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便便文化 香港掀波

引發中港兩地爭議的當街便便事件。
香港網絡大典
第144期
林保華
作者為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曾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4月15日,一對年輕中國遊客夫妻在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照顧兩歲的小童在行人道上小便。照片可見,附近人流相當密集,但父親並無對小童作任何遮掩。其間,一名香港男子拿出照相機拍照,父母兩人因而情緒激動,並與男子爭執。那位母親以嬰兒車衝撞圍堵路人,父親搶走相機的記憶卡,還抬腿作勢攻擊。港警隨後將父親以涉嫌偷竊、其妻涉嫌傷人逮捕,兩人最後都獲保離去。

 

陸網友:沒同理心 拍照更不文明 港網友:不來香港?天大好消息

這泡尿讓本來已經緊張的中港關係更加緊張。中港網民爆發大規模論戰。中國網友一面倒指責拍照者的行為,認為港人沒同理心。更令人驚訝的是中國官媒也親上第一線,頭號官媒新華社、最激進的官媒《環球時報》,都發表評論抨擊港人小題大作,香港拍照者的行為比孩童街尿更不文明云云。將事件經微博轉發出去的鳳凰衛視著名記者、主持人閭丘露薇遭到中國網友一片謾罵,說她隱瞞事實,喝令她向那對中國夫妻一家道歉。事件還引發國際媒體的關注。

在眾多反應中,天涯網民「海角68號」4月23日晚間在天涯論壇發文〈向香港文明宣戰〉,要求「內地同胞」在五一黃金週假期,帶著孩子去香港當街大小便,香港網友則發起黃金週上街拍攝中國遊客便溺實況進行反制。但是五一期間並沒有見到中國遊客來香港隨街撒黃金進攻香港,可見這是個不得人心的無厘頭建議。

反而在4月27日那天,逾20名響應「光復海港城」的香港人,現身尖沙嘴海港城,他們首先上演街頭劇,扮自由行旅客在地上拉屎。他們把毛澤東畫像放地上,將膠製糞便放在毛像及國徽上。有的還邀請圍觀的中國旅客帶小孩扮演隨地便溺街頭劇,嚇得這些旅客左閃右避。受害最大的則是字字閃糞光的毛偉大了。

這種反諷形式的集會,每個星期日已經在香港進行好多次,他們假扮紅衛兵,重新搬出文革期間「愛祖國,用國貨」的愛國口號,呼籲中國遊客回到中國的自己土地上購買包括奶粉在內的國貨來消費,以體現他們的愛國心。這種反諷形式令香港的愛國人士啼笑皆非,無從開展「革命大批判」來進行反擊。

還有中國網民「北冥一」在「天涯論壇」發起,中國同胞自6月1日起罷遊香港,他認為消費者即上帝,只要「內地人」不去香港消費,香港人「就要求爺爺告奶奶地要求我們過來了」。豈料該行動受不少港人支持,網友Rubik說,「6月1日太遲!要不就即時生效」,也有人稱這是「天大的好消息」,讓這位「北冥」灰頭土臉。事後還有人揭發,這個人根本就是中共的「五毛」(網特),意在不要中國遊客在這個時候到香港看到香港的六四紀念活動。

 

中港雙邊官樣回答 迴避問題

然而主要問題還不在於民間的反應,而是官方的反應,包括中國官方與香港特區政府。其中,鷹派的《環球時報》將香港人的不滿比作納粹光頭黨,一些則比喻為兩地的文化差異。但是也有較為持平的言論。

最奇怪的是香港特區政府的反應,香港《蘋果日報》歸納為「一個政府,四個官員四種回應」。這當然是還沒有像中國那樣事先來個「統一認識」。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的「包容論」,是他繼幾個月前叫市民「等多班港鐵」後,又一凸顯其「忍功」之本色。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在回應時不談他的法律專業,卻要大家持「平常心」。而作為保安局長的黎棟國則呼籲港人秉承好客之道,至於「好客」與「好便」如何區別,他沒有說。只有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能清楚闡明,香港法例不容隨處便溺,這本來應該是袁國強說的話。

