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辦民營翻轉教育 台灣國中小選校世代來臨

受少子化衝擊,台灣學生人數少於50人的迷你國中小多達450所,十年來增加一倍之多。越來越多迷你小校面臨裁撤或併校的危機。
Thinkstock
第155期
曾允盈
少子化衝擊,全台學生人數少於50人的迷你國中小超過400所,面臨裁併危機。2014年11月立法院通過「實驗教育三法」,鼓勵小校轉型,設立由政府出資、委由民間經營的公辦民營學校。公辦民營中學「蔦松國中」,以及籌辦實驗小學的原聲教育協會,奮力展現特色、爭取落實理念……

近十年台灣出生率逐年下降。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的資料顯示(參見表一),除了2011年(兔年)與2012年(龍年)的新生兒出生數增加外,其餘都呈現負成長的狀態。2013年龍年過後出生數回落,辦理出生登記數共19萬9,113人,較2012年的22萬9,481人減少13.23%。據內政部最新資料統計,2014年1月至8月出生的嬰兒共計13萬2,470人,僅較2013年同期略增0.5%。

 

 

受少子化衝擊,全國學生人數少於50人的迷你國中小多達450所,十年來增加一倍之多。從102學年度起,全國學生總人數正式跌破500萬。學生數量日漸減少、學校經營成本相對提高,越來越多迷你小校面臨裁撤或併校的危機。

 

小校救星》實驗教育三法通過 

在此情況下,政府與民間無不思考如何在教育品質上尋求突破。2014年11月4日,立法院通過「實驗教育三法」,包括《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與《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其中的「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與「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鼓勵私人團體採用公家資源(如廢校)主動推展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公辦民營」則是以公立學校的基礎導入民間教育理念辦校,讓台灣偏遠的農漁村、部落裡的國中小學,未來有發展各自特色的機會。

原本屬於地方政府行政權限的「公辦民營」教育型態,就此有了正式的中央法源依據。教育部也開始推動「小校OT(Operation Transfer)公辦民營」計畫,50人以下的小校將開放公辦民營,預計104學年度(2015年8月起)實施。

簡言之,「公辦民營」是由政府出資,委由民間經營的一種模式。特許期約三到十二年。公辦民營學校的學制、課程可以比較有彈性,發展特色課程,在教師的聘任上也比公校寬鬆,學費的收費標準則依照公立學校辦理,在英美已經實施多年,如美國的「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強調的是經營的績效。

雖然公辦民營方案下的民間團體、社區認同、財源穩定都需要審慎考量,但是許多偏鄉小校都體認到,在少子化趨勢之下,非推動教育變革不可。可以預見的是,在「實驗教育三法」正式施行後,家長和學生將有更多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選擇,台灣公立中小學「選校世代」也將來臨。
 

雲林縣蔦松國中是全台第一所公辦民營的藝術中學,延請美國紐約飛天藝術學院提供藝術指導與師資,培養舞蹈、音樂、美術三方面古典藝術展演專才。蔦松國中提供

 

公辦民營範例》蔦松國中以藝術展現丰姿

部分家長與學生擔憂教育可能商品化。教育部國教署國中小及學前教育組組長許麗娟提到,公辦民營事實上不限於50人以下的小學校,也並非申請就能通過,「必須先與地方產生共識,經過專家學者評估,必要時還要舉辦公聽會,最後才能進到地方政府的教育審議會複審,過程必須層層闖關。」在嚴格的審核之下,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

因此,有意申請公辦民營的民間團隊,首先必須提出成熟的教育理念,說明完整的學校定位。目前全台有五所公辦民營學校,分別是宜蘭縣的人文國中小學和慈心華德福、新北市信賢種籽親子實小、桃園縣的諾瓦國小,以及雲林縣的蔦松國中。

其中,雲林縣蔦松國中是全台第一所公辦民營的藝術中學,2013年轉型至今一年半,經營團隊為「財團法人雲林縣傳統教育基金會」,延請美國紐約飛天藝術學院提供藝術指導與師資,培養舞蹈、音樂、美術三方面古典藝術展演專才,希望透過藝術教化人心與匡正社會風氣。

基金會董事長張清溪提及:「根據實驗教育三法,學生如果不進入公立學校就讀,政府會補貼家長私立學校的學費,在經濟學裡叫教育券。所以實驗學校不會成為家長的負擔,幾乎每個家庭都付得起,這就是十二年國教的精神。」

