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在巴西風光上演,全球約十億人同時觀賞球賽轉播。開賽以來,頻頻演出大逆轉,精采賽事連連。世足賽的大舞台上,還瀰漫著名將、名模的浪漫情事,形塑一個全球連動的巴西嘉年華。然而,五光十色的背後,卻存在一個被世人忽視的真實巴西:低成長、高失業、物價飛漲、公共服務緊縮、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抗爭頻傳。
巴西的大規模抗爭從去年中就已開始,包括抗議公車、地鐵票價上漲,引發百萬人走上街頭。就在世足賽開幕前夕,仍有地鐵工人大罷工,與世足賽的歡樂氛圍形成強烈對比。巴西人走上街頭主要是對執政者無力提振經濟、失業率攀升、民眾所得倒退、物價飆漲、通膨惡化表達不滿。現任巴西女總統羅塞夫(Dilma Rousseff),這位前左派游擊隊女將在2011年就任之初深受民眾愛戴,以漂亮的口號治國,但一直拿不出具體有效的振興經濟對策,造成上任以來平均年經濟成長率僅2%,不及上個十年經濟成長高峰的一半。
當政府花費上百億美元舉辦一場世足賽,導致財政拮据而必須提高公共服務價格時,基層民眾只能被迫走上街頭表達改善生存困境的心聲。事實上,世足賽的經濟效益有限,且被政客操作成一場選舉秀,才會形成球場內有精采競爭,場外則有群眾抗爭的諷刺畫面。
巴西曾是新興市場的楷模,經濟成長的動力主要來自豐富的天然資源,而非有效率的生產力與優質人力;是靠上天的庇蔭,而非努力打拚。因此當外界對其礦藏、能源、農產品需求大增時,便能帶動其經濟成長;一旦海外需求疲弱時,經濟就一蹶不振。巴西若要發展經濟,必須從教育、公共建設與產業政策著手,不能仰賴放煙火式的短期措施來扭轉經濟下滑的命運。經濟的現實與生活壓力,迫使巴西公民運動的崛起,人民反對分配不均的政商掛鉤,渴望建構公平正義的社會與政經結構。
世足賽加上2016年的奧運能解救巴西的經濟嗎?也許和所有開發中國家一樣,唯有崛起中的公民意識才是巴西人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