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高雄橋頭有機田園 享受春耕與美味

高雄餐旅大學的學生們,到橋頭有機田體驗當農夫,享受春耕與田園美味。葉俊宏攝影
第188期
李士霆
一日農夫體驗:從產地到餐桌

冬末初春、春暖花開的高雄,一群活潑的社區媽媽帶上家裡的小朋友,與來自國立高雄餐旅大學休閒暨遊憩管理系的熱情大學生,群聚在橋頭的一塊有機農田裡,展開一天的農事體驗與田園餐桌活動。


三月初的南台灣,已是豔陽高照。在農田主人阿翔伯的帶領下,媽媽與小朋友、大學生們,輪翻分組,戴上斗笠,親自踩上清新芬芳的土壤,種下一顆一顆的玉米、黃豆,以及秋葵的苗。

 

▲學習彎腰當農夫,感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艱辛。

 


只見一人拿著桿子挖土、另一人把玉米種子置入後復土,大夥同時也聽著農田主人阿翔伯介紹:「你們知道今天播下的玉米種子多久會發芽嗎?」回答不同數字的聲音此起彼落後,答案揭曉:「三天就會發芽,而且二個月後就變成你們吃的玉米筍,三個月就成為你們吃的玉米了!」


當播種黃豆時,阿翔伯再次為大家建立觀念,「你們知道毛豆其實就是黃豆嗎?毛豆是年輕時,等它老了、乾了就變成黃豆。」而且,更厲害的是,玉米和黃豆竟然可以種在同一塊田裡,「因為它們吸收的營養素不同,而且都是旱作,吃露水就能活,所以可以一起種。」

 


▲漫步在有機向日葵田裡,聆聽農田主人阿翔伯的生態導覽。

 


剛入春的田間,已長滿了有機向日葵、萵苣,導覽中阿翔伯還告訴大家,這塊田裡還會再種上蕃茄、百香果、絲瓜、哈蜜瓜、大白菜、芋頭等等,不管是媽媽、小朋友或大學生,都在這一場春耕體驗中收穫甚多。


真正的重頭戲在下午熱鬧登場。前幾週已經接受過喜來登廚師的專業訓練,學會做中餐、西餐、農村菜共十二道料理的社區媽媽,每一位配上五個大學生,分成五組,協力做出五道事先預定好,並加進在地田園特色的料理。

 

▲有機農田主人阿翔伯為大家介紹半自動的播種機。

 


▲高雄餐旅大學休閒暨遊憩管理系梁榮達教授,帶著社區媽媽與學生們,一起從農事體驗中,激盪出有故事性的田園活動。

 


媽媽們有對料理的專業、對在地社區人文的了解,休閒系大學生有對遊程設計、體驗活動的創意,兩者結合,希望能激盪出有故事性的田園體驗活動,「這就類似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不僅是食材上到餐桌,更加入休閒系學生的發想,帶著媽媽們一起思考社區、人文的元素,加上「煮」這件事,可以發展成怎樣的體驗活動。」高雄餐旅大學休閒暨遊憩管理系梁榮達教授,一席話闡明了今天活動的主要目的。


大夥拿出原料素材,擺上小巧瓦斯爐、鍋具、廚具後,安靜的田園一下子熱鬧了起來,此起彼落、交頭接耳地討論如何為今天的菜色加分,並適當地分工煮出足供六、七十人飽足一頓的晚餐。

 

 
▲學生與社區媽媽分工合作,烹調美味。

 


▲組學生與社區媽媽做出充滿道地鄉土味的「割稻飯」,還把多的材料做出多盤高麗菜、炒蛋。

 


經過將近兩個小時後,融入在地火龍果、玉米的前菜沙拉「呱呱交響樂」、充滿道地鄉土味的「割稻飯」、「紅蘿蔔銀耳雞湯」、「醣醋魚片」以及美味甜點「椰奶西米露」等琳瑯滿目的菜色,紛紛美味出爐。學生們歡喜地表示,在有機農田裡,第一次煮這麼多人份,真的很開心;媽媽們也表示,學到很多,跟大家一起玩也很開心。

 

▲香蔥烘蛋。

 


▲前菜沙拉「呱呱交響樂」。

 


▲醣醋魚片。

 


▲紅蘿蔔銀耳雞湯。

 


這一場「橋頭田園餐桌農事體驗活動」其實是由高雄餐旅大學承接教育部補助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所主辦,整個計畫從2017年8月起執行到2018年3月。這八個月的時間中,結合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朝陽科技大學,以及橋頭區公所、在地社區發展協會、水流庄人文協會等十幾個合作單位,協助高雄縣橋頭區把在地特色發揚光大。


短短數月內,利用當地蜂蜜、牛奶、瓜果,已成功開發出數項在地伴手禮,包括火龍果冰淇淋、雪Q餅、果醬、果汁等,並找到優良廠商技術轉移、銷售;也舉辦各式活動,如「情覓橋頭」園遊會進行推廣行銷。此外也根據當地特色與人文發展,結合農田設計出體驗遊程。


未來,這項計畫還會繼續與橋頭區合作,推動社區關懷據點,讓大學、社區能夠更緊密連結,發揮彼此所長,創造更多元豐富的社會價值。


(本計畫為教育部用以關懷社區、善盡大學社會責任之政策廣告宣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首部空拍紀錄片 齊柏林讓你《看見台灣》
台灣影史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由侯孝賢監製、吳念真旁白、何國杰(《賽德克‧巴萊》配樂)配樂、齊柏林執導與拍攝,歷時五年、花費近億,…
九項看似平常卻暗藏危險的食物
食安、茶安問題此起彼落之際,讓人憂心的是,除了農藥或不當化學成分消費者難以辨識之外,一些看起來安全或者你認為乾淨的食物,往往也暗藏危險,…
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魄力從哪裡來?
一個人做事果斷明快,會稱讚他很有魄力;一個人性格豪邁,做事大格局,會說他很有氣魄;一個人體型魁梧,會形容他體魄強健。當一個人老不成材、…
大陸觀光客來台 最想看甚麼?
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導,中國國家旅遊局提出陸客赴台四大原則,並且把這四大原則正式通知幾家大型旅行社。這四大要求是:一、誠信,…
執行有溫度的對話 「聊天機器人」創造高效互動
▲學習型臉書社群「讓狂人飛」創辦人洪璿岳早在2016年開始研究並運用聊天機器人。吳長益攝影   你對「聊天機器人」(Chatbot)…
日劇《彼得的葬列》 探討良知問題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作「良心」?他長得甚麼樣?甚麼顏色的?誰曾經看過他?如果你是藝術家,你如何捕捉良心?你如何呈現他?你如何以良心為主題,…
康維光以璀璨玻璃打造新人生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來去台灣玻璃館看伍佰燒玻璃!!」「伍佰燒玻璃?」有沒有搞錯?怎麼不是演唱會呢? 位於彰化彰濱工業區的台灣玻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