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台灣的設計 世界的產品

建築設計師李祖原及團隊設計的101大樓,代表台灣的都市文化。
第136期
曾允盈

國際舞台上有非常多來自台灣的好設計,許多設計品牌經營和轉型的故事,展現台灣設計的競爭力。唯有產品好、設計貼近使用者,才能站穩腳步。

台灣也有「設計新貴」

談到台灣設計揚名世界,就不能不提到華碩電腦。哈佛商學院2008年把台灣華碩電腦與美國英特爾公司共同研發的新一代筆記本電腦──Eee PC的成功,寫成經理人的設計管理教材,和蘋果、IDEO等一同受到肯定。Eee PC至今已獲上千座技術和設計獎項,華碩用設計「創新」,展現了絕佳的設計力。

除了工業設計,在平面、空間、建築設計和服裝設計等方面,多有世界知名的台灣創意。建築設計師陳瑞憲設計全台近一半的「誠品書店」,打造城市新地標;建築設計師李祖原及團隊設計的101大樓,代表台灣的都市文化;平面設計師陳俊良,用極簡風格表現東西方的交匯;多次入圍葛萊美唱片封面設計大獎的蕭青陽,和具足流行感的聶永真,讓平面設計走向世界。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在歐巴馬就職大典上穿的服裝品牌,則出自台灣出生的服裝設計師吳季剛之手。

2001年開始的「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首次將文化創意產業納入,也讓「設計」真的成為解決問題的方法。設計服務產業是文創產業中的一環,無論是蓬勃各地的創意小物,或是走向世界的知名設計,都是看得見的成果,讓台灣人頗為有感與自豪。

本期封面故事所要介紹的浩漢設計公司(Nova Design)、奇想創造(GIXIA GROUP)、唯光科技(品牌Just Mobile),是提供三種不同服務的設計公司。它們的共同特色是:提供來自台灣的設計,且是登上世界舞台的品牌。

 

浩漢的「變形金剛」

「浩漢設計公司」是亞洲最大的設計公司,為不同品牌提供產品設計,據點遍及全球六地。董事長陳文龍是亞洲首位將「設計知識系統化」的管理者,視野宏觀,不斷思考設計的本質。

由SANY三洋三一重機的挖土機變形而來,高達8公尺的變形金剛挖土機,演繹著「浩漢」靈活、多變的設計創意。四個月的研發過程,就像《變形金剛》電影內容一樣刺激,彷彿完成所有人兒時的夢想。

 

奇想的「鮮解凍」

謝榮雅與簡大為打造的「奇想創造」,擁有自己的品牌商品,也和大同、羅技等品牌合作設計產品。另外,奇想團隊早已看見設計是使用者取向的體驗,活用「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為品牌量身提供「服務設計」。

奇想創造執行長謝榮雅,是全球獲得最多國際設計大獎的華人設計師。奇想創造明星商品「奇想鮮解凍」,6分鐘解凍一片魚,無須消耗任何電力就可以永久使用,充分展現品牌質感和綠色設計。

唯光的「蘋果周邊配件

唯光科技由總經理黃趙光和來自德國的Nils Gustafsson一同創辦,2007年開始專注經營自有品牌「Just Mobile」,以設計蘋果周邊配件和居家用具為主,成功轉型發展「品牌」後產值倍增。設計簡練的明星商品如「Alu Pen」觸控筆,貫徹「筆」的概念,少了商品味,多了設計感,展現「Just Mobile」的質感與創意。

談到台灣設計的特色,浩漢設計公司董座陳文龍的說法,可以視作一個開放的注解:「止於至善──想要達到最完美的境界,是台灣的特色,我們有很自由的空間可以找答案。不斷想要變得更好,就是屬於台灣設計的競爭力。」

浩漢設計公司、奇想創造、唯光科技,都是台灣本土公司以設計力打造品牌,創造價值的絕佳實例。三間設計公司在國際四大設計獎項(德國iF、德國紅點Red Dot、日本G-Mark和美國IDEA)中,都有非常傲人的成績。他們的品牌經驗和經營理念,是最引人入勝的故事,提供前瞻的典範外,更創造了一種Life style,一種生活品味。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再見無能的刺激消費方案
台灣經濟再度陷入衰退,馬政府再度推出振興經濟政策,也再度遭到各界的批評,幾年來馬政府執政能力不只沒有進步,似乎還變得更糟。…
試解大衛魔術之謎
喜歡魔術表演的人,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大衛‧考柏菲(David Copperfield)。他被譽為是近代最偉大的魔術大師毫不為過。…
蛻變案例1──魔法: 夢想起飛, 老樹根木工坊變出教育樂園
在學校裡每當下課時,小朋友最喜歡衝到遊戲區玩溜滑梯、搖搖樂、翹翹板等。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些陪伴很多人度過快樂童年的遊樂器具,大部分都是…
得來素蔬食連鎖 靠電商與CRM 加盟店一個月就能打平
得來素,是全台擁有17間店的蔬食早午餐連鎖餐飲,以素食早餐、素食連鎖這樣少見的模式,在早午餐市場、連鎖加盟市場裡開拓出一塊利基。…
二十年後 六四英雄有了下落
多少年來,1989年六四那天,「王維林」孤身擋中共軍隊坦克車的照片已成為一個勇氣的象徵。直到今日,王維林的生死謎團才終於水落石出。…
《真愛每一天》 只有善良相伴的日子才見真愛
《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是2013年上映的一部甜美的英國喜劇片,雖然影片一出,影評評價不高,英國《衛報》說「空洞的劇本」…
老店的經營之道 堅持傳統+突破創新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每五年統計一次的工商及服務業普查結果顯示,2011年底台灣企業總數為118.5萬家,其中企業經營五年的存活率為75.73…
培育生技人才 「偉喬生醫」勇闖試劑原料市場
2013年創業初期進駐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的偉喬生醫,切入較少人進入的試劑原料市場,目前已經是台灣最大的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