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實施後,影響最大的是美籍華人。
Getty Images
第146期
張定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簡稱FATCA)達成協議,7月1日起正式將實施範圍延伸至中國大陸。

美國財政部稱,依此協議,中國將向美國政府提供美國人在中國金融機構的帳戶資料,美國也向中方提供中國納稅人在美國銀行的帳戶資料。這項措施將有利於打擊那些已加入美國籍的前中國公民以及來自中國的美國綠卡持有者在海外逃稅。

 

對美籍華人影響最大

2013年,美國投資移民名額的80%給了中國公民,約7萬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僅次於墨西哥。美國媒體報導,包括中國移民在內,數百萬新移民剛到美國,不習慣、也不清楚美國的報稅制,只有十幾萬人按規定報稅和申報自己的財產。「肥咖法案」推行前,甚至很多美國人都沒申報過自己的海外帳戶。

2010年開始的「肥咖法案」規定,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者,凡3年累計來美國超過183天以上,只要個人帳戶超過5萬美元,或企業銀行帳戶超過25萬美元,就符合查核的範圍,外國金融機構必須提供美國客戶的資訊,否則,美國將拒付該機構30%的來自美國的利息。例如:如果中國某金融機構購買美國國債,可能被美國扣除30%的利息。

2013年2月14日,美國宣布與瑞士簽定跨政府協定,瑞士同意向美國國稅局提供美國人在瑞士銀行的資料。瑞士被稱為避稅天堂,有嚴格的客戶保密機制,此協定方便了美國的海外查稅行動。

美國一直和多國談判,與加拿大2014年2月簽署了協定,但和中國的協定遲遲未果,最近才獲得突破。從今年7月起,全世界約77,000家銀行和金融機構,必須得向美國提供美國公民的海外資產的資訊。

目前已有36個國家和美國簽署了此類協議,另有42個國家也接近簽署協議。協議根據簽訂國家的規模和意願分為兩種模式,由外國金融機構向當地稅務部門提交美國公民的帳戶資訊,再由後者向美方提交,或者由金融機構直接提交給美方。據悉,台灣與香港地區也已經接近達成協議。

《華爾街日報》分析,中美互通金融帳戶資訊,主要影響兩類人:第一類是那些持有美國護照或綠卡的中國人,須報告在中國的銀行帳號、退休金帳號或養老保險。如隱瞞,將可能罰款帳面資金的50%,並短期坐牢;另一類是中國公民,如果把非法所得藏匿美國,尤其一年內轉移海外的資金超過5萬美元,將被告知大陸當局。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認為,在中國就業的美國人,其實多數為美籍華人,在中國有房產、銀行帳戶等等,若不考慮貪官群體,無論在美國還是中國,協議影響最大的是華裔。

 

難阻非法資金外流

美國非營利機構「全球金融誠信組織」(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報告顯示,2001至2011年,中國大陸因逃稅、腐敗和犯罪等產生的非法資金,外流達1.08兆美元,約占全球份額的六分之一,是全世界非法資金外流最多的國家。另據統計,中國外逃貪官近2萬人,攜款額在8,000億至1兆5,000億之間,資金流向瑞士、美國等國家。但北京從未向瑞士索要外逃貪官銀行帳戶資訊。

維基解密早前披露,大陸高官在瑞士銀行約有5,000個帳戶,三分之二是中央級大員。從中共的副總理一級、銀行行長、部長到中央委員,幾乎人人都有海外帳戶,包括前中共黨魁江澤民在瑞士銀行有高達3兆美元的祕密帳戶。

而美國一直是中國資金外流的重要基地,例如舊金山就是中共上海幫江澤民派系活躍和投資的地方。媒體也曾披露,中共前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兒子周斌的岳父母詹敏利與黃渝生在加州擁有多處房產。

 

肥咖法案對付中國大貪官?

有分析指出,美國將中國公民美國帳戶資訊提供給中國政府,意味將資產轉移出國的中共高官若沒有加入美國國籍,他們在美國開設的帳戶,無論是以其本人、其家屬、還是親戚名字開設的,都可能為北京當局掌握,並因此成為貪腐的佐證。

評論人楊寧指,中共追討海外贓款難度不小。不過從中美草簽的相互提供各自公民帳戶資訊的協議看,中共外逃或移民到美國的官員們,以及將資產轉移到海外的在任、卸任、落馬的官員們,如江澤民、薄熙來等要小心了,很可能海外資產被中南海掌握,並被進一步追討,亦成為定罪的證據。

經濟時政評論家伍凡則認為,即使中美之間達成協議,也只是針對下面的小貪官,中共高層不可能把自己向國外轉移的鉅額資產吐出來。中美兩國知根知底,美國可以增加海外的稅收來源,中國可以藉此大力反腐,堵住一個資金外流的渠道,看似雙贏。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分析說,外國人、美籍華人在中國很可能因此被政治所控,甚至被要挾和敲詐。美國是一個法治和民主的國家,會把所有的美國境內的中國國籍這些帳戶交給中國政府,但是中國政府在執行的時候,一定會打很多折扣,留在手中作為內部整肅自己官員的殺手鐧,內部控制的新工具。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首部空拍紀錄片 齊柏林讓你《看見台灣》
台灣影史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由侯孝賢監製、吳念真旁白、何國杰(《賽德克‧巴萊》配樂)配樂、齊柏林執導與拍攝,歷時五年、花費近億,…
九項看似平常卻暗藏危險的食物
食安、茶安問題此起彼落之際,讓人憂心的是,除了農藥或不當化學成分消費者難以辨識之外,一些看起來安全或者你認為乾淨的食物,往往也暗藏危險,…
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魄力從哪裡來?
一個人做事果斷明快,會稱讚他很有魄力;一個人性格豪邁,做事大格局,會說他很有氣魄;一個人體型魁梧,會形容他體魄強健。當一個人老不成材、…
大陸觀光客來台 最想看甚麼?
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導,中國國家旅遊局提出陸客赴台四大原則,並且把這四大原則正式通知幾家大型旅行社。這四大要求是:一、誠信,…
執行有溫度的對話 「聊天機器人」創造高效互動
▲學習型臉書社群「讓狂人飛」創辦人洪璿岳早在2016年開始研究並運用聊天機器人。吳長益攝影   你對「聊天機器人」(Chatbot)…
日劇《彼得的葬列》 探討良知問題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作「良心」?他長得甚麼樣?甚麼顏色的?誰曾經看過他?如果你是藝術家,你如何捕捉良心?你如何呈現他?你如何以良心為主題,…
康維光以璀璨玻璃打造新人生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來去台灣玻璃館看伍佰燒玻璃!!」「伍佰燒玻璃?」有沒有搞錯?怎麼不是演唱會呢? 位於彰化彰濱工業區的台灣玻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