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臺灣史:一本值得大力推薦的歷史普及著作

書名:少年臺灣史 作者:周婉窈 繪圖:許書寧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14/04/08
康綠茶/時空資訊復原工程所

如果市面上多幾本這類的歷史普及讀物,或許人們就不會再這麼輕視文史了。

周婉窈老師的《少年臺灣史》是目前我讀過最好的臺灣通史著作,作者的文筆流暢活潑,再加上大量插圖,翻開第一頁後,一個下午就不知不覺地度過了。雖然我從學士到碩士都是研究歷史,通史類的書從未少讀過,但是所有我讀過的通史,可讀性絕對比不上周老師的作品。這本書更納入了許多敏感性問題,例如中國史跟臺灣史之間的關係,直接挑戰讀者的史觀。

所謂的歷史,得從文字記錄開始後算起,在此之前叫史前。臺灣的歷史對比地球其他區域,真的只是個「少年」。從1601年,陳第的《東番記》開始算,至今大約四百年,在這個四百年的短暫歷史中,有許多族群紛紛在此駐紮,甚至建立政權。荷蘭人、西班牙人、漢人、滿人、日本人,以及撐到二戰結束,最後前來接收日本殖民地的蔣介石政權。

▲本書含有大量圖畫,有些是歷史照片,有些是畫家許書寧的作品。此照片來自許書寧部落格

然而歷史經常是由勝利者所書寫,因此臺灣史在中國國民黨的教育體制下,一直都是隸屬於中國史的範疇。凡是提到臺灣,就得從《隋書》的流求開始說起。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這些在當代尚未納入中華民族範疇的民族,都屬於侵略者。至於滿人,雖然也算是外來侵略者,然而因為政治上的需要,將滿人納入中華民族內,滿清因此正正當當地代表中國,統治臺灣也就沒有政治不正確的問題。

周婉窈老師在此書中反覆提醒讀者上述議題,因此她說,

請保持探索的心,不要輕易說誰是誰的祖先,也不要輕易相信我們是誰的子孫,未經檢驗的知識,沒太大意義。若要說,則我們都是非洲人的子孫。

▲臺灣是交通要道,然而早期因為瘴氣,移民者並不多。

如果讀到周老師反覆聲稱臺灣史跟中國史的不同,或者是「臺灣從來都不是中國的領土」,會讓某些人感到不安。那麼戰後史的章節恐怕讓人掩耳避談。1949年國民黨打了敗仗,撤退到臺灣,這些軍民估計有一百萬人口。當時臺灣人大約有八百多萬人,相當於一百人中就有十人來自中國大陸。這些所謂「外省人」,或多或少,直接間接,都受到了國民黨的庇蔭。

以老一輩來說,軍公教族群裡外省籍佔很大的份量,何以如此?明明不到臺灣十分之一的人口。這是因為早期公務員考試採「分省區定額」制度,每一省都有固定錄取名額。按照1991年高普考各省區定額數來看,四川省有50人,江蘇省有44人,山東省42人,至於台灣省?明明人口份量最多,卻僅能錄取22人。

國民黨對於外省籍族群的照顧,從軍公教考試制度,語言政策,教育制度,讓外省族群擁有很大優勢。例如在1943-1949年出生的年齡層,外省族群考上台大的機率,是本省籍的6.5倍。當然,對於國民黨而言,要照顧這些隨著他們飄洋過海的龐大人口,穩固統治基礎,這不失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可是國民黨的行為卻造成日後臺灣族群分裂的主因,對於外省第三代更不公平。因為在歷史的改變下,某些外省族群已經大幅失去了過去優勢,卻仍得扛著包袱。

《少年臺灣史》絕對不是一本僅供少年閱讀的臺灣通史,書中牽涉到的面向、廣度、深度,甚至比市面上某些歷史普及物要來得佳。不管你的政治立場如何,你可以不必全部接受作者的史觀,只是透過閱讀此書一定能讓你反思島嶼上的歷史,這也是歷史的最大作用。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國CEO 印度裔為何完勝華裔?
他們有搞笑的口音,在電影、電視劇裡常常被模仿;他們吃辛辣食物,不辣不爽;男人戴著大大的包頭,女人穿著鮮豔的紗麗。他們,…
南橫公路頂端的人間仙境
想體驗漫步在雲端,和雲霧攜手共譜森林舞曲的夢幻滋味,海拔2,320公尺的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步道,應該是最佳的選擇了!…
江鳳英背後生生不息的愛
楓樹社區的靈魂人物江鳳英常說,自己只是一根繩子,把願意付出的人串在一起,就像樂曲演奏,只要起個音,把各種音符串起來,…
三國戰將趙子龍勇冠三軍的奧祕
古代的三國雖然是動亂的時代,但在這個時代中出現了許多動人的故事,感動了後世許多人。尤其是現代的商人更看出其中的商機,推出了許多電玩遊戲,…
補助托育政策是不是政策買票?
二十多年來我國出生率逐年下降,少子化問題嚴重,但政府一直拿不出有效的對策,近年來甚至連百萬徵求一句口號這種方法都弄過而沒有甚麼效果。…
外界對中國的三大誤判
過往國內外對中國的觀察經常是「中共團結穩固、中國經濟崛起、中國社會穩定」等樂觀說法,可是事實上,早已有所轉變。…
透視四大奧運女將關鍵成功特質
運動員在競技場上激烈地競賽,體能與技巧表現得好或壞,完全反應出競技場外辛勤付出的多寡。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運動員的汗水背後,…
暌違兩年 中美重啟人權對話
中斷了兩年多的中美人權對話於5月13日和1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這是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以來,中美雙方首次舉行人權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