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剛開始,就該想好如何瀟灑告別

創業,得要先思考終點。Fotolia
第185期
早安財經提供

每個創業的人,遲早都會離開自己一手打造的事業,不論是交棒、出售或是清算。曾撰寫《師父:那些我在課堂外學會的本事》、《小,是我故意的》等著名書籍的財經作家鮑.柏林罕(Bo Burlingham),提出他的觀察:「多數業主著手規劃退場的時間都不夠早,且為他們的拖延付出慘痛代價。」

 

最近他將探索這一問題的研究以引人入勝的故事,揭露了多位創業家的見解、退場計畫,整理成《大退場》一書,讓大家從一個又一個真實故事中看明白,為甚麼創業的結局如此迥異。《追求卓越》的作者湯姆‧畢德士(Tom Peters)盛讚本書雖然包裝成創業家的退場之道,實際上卻是談如何兼顧精采的事業和人生,因而值得任何想妥善經營事業與人生的讀者閱讀。

從第177期開始,《看》雜誌編輯部與多家出版社合作,為讀者精選好書,經授權後以小篇文章形式,供讀者吸收好書精華。以下內容摘自原書,文中第一人稱為原書作者。

 


▲早安財經提供

 

書名:《大退場:創業家如何急流勇退》
作者:鮑‧柏林罕(Bo Burlingham)
出版社:早安財經
類別:商業、管理、領導、創業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1日

 

也許你很清楚自己為甚麼創業──為了謀生,或是為了夢想。你知道你必須付出很多心血,要有紀律、有毅力,還得足智多謀,能隨機應變。

但你很可能不知道,思考「退場」有多麼重要。

有些創業者打從一開始在找人投資時,就會先想好所謂的「出場策略」——通常是賣給第三方,或是公開上市。對他們來說,經營成敗關鍵是盡快提高公司價值,這樣才能賣個好價錢。

但這種創業者畢竟是少數。在我的經驗中,大多數創業者通常不是忙著對付日常經營的挑戰,努力把公司提升到更高層級,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工作,從未想過──也不認為自己需要想──退場計畫。

如果你很幸運,就算沒計畫也無所謂,最後仍有機會優雅地退場,但要知道,創業之路並不是以成功賺錢為終點。無論是耗上你一輩子,或只存在幾年,這趟創業旅程終究有結束的一天,只是你現在還不知道何時、如何,以及為甚麼結束罷了。你的公司蓬勃發展很好,但那只是中點,退場才是終點。就像登山專家說的,登喜馬拉雅山的成敗,不是看你是否攻頂,而是要看你能否活著回來,並享受整趟旅程的經驗。

我不是第一個提醒你思考退場的人。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在《與成功有約》裡已經提過類似的主張,書中七個高效能人士的習慣中,就有一項是「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哈洛‧季寧(Harold Geneen)在1959到1977年間擔任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的執行長,他與艾文‧莫斯考(Alvin Moscow)合撰的《季寧談管理》(Managing)開宗明義就寫道:「閱讀時,你是從開頭讀到結尾,經營事業則正好相反,你必須從終點開始,然後去做所有為了到達終點該做的事。」

「以終為始」是要你打從一開始就認清,你對事業的參與終究會有結束的一天,然後讓這個簡單的事實,指引你未來的發展方向。雖然你做的很多決定,不見得會對最後階段有所影響,但只要你沒有養成時時謹記目標是圓滿退場的習慣,就可能衍生嚴重的後果。

可惜,大多數創業者並未養成這種習慣。在事業草創期他們只專注於存活,幸運邁入成長的,則可能陷入柯維所謂的「活動陷阱」(activity trap),也就是──「生活忙於埋頭苦幹,到頭來卻發現方向錯誤,但為時已晚」。一般創業者所念茲在茲的,肯定是眼前的表現、發下一筆薪水、開發下一個大客戶,相較之下,思考「退場」沒那麼急迫。何況,要想出明確的退場方案也不容易,於是就先擱著吧,能拖就拖。因此大部分創業者都是拖到不得不面對時,才會開始思考退場。

但經驗顯示,往往到那種時候創業者的選擇極其有限。打從一開始就思考退場,可以促使你問自己一些別的創業者從未想過的問題。例如,誰是你公司的潛在買家或投資人?他們重視哪些特質?哪些因素可能讓他們出更高的價格?為甚麼他們可能出較低的價格?他們覺得你的事業有甚麼弱點?找出弱點後,你可以努力消除那些弱點,並採取一些行動來避免弱點再現。換句話說,你會開始把公司視為產品,並想辦法把它變成頂級商品,因而打造出更卓越、更穩健的公司。

思考退場計畫也會迫使你問一些跟你自己有關的難題。尤其,你會發現你必須想清楚自己的定位、你想從事業中獲得甚麼,以及理由是甚麼。為這些問題找出答案的人,幾乎都對離開比較放心,他們也比較有能力在依然當老闆時,為自己和事業做出更好的決定。

對於已經創業或打算創業的人,我的建議是:「現在」就開始思考退場。即使你認為你永遠不想出售事業,也該想好未來如何安排,無論你打算把事業永遠留來手中、交棒給子女或員工經營,或是乾脆收起來,你都應該想想:甚麼情況下你可能會離開公司?

要知道,創業的旅程未必能在你想結束的時候結束。當那一天來臨時,你準備得越周全,離開的過程將會越圓滿,起碼不會留下一個爛攤子讓別人受苦。

「任何人都能創業,但是只要你還沒真正出售公司,就還沒有奔回本壘。」

(本文節錄自《大退場:創業家如何急流勇退》前言〈甚麼?要我現在考慮賣掉公司?〉及第一章〈經營事業,要從終點開始〉第7頁~第38頁)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坐「龍椅」留念 美女服務員遭開除
在21世紀的現代社會,除了獨裁國家外,已經沒有所謂手操全民生殺大權的「皇帝」。即使在中國,也早已「改革開放」,批評國家領導人有可能因「…
恐龍法官?司法改革?局內人的看法
一次法院開庭到一半時,法官突然宣布休庭,因為剛好有件重大政治事件的案子進入法院。法官說:「我要去抽籤。」並帶著微笑、自信滿滿地補充道:「…
《人民日報》旗下主任逃離中國
中共建政60周年慶典前夕,中央喉舌《人民日報》旗下《人民論壇》時政專題部副主任邱明偉遭構陷迫害被迫外逃,此事件震驚中南海高層。…
甚麼是好工作?職涯顧問告訴你
時機歹歹,面對22K的青年低薪就業環境,年輕人該如何選擇工作?而怎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好的機會又在哪裡?…
橘之鄉蜜餞形象館 行銷幸福滋味
一輛休旅車行駛過「橘之鄉蜜餞形象館」後,突然煞車迴轉回來。此時車上走下一對情侶,原來他們無意中路過此處,驚鴻一瞥,…
一個投資AI股的萬用策略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概念股風靡全球,我有好幾位友人也熱衷於此,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楊儒門用「人情味」打造農民市集
楊儒門表示,市集做到一個程度要穩定需要工作人員、農友、消費者三種人,同時取得之間的平衡關係。「工作人員,有理念和規格去尋找好的農友;…
電視劇《蝸居》熱與中國的世態
2009年下半年,一部講述都市白領家庭買房過程的電視連續劇《蝸居》在中國各地播出之後,因其內容觸到「房價」這根當今中國社會最為敏感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