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國際十大新聞

2.英國倫敦用低成本打造「最綠奧運」

倫敦奧運主場館「倫敦碗」可以容納五萬五千人,為奧運史上可拆卸的環保主場館開啟首例。Getty Images
倫敦奧運主場館「倫敦碗」可以容納五萬五千人,為奧運史上可拆卸的環保主場館開啟首例。Getty Images
第128期
郭惠潔

第30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2012年7月27日登場,倫敦成為世界上首個三度舉辦奧運會的城市,不但創下會員國全員到齊的紀錄,還打破了44項世界紀錄、117項奧運會紀錄,現場觀眾達到歷屆最高的700萬人。身為地主國的英國隊也取得了一百多年來最好的成績,名列金牌榜第三名。

在有限的經費下,倫敦奧運以創造綠色經濟及永續發展為主軸,開幕儀式搬出了英國傳統農村景象,場館建設與都市更新結合,並趁機重整落後、髒亂與陰鬱的東倫敦。14處新場館有8處可以回收利用,交通建設方面完全著重大眾運輸、步行及騎自行車。初期規劃時還與8月下旬第一次同樣在倫敦登場的殘障奧運會完全整合,畢其功於一役。

此回奧運是英國誓言打造的「最綠奧運」。

永續再生概念的建築

在倫敦東區,官方在原先荒廢的工業園區打造了奧林匹克公園,其98%的建材是在工業園區中回收再利用的。對挖出的土壤也進行去汙和重新利用,省了「垃圾填埋稅」外,工程中也節約了6,800萬英鎊。

London Velodrome單車館採用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過之木材,通風系統亦為百分之百自然,為減少用電量,引入自然光;另外也減少建材用量,使建造時間縮短20星期。此外,屋頂也有可收集雨水之設計,水的用量可望降低70%。

為方便賽事結束後建築或建材之回收再利用,建造時盡量不使用鋼筋水泥,而使用鉚釘,可方便場館的拆卸回收。英國也和巴西的里約熱內盧(下一屆的奧運會舉辦地)聯繫,詢問是否需要這些拆除材料。

奧林匹克公園內共9個場館,主建築為「倫敦碗」,奧運結束後留下田徑場和底層的2.5萬個座位,其餘5.5萬個為可拆卸裝置,賽後會出售給需要的單位;籃球館和手球館一館兩用,籃球館只需12小時便可改造為手球比賽場地;而由Zaha Hadid設計的游泳館,奧運後同樣拆除兩邊座位,改成公共泳池。

這次奧運場館興建費用花了16億英鎊(約新台幣745億元),與北京奧運的83億英鎊(約新台幣3,857億元)相較,花費僅不到五分之一。為降低成本,奧運村房間從4,000間被壓縮成2,800間,兩位運動員共用一間的狀況也不少。賽事過後選手村將會被轉換成東倫敦區的新住宅,成為民眾永久的資產。

低汙染的交通

除了以腳踏車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外,多數的運動員也被安排住進選手村,以減少交通汙染,前來參觀的民眾一律也只能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英國政府更通過特別預算,擴大投入環保公車基金(Green Bus Fund)的規模,公車營運廠商可投入更多低碳技術的研發,也可降低英國交通運輸的碳總排放量。

但令人詬病的是,倫敦奧運會採購了高達4,000輛的BMW作為2012倫敦奧運的官方指定用車,以此為奧運期間政府官員交通所用,此舉召來議會與輿論的批評。主辦單位為所有貴賓安排專車,同時配給地鐵卡,倫敦地鐵的便捷減少了專車使用率。

為世界樹立新的標竿

除了環保,英國人也素來節儉。根據《泰晤士報》報導,相較北京奧運開幕式所花費的150億美元(約4,500億新台幣),倫敦奧運會開幕式僅花費2,700萬英鎊(約12.7億新台幣)。

倫敦的奧運主辦單位以「零垃圾」為目標。倫敦奧運會98%至99%的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倫敦奧運會期間更禁止使用塑膠袋,除非特殊需求,奧運會官方商店和餐飲店也不輕易提供包裝袋。

英國相關官員認為,倫敦奧運不僅是為期短短十幾二十天的體育盛會,希望也能為世界樹立起一個標竿。

 

紐約《看中國》報紙評論作家萬厚德觀點:

打破「奧運錢坑」以及會後建設多淪為「蚊子館」的負面印象,英國舉辦了近年來最具環保意識,並充分結合社區發展與鄉土文創的「綠色奧運」。不但成功推銷了英國最傲人的傳統文化,更是「一兼二顧」的讓老舊髒亂脫序的東倫敦,成為英國的新地標,也重振了英國低迷不振的社會信心。相較於前一屆北京奧運,敦奧見證了單靠鈔票是買不到傳統、買不到文化底蘊的。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搭上火車,我又回到這一度熟悉的地方,一個夢裡都難以逃離思念的地方,離那一次和它揮手道別竟已快30年了!國中畢業後,為了嘗試獨立,…
中國失業人口去哪了?答案在圖書館
中國經濟持續惡化,中國的青壯年人口正面臨大規模裁員潮。免費的市區圖書館因此取代星巴克咖啡,成為越來越多失業者的避難所。中國網友戲稱,…
北京奧運 世界會「看」到甚麼?
即將對全球數十億觀眾進行奧運轉播的西方電視媒體,5月28日仍在和北京的新聞審查抗爭。包括美國NBC在內的9家轉播奧運會的電視台,…
開春股市大跌 美國經濟將面臨衰退?
 農曆新年期間,華人歡度假期,中港台股市休市。此時,歐美股市沒有熱烘烘地「雪中送炭」,反而冷冰冰地「雪上加霜」。…
從全球金融大海嘯談起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當地震發生於海底,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沿海地帶一一淹沒的災害,…
香港富豪身價縮水 大陸股民離婚跳樓
金融風暴下,投資者人人如履薄冰。然而不同的金融機制下,損失最為慘重的卻是不同的人群。 作為全球百萬富豪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孔子與華國鋒 至聖先師與英明領袖?
2011年初,兩位中國歷史上的人物再次引起關注。一位是被華夏民族尊崇兩千多年,卻在過去幾十年裡被批倒批臭的孔子,…
從美國媒體集體失準談起
“You are fake news.” 這是大選前川普對一邊倒的支持希拉蕊當選總統的主流媒體的論斷。昔日被媒體嘲笑的川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