彰化彰濱工業區的台灣玻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