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老闆肯定你,升遷卻輪不到你?

時報出版提供
第198期
時報出版提供

溝通,通常是一個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核心問題。不管是上、下層級間,或是橫向跨部門間,通常都會面對各種有形、無形的溝通障礙。撇開部分情緒、利益、權力上的因素,經驗上、專業上、知識上的落差,都將導致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無法對焦。


《商業思維》的作者游舒帆(Gipi),曾獲選兩屆「微軟最有價值專家」(Microsoft Most Valuable Professional,簡稱MVP),自己擔任過超過12年的主管,同一時間最多同時管理300名左右的同仁,直接指導超過50位以上的合格主管,帶領過技術、產品、服務、行銷、銷售、運營相關團隊,並兼任多家知名企業管理顧問、業界講師,也寫過上千篇管理專欄。基於切身經歷,游舒帆感到組織溝通對焦問題的重要性而寫成該書。


游舒帆認為,圍繞一家企業的商業目的所衍生出來的知識與思維就是「商業思維」,亦即數據、運營、策略、敏捷四力。當組織裡的員工,都能以「掌握數字背後的意義、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策略形成的價值、多元環境的應變能力」做為討論內容時,組織中各個專業、各個層級的人員就能具有共通的語言,溝通也就能對焦並順暢。


從第177期開始,《看》雜誌編輯部與多家出版社合作,為讀者精選好書,經授權後以小篇文章形式,供讀者吸收好書精華。以下內容摘自原書,文中第一人稱為原書作者。

 


書名:商業思維 BUSINESS THINKING 職涯躍進的唯一解!一次搞懂企業如何高效運轉!
作者:游舒帆Gipi
出版社:時報出版
類別:商業、理財、領導、經營管理、商業策略、創業
出版日期:2019年1月18日


全球著名的管理大師拉姆‧查蘭(Ram Charan)曾在一次演說中提到:「為了擁有完整的人生,建議你從兩個角度來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一是事業成功,二是生活幸福。很多人認為,事業與生活無法兩全,追求一個就得犧牲另一個,但事實並非如此。你必須把兩方面都作為重點,在做新的決策時,要求自己兼顧。只要事業成功與生活幸福兩者無法平衡,責任就全在自己。」


我有個多年的好友,我姑且稱呼他為Jack,我們曾經短暫共事過,我知道他的能力與工作態度,以一位員工來說,我認為他勝任有餘,但他的職業發展一直沒有很好,當那些跟他同時期進公司的人都已經升遷到管理崗位時,他卻還在基層做著早已熟練到不行的工作。

 


▲溝通要對焦,必須有共同的語言,才容易精準。Fotolia

 

兩年前他找上我,希望我給他一些建議與回饋,他想知道為甚麼自己這麼賣力工作,卻始終升不上去。我在深入了解他的工作狀況後,我們有了以下對話。


Jack:「Gipi,我是工作能力不好還是機運不好?」


Gipi:「我覺得是工作方法不對,在錯誤的地方施力。」


Jack:「甚麼意思?我老闆一直說我很盡責,做事到位,也沒有說我做的很好,很少質疑我的工作成果。」


Gipi:「這就是問題所在,老闆肯定你的工作成果,但升遷卻輪不到你,這是為甚麼?或許是因為你在這個位置上,對他來說最好。」


Jack:「……這話又怎麼說?」


Gipi:「很多主管是不為部屬做職業規劃的,而是把一個信得過的人放在自己身邊,幫忙處理那些不放心交給別人的事情。剛剛我看了你的行事曆就可以看到,有五成以上的工作都在處理老闆交辦給你的事情,而那些事說實在的並不具備太強的專業性,也很難讓你學到東西。」


Jack:「做老闆交代的事又有甚麼錯?」


Gipi:「或許就是這樣的想法,導致了你現在的局面。你都做老闆交代的事,但升遷輪不到你,因此產生了嚴重的迷惘。」


Jack:「那到底該怎麼做才對?」


Gipi:「其實你做的很多事我聽起來都是『對你老闆有價值,但對你沒有價值』。比如幫你老闆準備週會報告的資料,幫他列席某個會議,這兩件事情,你覺得對自己有甚麼實質價值嗎?」


Jack:「對我自己?嗯,說不上來,會是獲取老闆信任嗎?」


Gipi:「這不算,因為他不信任你就不會讓你幫他做這些,所謂的價值可以從三個層面來思考,第一,你是否有學到東西;第二,是否對你的工作成果有幫助;第三,是否與你的個人目標一致。上述兩件事我覺得是三無,沒學到、沒幫助、不一致。」


Jack:「我有點懂了,但他是我老闆,我又該怎麼做才好?」


Gipi:「最嚴重的問題就是你手上沒有其他更重要的事,因此你對老闆交辦的各項雜事都得照單全收,你應該先去爭取那些你想做,而且對公司、對部門也有價值的事,當你手上滿是這類工作時,老闆也不好意思安排你做太多雜事,而你也能投入在那些真正有價值且能成長的事情上。」


像Jack這樣的職場工作者,其實非常多,他們認真投入工作,克盡職守,但許多的機會總輪不到他們,工作缺乏目標感,生活中充滿了焦慮,最後我給了他幾個建議:


1. 盤點一下手上的工作,針對每項工作都問自己這三個問題:你是否有學到東西?是否對你的工作成果有幫助?是否與你的個人目標一致?


