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六四》大陸年輕人覺醒:我們都被中共愚弄了

陳秋穎

25年來,六四在中國一直是一個被禁止討論的話題。近日,多家外媒採訪了80、90後的年輕人對六四的認知,外界證實,當局封鎖消息失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了解真相,六四的民主薪火得以相傳。

6月1日,一些中國人權活動人士在美國國會前舉行了紀念六四活動和悼念死難者的燭光追思,參加人員不乏年輕面孔。80後陳闖創說:「我記得有幾本書,還有卡瑪的記錄片。通過這些陸陸續續了解了六四。」他認為突破中國的網絡封鎖很重要:「因為只要有機會民眾他們就能接觸到更多準確的信息,而不是通過中國政府單方面的宣傳。」

BBC近日採訪多位曾經或正在英國留學的中國年輕人,他們談了對六四的看法。

生於89年3月的一位皇家藝術學院(RCA)設計類專業碩士生談起六四時表示,「我讀書時同學之間的消息可能更少,但是大家普遍覺得印象中就是個非常晦澀的時間和事情」,並認為「無論如何都是沒有理由殺害無辜學生的。」

英國碩士畢業生方方生於1980年代末,她說:「每年六四的時候,黨委老師們會禁止學生在那天組織活動,有點掩耳盜鈴的意味,反而是因為這種反應我才真正知道六四」。方方的姑父在六四事件當晚,曾在天安門附近散步,親眼目睹坦克開進天安門,軍人無情向廣場學生掃射的情景。

方方說「從來沒有很刻意地去查有關六四的資料,由於身邊人的經歷,國內媒體的說法我肯定不會相信的;六四很殘忍,民主很有必要,希望再也不要發生類似事件」。

方方認為六四是瞞不住的,政府應該公開真相並得到教訓。如果有機會,方方願意去香港的六四紀念館看看。

曾在英國攻讀一年制傳媒碩士的小劉生於1988年,她表示出國學習時,課上經常會談到中國的政治問題,並提及六四話題:「別人說到六四相關的事情,我們也不知應該如何回答,就上網查相關資料,加之在課堂上你來我往,大家討論,就增進了我對這件事情的了解。」當看到那些學生慘死的血腥圖片時,小劉感到震撼,表示沒想到這事件這麼大。

小劉回到中國工作後,深感限制很多,希望中國有更多的言論自由。「我們常常被要求一些新聞不能報道,本來覺得沒什麼敏感,但是領導會命令說不能報道,如果報了無法交待之類;我們會定期收到不能報道的事件的名單。」

來自江蘇,生於1989年的小鷗(化名)通過上網翻牆,了解了六四事件的來龍去脈。得知真相後,小鷗認為中國人都被中共愚弄了。

六四事件令小鷗震撼,他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當時和我同齡的大學生站在廣場上,被坦克壓被機槍掃射,我覺得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一個夜晚了。這是一個債。」

他認為對於六四應該「拒絕遺忘」,並表示:「不想讓我的下一代生活在這樣一個政治環境裡,我想讓他更健康地生長。」

六四學生領袖王丹認為年輕人了解六四很重要:「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薪火相傳。讓年輕人知道當年的事情。知道中國曾經不一樣過,希望以後的中國也不一樣。做到這一點我就滿足了。」

王丹說,目前很多年輕人渴望了解六四:「我接觸到的年輕人出國後不用翻牆了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六四的資料。」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

來源: 看中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停止吃糖 身體會發生甚麼變化?
糖是現代食品中不可獲缺的添加物,糖本身並不是甚麼壞東西,在很多自然食物中都有糖,例如:水果和奶類(我們將這種稱為自然糖)。但是,…
古坑綠色隧道半日閒
一個夏天的早晨,從南二高驅車南下雲林,在斗六交流道轉入78線快速道路,從古坑交流道下來後,朝古坑方向開去,幾分鐘後,我看到了「古坑綠色隧道…
巴拿馬文件吹動了北京哪片樹葉?
4月6日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公布巴拿馬文件以來,列在莫薩克‧豐塞卡(Mossack Fonseca)…
嬰兒潮世代老化 考驗美國醫療制度
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1946~1964年大量出生的人口稱為「嬰兒潮」(baby boom)。據統計,嬰兒潮人口超過7千萬人,…
魏清水為「海牛車」申設世界文化遺產
提到彰化縣芳苑鄉,你一定聽過白海豚,但當國光石化退場後,芳苑似乎回歸了「平靜」與「哀怨」。但其實,芳苑出人意料地以更傳統、…
必修社團課 企業老闆們的晚自習
社團的運作一直是事業成功者背後的推手,隨便抽樣詢問企業老闆,看看業餘時間是否參加一個以上的社團,相信大多數答案是肯定的。就像英國詩人約翰‧…
謝士滄的慈善之道:傳承價值觀
事業版圖遍及兩岸三地的謝士滄,不諱言賺錢是為了花錢,也就是做好應用和分配。但他的目標和理想,可不是為了自己,而是想幫助更多的人。「…
台灣總統大選的中國網路笑話
據《舊金山紀事報》3月31日報導,1月份在台灣總統大選前夜,一位台灣網民對其上海朋友說,他打算第二天早上去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