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資深媒體人程翔: 過去20年來香港產生甚麼變化?

香港資深媒體人程翔。葉俊宏攝影
第181期
整理⊙李唐峰

我不敢說這是總結,但我想就我的理解來談談「過去20年來香港產生甚麼變化」。我先講我的心情,剛剛看了《北征》這部電影,第一個感覺就是非常沉重。1997年香港這一群人用走路到北京來反應他們內心對祖國的感情,可是今天這種情懷到哪去了?那個時候,年輕一代的口號是「民主回歸」,20年後的現在,年輕一輩的口號卻是「獨立建國」,這是令人無奈的問題。

2014年雨傘運動的時候,一個年輕媽媽告訴我,她說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她一家三代都在「逃」──1947年她爺爺帶著一家從大陸逃到香港;1997年她父親為了回歸把他們帶到國外;現在她要考慮她自己孩子的未來。她問我:「為甚麼我們中國人,一百年來都要逃?」到底何處是香港人的家呢?

 

香港人行為與認同的改變

我最近被邀請去一個探討回歸20年的研討會,他們要求我列一個題目,我很習
慣地用了「回歸」這一個詞。結果主辦方跟我商量,問我是不是能改用「主權移交」,我才突然意識到這個差別。

「回歸」這個詞太有正面感情的色彩了,我們這一輩子從1983年就在談回歸,已經習以為常,可是今天香港的年輕一代已經覺得「回歸」這個詞太刺耳了。這都說明了1997年發生的事情、那種感情,已經都失去了。

除了英國國旗再次在民間飄揚外,還有各種不同程度的本土主義、分離主義出現在香港。而且在行動模式上香港過去20年來的抗爭方式都是「和理非非」,就是「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但今天年輕一代卻移到了「勇武抗爭」。

2014年劉進圖被砍了幾刀,我們一些同仁發起遊行,預計到警察總部遞交請願。遞交之後本來計畫到此為止,但一群年輕人卻要我們去衝警察局。我說:「沒有啊!我們沒有計畫,不能這樣子衝啊!」他們說:「你不要怕,你去衝,我們給你擋子彈!」

一批年輕人說要替我們這些老的去擋子彈,這還是在雨傘運動之前發生的。「勇武抗爭」這口號提出後,你說香港絕對不會有類似二二八的事件?我不敢講得這麼樂觀。


政治指標全面惡化

除了行動、口號的改變外,香港人對自己的身分認同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質疑自己的中國人身分。對我們這一代、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即便再怎麼不認同共產黨,也不會質疑自己的中國人身分,可是今天好多人、年輕一代,將近百分之七十的年輕人,是不承認自己中國人身分的,從1997年到現在,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一直在下降。

我自己設計了35個指標,來比較20年來的情況變化,這些指標包括了經濟、社會、文化、生活以及政治層面。我將變好的指標列成+1、變壞的列為-1、不變的就設定是0。香港20年來有些指標是變好了,但政治性的指標是全面變壞,我統計出來總成績是-12分。

當然這是我自己的評價、自己的框架,一定會有爭議,因為大家的側重點不同。以我自己的看法就是,如果全面變壞是-35,那我計算出來-12表示20年來香港朝最壞的情況已經走了三分之一,我覺得是相當嚴重了。

變壞的主要都在政治領域,分離主義非常明顯。不論你支持或反對北京,都得承認分離主義的出線,這是20年來最大的敗筆。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的特區自治程度,天天在下降。

 

香港「分離主義」的根源?

那麼根源在哪裡呢?為甚麼會造成這些問題?我覺得主要是20年來,中共不斷違背對香港的承諾!每一次的違背承諾,就在社會上製造一些不滿。當這些不滿沉澱、積累了20年的時候,很自然就會造成大家「不如分手」的這種感覺,這就是我覺得分離主義的根源。

我很具體地歸納過「中共這20年來怎麼樣不斷地違背承諾」。《基本法》表面上一個字都沒有被更改,但是通過種種的辦法,使得《基本法》本來規定所具有的精神完全變了。

細節很多,因為時間關係沒有辦法逐一細談,但是就拿普選為例,《基本法》規定香港有特區與立法會普選,但通過2004年、2007年、2014年人大(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一次次釋法,將《基本法》對普選的立法原意修改得面目全非。

最明顯的就是2014年6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白皮書。因為我參與了整個中英談判的過程與《基本法》起草過程的採訪,所以印象特別深刻。我一看就發現白皮書明目張膽地把將《基本法》與《中英聯合聲明》所賦予香港的行政管理權抹煞,稱「中央對香港有全面管制權」。

其實中共這20年來對香港的不斷違背承諾,是它一貫的行事。有一本書叫做《歷史的先聲》,記載了中共在1949年前對全體中國人民所做的承諾,包括民主、自由、法治、人權,這些好的東西它都做過承諾,但1949年後全變了。

有一個國家安全部的朋友悄悄跟我說:「你去好好比較一下西藏的十七條(編註:1951年中共與西藏簽訂的《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和香港的十二條(編註:《中英聯合聲明》中記載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共12條)有甚麼大同小異!」當時他跟我說:「我不希望結果也是大同小異。」

他這一句話對我影響很大,我馬上找來西藏17條跟香港12條比較,真的,整體內容都差不多,17條早就廢了,而香港的12條,也都廢得差不多了。

當年《中英聯合聲明》是拿到聯合國做登記的,向全世界表明這是要遵守的承諾,結果卻自己片面宣布失效(編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今年6月30日指稱,香港已回歸20年,《中英聯合聲明》作為一個歷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我覺得這是中共一貫違背承諾的習慣在香港問題上的表現。所以我對於未來三十年的情況,並不樂觀。

表:中共對西藏與對香港的承諾比較

相關文章:

香港主權回歸20年 台灣學到甚麼?
台港菁英對於香港的思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再見無能的刺激消費方案
台灣經濟再度陷入衰退,馬政府再度推出振興經濟政策,也再度遭到各界的批評,幾年來馬政府執政能力不只沒有進步,似乎還變得更糟。…
試解大衛魔術之謎
喜歡魔術表演的人,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大衛‧考柏菲(David Copperfield)。他被譽為是近代最偉大的魔術大師毫不為過。…
蛻變案例1──魔法: 夢想起飛, 老樹根木工坊變出教育樂園
在學校裡每當下課時,小朋友最喜歡衝到遊戲區玩溜滑梯、搖搖樂、翹翹板等。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些陪伴很多人度過快樂童年的遊樂器具,大部分都是…
得來素蔬食連鎖 靠電商與CRM 加盟店一個月就能打平
得來素,是全台擁有17間店的蔬食早午餐連鎖餐飲,以素食早餐、素食連鎖這樣少見的模式,在早午餐市場、連鎖加盟市場裡開拓出一塊利基。…
二十年後 六四英雄有了下落
多少年來,1989年六四那天,「王維林」孤身擋中共軍隊坦克車的照片已成為一個勇氣的象徵。直到今日,王維林的生死謎團才終於水落石出。…
《真愛每一天》 只有善良相伴的日子才見真愛
《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是2013年上映的一部甜美的英國喜劇片,雖然影片一出,影評評價不高,英國《衛報》說「空洞的劇本」…
老店的經營之道 堅持傳統+突破創新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每五年統計一次的工商及服務業普查結果顯示,2011年底台灣企業總數為118.5萬家,其中企業經營五年的存活率為75.73…
培育生技人才 「偉喬生醫」勇闖試劑原料市場
2013年創業初期進駐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的偉喬生醫,切入較少人進入的試劑原料市場,目前已經是台灣最大的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