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2011華人十大新聞 - 7. 江國慶案含冤15年昭雪

2011華人十大新聞 - 7. 江國慶案含冤15年昭雪
軍事法庭於2011年6月8日針對江國慶案再審,江母也針對檢察官不追訴陳肇敏等人的處分書提出再議,並堅持「一定告到底」。鍾元攝影
第104期
烏曉蘋

台灣2011年最令人難忘的名字非「江國慶」莫屬。一個遭刑求逼供而導致冤殺的槍下亡魂,引起台灣社會的反省與關注。

1996年9月12日,位於台北市大安區的空軍作戰司令部營區內發生5歲謝姓女童遭姦殺身亡的命案,在軍方專案偵辦小組迅速偵查後,認定士兵江國慶涉案,於隔年8月13日執行槍決。其後的十幾年間,江父江支安疲於奔走,加上立委、監委和律師等相關人士堅持不懈地申訴和調查;真凶許榮洲當庭坦承犯案,終在2011年9月13日讓「江國慶案」含冤昭雪。

法網恢恢 終還江國慶清白

江支安當年簽名領屍時,見愛子江國慶死未瞑目,寫下「天無公理」四字,控訴軍方冤殺。堅信兒子是清白的他,經年累月四處奔走申冤,直到2010年5月案情才看見曙光,江支安卻在一個月後因病含恨而終。在漫長的歲月中,江家備受煎熬,等待了十五年,終於將真凶許榮洲繩之以法,還給江國慶清白。軍方當年草率辦案,疑為追求績效、使用非法手段刑求逼供,引起社會大眾不滿。

當年相關人士被網路人肉搜索,輿論控訴失職官員「踩著江國慶的血升官發財」,呼籲應追討回破案獎金、薪資、軍階和退休金,並期盼刑事「重判」調查小組中涉案較深者。朝野立委紛紛支持修法以追回失職官員的退休金,並要他們負起刑事責任。

「江國慶案」是台灣自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時期之後,第一宗確認的錯殺案,也讓冤案、刑求和死刑存廢問題等相關議題重新受到重視。過去是否還有其他的「江國慶」不得而知,但社會大眾都希望台灣未來不要再有第二個「江國慶」。金錢上的補償不是終點,往後負責究責的台北地檢署,應盡速續行偵查,給社會一個明確的交代。

一條被冤枉的年輕生命已無法挽回。但監委、立委、檢調官員鍥而不捨重啟調查,仍彰顯出台灣社會重視人權的基本價值。司法能為社會的不公不義做出公平正義的裁決,是民主社會的基石,也是台灣人民的衷心期盼。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