其中,蘇錦樑的包容論引發強烈反應。他說,希望大家以包容、體諒及以和為貴的態度處事。而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則指,港人應包容兩地文化差異,強調旅遊業為香港帶來好處,香港應好好接待旅客,而國家旅遊局亦一直教育內地旅客,提倡文明旅遊。

歸結為文化差異,容易引申出中港兩地大小便文化的差異,一個可以隨地,一個禁止隨地?而「包容」之說,導致有人寄糞便包裹給蘇錦樑,為此蘇錦樑報警處理,沒有採取包容的態度,以致被批評他包容中國人的大便,卻不包容香港人的大便。蘇錦樑後來補充說,包容不等於縱容。但是補充已經太遲,而且也沒有說明,不縱容的話,政府又會採取甚麼措施?

而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作為梁振英的粉絲,也急急出來滅火。他在《明報》發表文章,建議香港市民見到同胞隨地便溺時,「上前提供一些像膠袋等協助物料」。這也許是避免矛盾激化之道,然而甚麼人會隨身攜帶膠袋供中國遊客便溺?為此要發動隨身攜帶膠袋的全民運動嗎?何況用膠袋也解決不了便溺至膠袋的地點問題。作為行政會議成員而提出這種餿主意,讓人懷疑他的智慧與能力。

其實便便問題反映的是中港兩地文明程度的不同。共產黨的反文明行為才導致道德沉淪。香港市民在批評中國遊客的不文明行為時,應該點出這是中共治國的失敗,甚麼「以德治國」全是屁話。這也是法治與人治的區別,既然隨地便溺在香港是違法的,對中國遊客自然也是違法,不能因為他們是「強國」而擁有「治外法權」,到底香港在名義上並不是中國的殖民地。不過這樣鬧一鬧,引起中國人的注意,在隨地便溺的行為上有所約束的話,也是這場爭論的成果。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歐洲絕美小鎮:瑞士格林德瓦
瑞士格林德瓦(Grindelwald)矗立在歐洲中心,飽覽阿爾卑斯山上高聳的群峰與綠意盎然的微笑山谷,有著恢弘的壯麗,又有小巧細膩的可愛,…
全球野生動物 40年來減少一半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9月30日公布了《地球生命力報告2014》。報告顯示在過去40年來,全球人口將近增長了一倍,…
不景氣,搶進高科技人才
台灣高科技產業包含了半導體、光電、網通、電子、電腦等相關產業,在過去十多年來,吸納了很大一部分台灣高學歷優秀理工人才。科技業所提供的待遇、…
楊儒門用「人情味」打造農民市集
楊儒門表示,市集做到一個程度要穩定需要工作人員、農友、消費者三種人,同時取得之間的平衡關係。「工作人員,有理念和規格去尋找好的農友;…
VuVu野菜農園 原汁原味最健康
這是一個需要有熟門熟路的村民帶領才知道怎麼去的農園。達仁鄉森永村是台東縣最南端的排灣族部落,台九線從村外路過,沒有帶入川流不息的車潮,…
領導騎自行車體察民情 警車開道
近日,一張「浙江溫嶺大小領導騎自行車體察民情」的照片在中國網路上熱傳。有網友1月8日在微博發帖稱,浙江溫嶺政府領導「騎自行車上班,…
谷歌不作惡?員工辭職明志
美國新聞網站「攔截」(The Intercept)9月報導,一名谷歌(Google)的高級科學家以辭職的形式,…
黑色星期五 美國店家出新招搶客
美國消費者的年終節日「黑色星期五」登場了。想要成功買到理想的折扣商品,通常需要瞭解商家的銷售策略,充分策劃並和朋友協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