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搖滾

二十一世紀是老人的世紀

Getty Images
第112期
林茂昌

「人口金字塔圖」是研究一個地區人口年齡結構的好工具,只要把圖畫出來,就可以對人口狀態有一個直觀的瞭解。我們試著做三個台灣人口金字塔圖,分別是1974年(網路上所能找到的最早的資料)、2011年和2050年(根據經建會所做的中推估版本),看看我們會得到甚麼想法。

從金字塔到香菇

從圖一我們可以看到,在1974年時,圖形看起來很接近一個金字塔。只有30~40歲的男性部分缺了一個角,可能是戰爭的影響。最重要的是,65歲以上人口只是圖上的一小塊,根本不是負擔。

接下來請看圖三,到了2050年,台灣的人口結構已經完全不像金字塔了,倒像個香菇,頭重腳輕。這時社會的中老年人占大多數,年輕人好像是配角似的。按照經建會的推算,65歲以上人口占了38%。

圖二則是我們現在的人口結構,形狀介於圖一和圖三之間。從圖二,我們彷彿看到往圖三演進的情形。我們看到,主力人口嬰兒潮世代漸漸要退休了。這麼多的人口,如果從經濟主力轉為「被撫養人」,那是很可怕的問題。

圖一:1974年台灣人口金字塔圖。

圖二:2011年台灣人口金字塔圖。

圖三:2050年台灣人口金字塔圖。

從「撤離」到「積極參與」

在1970年代,世人對老人的觀念是所謂的「撤離理論」,認為老人在體力和活力上已不能勝任工作,必須從職位上撤離,好讓社會進用年輕人,如此才能生生不息;此外,老人也需要回到家裡(或安養處所)修養生息。這個觀念在當時是理所當然,一方面因為醫療的關係,當時的65歲已可謂老者;另一方面,老年人口不多,社會有充分的能力奉養他們。

於是這幾十年來的老人政策,大致上就建立在撤離理論上,給他們一筆退休金,加上醫療照護與保險,再不然就是讓他們住養生村或老人院。

但如果未來還把同樣的政策,套用在為數龐大的嬰兒潮上,勢必造成可怕的社會負擔。想想看,一個社會有一半的人是退休族,那是怎樣的情境?

將來的銀髮族,必須符合二大要件才能不構成社會負擔。第一是財務獨立,第二是社會參與。有關財務獨立部分,上一期談低利率時也談了一些,不再詳述,基本上就是要有孳息收入。

社會參與才是重點。近年來世人對老人的觀念已經改為「積極老化」(positive aging):雖然年紀大了,依舊持續參與社會、經濟、文化、精神與市民活動。這個理論認為,「積極老化」可擴展老人的健康、延長平均壽命與提高生活品質,其中也包括體弱、身心障礙與需要照顧的老人。

從社會大學到樂齡大學

現代的銀髮族,活動力強且樂觀進取,不肯輕易「撤離」社會。因此,養生村或養老院是萬不得已才去的地方,他們想要社交、活動和社會參與。

幾年前台灣試辦體制外的社會大學,竟意外地提供銀髮族一個社會參與的平台,大受歡迎,越來越旺。現在連體制內的大學也正式開設「樂齡大學」,招收55歲以上的學員,學習期滿,授予正式的學業證明。

這個無心插柳,卻意外豐收措施,其實只是諸多銀髮族參與的平台之一。台灣還有很多活動或組織,因為帶動銀髮族的參與,而在宗教、醫療、環保、慈善、藝文、旅遊、導覽等方面發光發熱。如慈濟等團體。

因此,重點似乎是積極地提供銀髮族一個社會參與平台,而不是消極地養老照顧。只要有好的構想,一定能點燃銀髮族的熱情。

從台灣到全世界

台灣只是個縮影,如果我們放眼全世界,一定會發現,已開發國家的人口老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所發布的「2011年世界人口估計要覽表」,日本65歲以上老人占人口比重為23.2%,為全球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國家。歐盟諸國也不遑多讓,德國20.7%、義大利20.2%、希臘18.9%,整個歐盟合計是17%。

如果我們按照目前的生育率和預期壽命趨勢去推估,到了2050年,全球老年人口將增加為三倍,到時,老年人占人口比重超過50%以上的國家將一一出現。說二十一世紀是老人的世紀實不為過。

這時,如何運用體制內和體制外的組織與活動,建立銀髮參與的平台,將是一大關鍵。

作者簡介:林茂昌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班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台大經濟系畢業赴美取得美國西北大學管理科學碩士學位後,曾任職於《牛頓雜誌》、花旗銀行、美商保富管理顧問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台証證券衍生性商品部、投資本部副總經理、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紙貓熊」與「黃色小鴨」另類嘉年華
1,600隻紙貓熊出現在凱達格蘭大道、大安森林公園、國家戲劇院與四四南村等地,每一隻表情各不相同,攻占台灣各大媒體版面!2014年2、…
37歲湯政翔 10年有成建立可近聯合事業團隊
沒有漂亮的學歷、沒有富爸爸、不懂得算計與心機,這樣的人,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上,真能打下一片天嗎?答案是肯定的。37歲的湯政翔就是一個例子。…
為公還是為私? 我們與惡的距離
公視3月底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造成很大迴響,我十分喜歡每集開始的鋪陳,片頭利用「品味新聞台」臉書(FB)專頁的特效鏡頭,…
江宛芸創辦耕耘者 研發古老祕方養生飲
烈陽下,一位穿著蓑衣的老農夫正荷鋤務農,汗流浹背是每天勞動的過程。老農自己種植野菜和米糧,跟著四時節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陸媒大舉公開周永康、薄熙來政變圖謀
港媒《鳳凰週刊》近日披露了周永康與薄熙來建立政治同盟、準備要「大幹一場」密謀政變內幕,此報導隨後被各大陸門戶網站轉載。…
創作者集資必讀! 成功的訂閱集資模式為何?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5月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台灣2017年3月的「經常性薪資」(指本薪與按月給付之固定津貼及獎金)平均為39,781元,…
參加奧運非傳統競賽項目有感
前幾天承蒙中國自由民主黨主席潘晴先生告知,筆者登上中共「破壞北京奧運」的通緝榜單,排名第33名。朋友們聞之皆笑曰恭喜!…
中國緣何此刻啟動釣魚台爭端?
9月15日開始,中國因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而高調發難,將本土變成了反日戰場,不僅在全國數十個城市裡發動對日本商店工廠的搶、砸、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