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路透社報道,看來金正恩不喜歡賽斯•羅根(Seth Rogan)的新電影「採訪」(The Interview,又名「刺殺金正恩」)。不過真的不奇怪,這是一部虛構的陰謀暗殺金正恩的喜劇。現在,索尼影業公司受到大規模網路攻擊,公司的通信系統遭破壞,和即將上映的電影遭泄漏。北韓是第一大嫌疑對象,雖然毋庸置疑,北韓會否認。
毋庸置疑,北韓被指控發起這次攻擊。同樣毋庸置疑,北韓進行了抵賴,但他們的抵賴站不住腳。今年夏天,電影的情節被首次公布時,北韓立即作出了反應,要求美國政府禁止這部電影,威脅說,將給予「無情和堅決」的回應。北韓大使第一個親自告知聯合國秘書長,這部光盤上發布的影片是「戰爭行為」。聯合國已經拒絕涉足關於這部喜劇的辯論。
而據倫敦知名影視製作人費雪(Paul Fisher)在《紐約時報》撰文表示,讓北韓驚懼的不僅僅是關於其領袖被暗殺的這個主題,而是一個謊言被打碎後其領導人被人民遺棄的可怕後果。
禁止國民看西方電影 但金正日自己喜歡007
北韓的金氏家族有理由不喜歡許多西方電影。他們不是很喜歡2002年拍的007影片「誰與爭鋒」(Die Another Day),中間描寫了北韓戰俘營和流氓的北韓將領。平壤在海報上擺了一個朝下的大拇指,並印上「骯髒」兩字,同時沒有使用影片中的字幕。
雖然另一部影片「美國賤隊」(Team America: World Police)中,有金正日寂寞地高唱歌曲的內容,但影片「採訪」中的內容,似乎使平壤表現出超乎尋常的憤怒。
北韓政權對影片內容異常敏感,卻很少關心國外對北韓文學或其它藝術形式的批評。電影院受到很高的關注,主要是因為金正日認為自己是一個電影愛好者,據說他收集有2萬多部視頻(都是用外交郵袋送到平壤),其中他特別喜歡《第一滴血4》(Rambo)、007詹姆士‧龐德(James Bond,但顯然除了「誰與爭鋒」)、恐怖片和香港的動作片。
金正日也是一位電影理論家,他執筆撰寫了北韓必讀經典《論電影的藝術》(On the Art of Cinema,北韓外文出版社,1987)。在他對電影製作的指導中,金正日聲稱:「現在,電影是我們應該集中力量,開展藝術和文學革命的主要工具之一,它是革命和建設的一個強大思想武器。」這些話語並沒有具體描述,任何有關北韓最高領導人被暗殺的電影都被禁播,但字裡行間都透露出這種含義。
北韓有一個高度發達軍事網路攻擊部門
因此,他們根本不喜歡影片「採訪」,也很不喜歡塞思•羅根。同時,這部影片不會在北韓滿浦、咸興或元山等地區放映。但是,他們是否因為太恨它了,以至於攻擊索尼電影公司的網路?
北韓在中國軍方和黑客的幫助下,內部可能發展了大規模網路戰資源。由於韓國的技術能力、品牌和軟件工程已經成為世界級的,北韓也不得不試圖跟上。
這並不是說北韓每個家庭有一台電腦(或每個城鎮有多台電腦),或是說北韓擁有國家寬頻網路及有任何類似於LG或三星的集團,但它意味著,北韓有一個高度發達的軍事網路攻擊部門,而北韓一直在準備著與韓國開戰。
此外,網路戰非常適合北韓悲催的經濟,高科技網路戰士使用筆記本電腦就可以入侵索尼影視娛樂公司的網路,並不需要大量使用坦克、軍艦和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