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六四》大陸年輕人覺醒:我們都被中共愚弄了

陳秋穎

25年來,六四在中國一直是一個被禁止討論的話題。近日,多家外媒採訪了80、90後的年輕人對六四的認知,外界證實,當局封鎖消息失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了解真相,六四的民主薪火得以相傳。

6月1日,一些中國人權活動人士在美國國會前舉行了紀念六四活動和悼念死難者的燭光追思,參加人員不乏年輕面孔。80後陳闖創說:「我記得有幾本書,還有卡瑪的記錄片。通過這些陸陸續續了解了六四。」他認為突破中國的網絡封鎖很重要:「因為只要有機會民眾他們就能接觸到更多準確的信息,而不是通過中國政府單方面的宣傳。」

BBC近日採訪多位曾經或正在英國留學的中國年輕人,他們談了對六四的看法。

生於89年3月的一位皇家藝術學院(RCA)設計類專業碩士生談起六四時表示,「我讀書時同學之間的消息可能更少,但是大家普遍覺得印象中就是個非常晦澀的時間和事情」,並認為「無論如何都是沒有理由殺害無辜學生的。」

英國碩士畢業生方方生於1980年代末,她說:「每年六四的時候,黨委老師們會禁止學生在那天組織活動,有點掩耳盜鈴的意味,反而是因為這種反應我才真正知道六四」。方方的姑父在六四事件當晚,曾在天安門附近散步,親眼目睹坦克開進天安門,軍人無情向廣場學生掃射的情景。

方方說「從來沒有很刻意地去查有關六四的資料,由於身邊人的經歷,國內媒體的說法我肯定不會相信的;六四很殘忍,民主很有必要,希望再也不要發生類似事件」。

方方認為六四是瞞不住的,政府應該公開真相並得到教訓。如果有機會,方方願意去香港的六四紀念館看看。

曾在英國攻讀一年制傳媒碩士的小劉生於1988年,她表示出國學習時,課上經常會談到中國的政治問題,並提及六四話題:「別人說到六四相關的事情,我們也不知應該如何回答,就上網查相關資料,加之在課堂上你來我往,大家討論,就增進了我對這件事情的了解。」當看到那些學生慘死的血腥圖片時,小劉感到震撼,表示沒想到這事件這麼大。

小劉回到中國工作後,深感限制很多,希望中國有更多的言論自由。「我們常常被要求一些新聞不能報道,本來覺得沒什麼敏感,但是領導會命令說不能報道,如果報了無法交待之類;我們會定期收到不能報道的事件的名單。」

來自江蘇,生於1989年的小鷗(化名)通過上網翻牆,了解了六四事件的來龍去脈。得知真相後,小鷗認為中國人都被中共愚弄了。

六四事件令小鷗震撼,他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當時和我同齡的大學生站在廣場上,被坦克壓被機槍掃射,我覺得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一個夜晚了。這是一個債。」

他認為對於六四應該「拒絕遺忘」,並表示:「不想讓我的下一代生活在這樣一個政治環境裡,我想讓他更健康地生長。」

六四學生領袖王丹認為年輕人了解六四很重要:「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薪火相傳。讓年輕人知道當年的事情。知道中國曾經不一樣過,希望以後的中國也不一樣。做到這一點我就滿足了。」

王丹說,目前很多年輕人渴望了解六四:「我接觸到的年輕人出國後不用翻牆了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六四的資料。」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

來源: 看中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秘魯人學中文 台灣助數位學習
全球經濟動盪不安,但中文熱持續發燒,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秘魯,雖然跟台灣沒有邦交關係,但是卻有不少台灣籍的老師在這裡教中文。…
洪蘭教授擔憂台灣學生的未來
擔任國內醫學院評鑑委員的中央大學洪蘭教授,近日在媒體上發表文章,寫下對於台灣頂尖學府──台大醫學院的課堂觀察。她質疑「上課好像菜市場」,…
宜蘭綠色博覽會 2009最夯的春日嘉年華
伴隨春之步履,2009宜蘭綠色博覽會再次雀躍遊人的心。牛年的宜蘭綠博嘉年華會,以牛為活動主軸,自3月21日起,…
後疫情時代 實體行銷科技高峰會
台北+日本+國際領導企業分享最新行銷科技趨勢 年度行銷盛會「MarTech Asia」即將登場,首屆 MarTech Asia 講師陣容…
香港學者:中國禽流感或將大流行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管軼及朱華晨的研究團隊,聯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汕頭大學醫學院、浙江省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與美、澳科學家合作,…
天然 「食」尚 健康 - 伊薇特台味冰淇淋有夠「酷」
2013年7月,台灣第一家提供冰淇淋DIY的觀光工廠──「伊薇特冰淇淋夢工場」於新北市新店開幕,…
黃河明獻身社會公益 助人開展「新生命」
為了信守承諾,為了助人的使命感,你願意付出到甚麼程度?曾任資策會董事長的黃河明,不僅花了15年的時間投入脊髓損傷的公益活動,…
第三集 一加一大於二的創意拼貼者
「啊哈,把A加上B,不就變成了C嗎?」 「哇,你還真有巧思耶!」 你的生活中,也許剛好有這麼樣一個人,會讓你常常稱讚他有巧思、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