2. 設定個人目標,從人際、生活紀律、生理、心理、財務、能力、工作成就、興趣等八個面向整理出最重要的目標。


3. 將個人目標與目前手邊的工作結合,如果個人目標與工作目標是脫鉤的,意味著你在兩者間必須做取捨,若你能巧妙的將兩者結合,做一件事得兩個結果,自然會省力。


4. 排妥每週的週行程,工作期間仍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因此週一到週五的9點至18點這段時間以工作為重,其他時間盡可能安排與個人目標有關的事項。


5. 有意識地去梳理週行程,堅持每件事都要有價值,而非為做而做,並確保自己總是在做最有價值的那些事,對於那些沒有價值的事,想辦法排除或移轉,作法上可以參考前面(書中前文)我處理例行性會議的方法,以及我協助工廠主管排除例行巡視工作的方法。


6. 拒絕無價值的工作,如果一件事經過判斷價值並不高,你應該拒絕,若你因為人情的關係不好意思拒絕,那比例也不宜太高,如果你的工作時間都拿來還人情,那誰來還你人情呢?不好意思拒絕將會是你最大的問題。


如果要把日常工作當成專案管,那就非得學著做好變更管理這件事,當你的週行程排好後,你要盡可能的確保行程按著計畫執行,不能隨便讓他人插單,除非插進來的這件事價值更高,否則不該隨意更動原先的計畫。


而說服老闆不可隨意插單的關鍵便是你手上有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正在執行,所以當週行程中放的都是相對重要,有價值的工作時,要插單便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7. 每週五下班前復盤一下這週的執行狀況,並確認好下週的行程,一週一個迭代,有計畫地去展開每一週的工作,每季一個大目標,每週一個小目標,確保自己在正確的軌道上前行。


過大的目標不易堅持,投入太多時間都沒法看到成效時,一來容易放棄,二來無法修正方向。敏捷方法中的短週期交付,持續迭代讓我們頻繁的接收回饋,真正掌握自己的現況。接受不確定性不代表對它置之不理,而是在相對可控的時間區間內,盡可能將不確定性消除,並透過價值高低來處理那些突如其來的變更。這不僅僅是敏捷,而是一種符合當代的高績效工作方法。


(以上取材自《商業思維 BUSINESS THINKING》CHAPTER 5〈敏捷力〉,第241頁~第245頁)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經建會主委陳添枝談:金融海嘯下的台灣經濟
總統府右側,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大樓在冬日的暖洋照射下,光彩熠熠。如同它的辦公大樓位置緊緊座落在總統府一側般,…
來興仁迺夜市 好吃、好玩、好逛大點名!
據觀光局統計,2013年來台旅客最主要的遊覽景點,前五名依序為夜市、台北101、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以及日月潭。其中,旅客來台後,77%…
卑南大圳水利公園風情萬千
位於台東卑南大圳取水口上方河階地的水利公園,是一座美景與生態兼具的親水公園。園內有水車、木造涼亭、大草皮,夏日涼風習習、溪水淙淙,別具風情…
一樣的黑心商人,兩樣的政府
塑化劑引發的台灣食品風暴,可以稱為一種「國難」。這場塑化劑風暴被拿來和2008年中國的毒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相提並論,…
香港回憶錄之「任職港大」
(續前期)1980年代初期,香港大學經濟金融系主任張五常在《信報》的「論衡」專欄,以他的經濟學理論縱談中國、香港與世界的經濟問題,…
NASA發現新地球 近似度達98%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在美國東部時間7月23日正式宣布,搜索外太空適宜人居星球任務的「克卜勒」(Kepler)太空望遠鏡,…
奇人異事
不幸中的大幸 尼泊爾地震奇蹟生還者:最小4個月,最大105歲 2015年4月25日11時56分發生規模7.8級的「尼泊爾大地震」,…
陸客來台旅遊,出了甚麼問題?
在台灣一個旅遊購物站外,一群群中國觀光客從遊覽車上魚貫而下。導遊領著隊一一參觀各種台灣名產與伴手禮,大力說明產品特色。「各位大陸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