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台灣》自由飛翔在某些台灣人的眼裡是一種病

呂秋遠

如果有天我們到戶政事務所辦理身份證,職員硬要說我姓張,不姓呂,甚至粗魯的就直接把我的姓名欄填好,我大概會想要叫主任出來解釋,或是直接對這個人提告。

然而,如果主任、市長、乃至於內政部長,都認為我不姓呂,而提告以後,法官用懷疑的眼神看著我,叫我早點回家洗洗睡,那麼應該會有兩種可能發生在我身上,第一種可能,就是我為了這件事情,每天奔走,希望還我公道;第二種可能,就是我覺得我自己神智不正常,我本來就不姓呂。

是的,從1949年以後,我們已經神智不正常了65年,而且還會有人認為,四處奔走就為了這個姓氏,實在很不正常。這,就是台灣現狀。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承認台灣,也有人否定台灣。日本在國籍認定上,會有台灣的選項,然而據說德國,就把我們列入中國的選項中。很多人說,這個很無聊,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這個「無聊」的認同問題,讓我們損失了多少的機會?

我們為了這個原本應該有的權利,分成藍與綠。而藍與綠的分界點,與全世界的政黨都不同,竟然不是左與右,而是統與獨。國民黨任何事情,我們都認為是賣台,民進黨任何事情,我們都認為是鎖台。別人簽訂FTA,只要談經濟就好,我們談經濟就戰戰兢兢,深怕被別人統一。我們怕被別人統一,所以不願意簽訂經濟融合條款,就被自己人罵沒有競爭力、怕別人搶飯碗。

我們哪裡是怕別人搶飯碗?我們是怕別人搶祖宗牌位!而現在的政黨惡鬥,爭的也不是執政權,而是統一或獨立的選擇,這樣適當嗎?這樣是正常的公共政策論辯嗎?

最有趣的事情在於,支持藍軍的人喜歡說,「讓公共政策回復原有的樣子,不要帶上統獨色彩」,好像是反對藍軍的人就喜歡搞意識型態。然而什麼公共政策沒有意識型態?談兩岸的經濟貿易協定,如果沒有強迫統一的問題,誰會不贊成不具有敵意的資本進入?談舉辦亞洲運動會,如果沒有中國反對,難道台北與高雄比不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城市?談加入東協組織的貿易夥伴,如果不是中國有意見,我們需要這麼辛苦的處理與其他國家的FTA?

所以,不要老是講台灣人沒有競爭力,只喜歡內鬥,而是「從小生長在籠中的鳥,以為自由飛翔是一種病」,而我們缺乏這群籠中鳥的合作,卻又不能展翅飛,所以只好一直繞圈圈,希望有朝一日,不要再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成為自由飛翔的小鳥。

當有人覺得,「算了吧,面對強國人,我們只要順從他們的想法,就可以經濟起飛、有競爭力」,而另一群人覺得,我們之所以欠缺競爭力與國際觀,是因為中國不讓我們在所有國家設大使館、做國事訪問、加入各種的國際組織、和平對等相處、對我國輸入資本有政治目的等等。這兩種人,究竟是誰沒有競爭力?我們的外交部如此無力、經濟部無法談判、陸委會形同虛設、國防部買不到武器、究竟是我們的官員尸位素餐,還是中國官員打壓摧殘?

如果是後者,我們為什麼會喜歡、要喜歡中國政府?難道我們覺得,被打壓、恐嚇,本為理所當然、天經地義?

說真的,反藍軍的台灣人並不是愛內鬥,而是覺得連一致對外、反對打壓,都得要凝聚共識,覺得很沮喪,我們不知道這些支持中國政府的人,是因為怕,還是因為愛。然而,不管是愛或是怕,看到德國把台灣納入中國的一部份,而我們的政府反應無動於衷,某些台灣人覺得本應如此。我深深的覺得,自由飛翔,在某些台灣人的眼裡,果真是一種病。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自「呂秋遠facebook」,2014年8月22日,作者為宇達經貿法律事務所執行合夥律師)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仲夏夜之夢——評大聯盟明星賽
今年的美國職棒大聯盟明星賽雖然仍有不少制度上的缺陷,但是就比賽過程來講算是精采。這場長達4小時50分的比賽延續了15局,…
中國搞笑版諾貝爾獎 笑中有淚
搶在每年10月諾貝爾獎揭曉前一週所舉行的「搞笑諾貝爾獎」(the Ig Nobel Prizes),…
風神
朋友,你認識風,見過風嗎? 它無形無體、無影無蹤,看不見又摸不著,可是它的風貌、它的喜怒哀樂,通過有形的物體,無時不在體現它無形的存在。…
明朝科學家徐光啟 為亞洲農業打下堅實基礎
最近時常出現農民為權益抗爭的新聞,例如台灣苗栗的大埔事件,以及層出不窮的中國農民維權運動。政府的政策和農民的實際需求總是有一段落差,…
飲鴆止渴的中國產業結構轉型──從PX(二甲苯)廠在中國遍地開花談起
隨著成都市民5月4日以「散步」形式抗議PX化工廠落戶彭州,「PX」這一用於生產塑料、聚酯纖維和薄膜,…
情義無法權衡 《瑯琊榜》中的義與不義(一)
《瑯琊榜》,2015年紅極一時的電視劇,做為權謀劇的經典之作,該劇有著緊湊的情節。雖為時代架空的古裝劇,但其服裝、道具、儀典均有講究,…
秀出台灣的米錄觀光T-shirt
觀光T-shirt於晶華酒店販售成功後,晶華很快地希望米錄設計一些小朋友的、女生的款式。之後,米錄的T-shirt逐漸地分成幾大系列,…
淨投資大幅萎縮的警訊
生產需要人力、土地、和資本等生產要素以及技術,所以經濟成長主要須靠人力和資本的增加以及技術的進步。我國從二十多年前出生率開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