校長張凱瑞表示,當初學校申請公辦民營的時候,教育部尚未通過「實驗教育三法」,雲林縣政府和學校需要面對法制的限制,地方也對公辦民營的運作方式很陌生。現在要籌辦公辦民營的團隊與學校,比較不需要經歷那樣的摸索階段。

張凱瑞表示,自己在花蓮公立國中服務多年,儘管許多人批判九年一貫或十二年國教,可是近年在校園看到惡質化的程度越來越低。「尤其在偏鄉地區,可以讓課程稍微鬆綁一點,照顧弱勢的孩子多一點,甚至發展學校的本位課程,多少緩解了某些孩子原本不被相容的問題。」他非常正面看待公辦民營中小學。

信義鄉羅娜國小校長馬彼得與台北市建國中學退休的兩位老師廖阿貫、孫蘭蔚,共同創辦體制外的「原聲音樂學校」,意在透過合唱的訓練培養學生的信心。李唐峰攝影

 

落實原住民教育》原聲教育協會由教合唱到辦學校

正在朝「公辦民營」學校努力的是南投縣信義鄉的「原聲教育協會」。

原聲教育協會創辦人之一、布農族的馬彼得,是信義鄉羅娜國小校長,與台北市建國中學退休的兩位老師廖阿貫、孫蘭蔚,共同創辦體制外的「原聲音樂學校」,意在透過合唱的訓練培養學生的信心。他們相信,「信心」是追求理想最大的動力,因此竭盡心力在課業成績、經費補助、生活輔導上,給予布農族原住民最大的支持。

二十年前就想推動原住民特色教育,馬彼得說:「我開始當校長就一直想推動。但是你看我當了二十年校長,現在才看到法規通過。過去體制太僵化,這幾年慢慢改變,加上實驗教育三法到位,是落實理念很好的機會。」要在現有的學校課程結構裡推動原住民教育,除非全校師生都很重視,否則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不只是教合唱,而是辦學。」為爭取創辦公辦民營實體學校,廖阿貫與孫蘭蔚正積極協調信義鄉原民部落、南投縣教育處。無論獲取社區認同、爭取教學環境,每個環節都不容易。

馬彼得認為,任何方式都有一定的限制,「體制內又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往往有經費上的壓力,因為政府的經費有限,但是任何一件事都涉及經費。所以我會傾向鼓勵民間企業參與教育改革。」

十多年來,體制內教改一改再改,台灣公辦民營的國中小卻在用心摸索中,逐漸穩定,也獲得家長和學生的普遍認同。因為少子化,小校必須走出一條活路,如果沒有特色,就更容易被淘汰。教育改革的春天,或許就從這些特色學校裡孩子的主動學習中,開始萌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日本單身經濟席捲各行業
日本因為少子化趨勢導致人口數逐漸下降,但家庭數卻不減反增,因為越來越多老年人獨居及年輕人晚婚或不婚,造成過去30年來單身家庭數與日俱增,…
核心戰開打 「習核心」逼宮「江核心」
2016年元月起,中共11個省和直轄市的書記先後喊出「習核心」的說法,喊破了中共歷史上首次出現的「舊核心未死、新核心登場」的局面,…
火車快飛
「把把!我要玩風車!」火車上,一對父女親密的互動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那是一個甜美稚嫩的小女孩,坐在爸爸懷中,嬌嗔地大聲說著話,…
想減重?應避免6 項適得其反的方法
肥胖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減肥因而成為熱門話題。有許多人用盡所有方法想要瘦身,但減重後往往適得其反,不是營養不足就是在短時間內復胖,…
蜂族三部曲之二 勇者工蜂
就在蜂巢的附近,工蜂1345正獨自漫無目的地到處飛行著。今天,她正在履行此生中的最後一項任務:維護整個蜂巢安全的警戒工作。執行完這項職務後…
瞧瞧人家的「問責」!——兼議三聚氰胺限量
中國的毒奶粉事件爆發後,據說「問責」一詞突然時髦起來。甚麼是問責呢?黨員被開除黨籍了?官員被免職了?還有沒有別的呢?一般來說,…
誓約
石雕藝術家雕鑿了一座母猴哺乳的石雕,小猴子抱著母猴的乳房,睜著兩顆圓滾滾的大眼珠,猛力吸吮著。母猴則閉著雙眼摟著小猴子,一臉欣慰的神情。…
房產崩盤效應 產能過剩將拖垮中國經濟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4月4日抵達中國,開啟為期六天的訪問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