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堅持完美】看見智慧經典語錄之五

第100期
編輯部整理

丹尼爾(Daniel Ulrich,《看》雜誌特約攝影師)──

我們沒有馬馬虎虎,只有perfect!(《看》第24期「封面故事」)

 

江賜美(真快樂掌中劇團第一代,國寶級布袋戲女藝師)──

一旦我們受邀去演戲,不管台下觀眾有多少人,一定要按照規矩,將應有的布袋戲動作展現出來,我們一定要有敬業的精神。(《看》第49期「認真臉譜」)

 

黃麗淑(首位結合竹編與漆藝的工藝家,創設「游漆園」品牌)──

我常告訴學生,修養比技術重要,那是一門技藝的精髓。(《看》第62期「認真臉譜」)

 

李屏賓(國寶級攝影師,5度榮獲金馬獎最佳攝影、2008年國家文藝獎)──

拍攝不能讓自己在一個很舒服的環境,因為在很舒服的環境就不需要再去改進。(《看》第63期「封面故事」)

 

關本良(香港電影導演、攝影師)──

每一次對我的經驗都是說,你先去做,結果都是很美好的。反而你去計算的東西不一定會成功。你先做完,然後那個影響力、那個共鳴都會出來。(《看》第63期「封面故事」)

 

余宛如(「生態綠商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環境不會講話,你看不到它可憐的那面。但是當環境有問題時,我們所有人都要承受這社會成本,而這成本甚至牽扯到每個人的性命。(《看》第71期「封面故事」)

 

康嘉偉(台灣著名服裝設計師,受邀2010日本東京「亞洲新銳設計師觀摩展」)──

創意來自人性,它不是讓你覺得很驚嚇,而是讓你很舒服,表達一種簡單、來自於生活的經驗。(《看》第72期「認真臉譜」)

 

陳嘉子(書畫家,將詩畫融於書法)──

拿筆穩要十年以上,寫一手好字則至少需要三十年。……不是無師自通地亂搞叫創作,那就像乩童,起乩畫最快!要有深厚基礎功,瞭解內涵,才能以新的思維融入書藝。(《看》第78期「認真臉譜」)

 

吳妍華(現任國立交通大學校長、前國立陽明大學校長)──

我這個人的個性就是,一旦決定要做,就會把事情盡量做到最好。(《看》第84期「封面故事」)

 

黃湘詅(國畫大師黃君璧之女)──

你要做了才能實現這個夢想,雖然做了不一定能實現,可是你不做它絕對不實現!(《看》第86期「認真臉譜」)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阿丹的養雞實錄(三)
近期本欄目推出了阿丹在美國紐約州住家附近,幫一所農場照顧100隻蛋雞的攝影實錄。 如今小雞三個多月大了,看起來頗有「青年」的架勢。…
「奇石無價」 中國游資火熱追逐
俗話說:「黃金有價,奇石無價。」收藏奇石,古已有之。但奇石作為一種投資項目則是上世紀90年代漸漸興起的,…
一個人旅行發現美麗新台灣
我想,我是幸運的!能在年近五十、淡出職場之際,走入客家廣播電台。這個「舞台」,不僅讓我尋回童年田野時光的生活記憶,…
在虹彩與泥土間
金融海嘯的威力具體而微地反應在EMBA同學的工作異動上。一位原先擔任銀行高階經理的同學轉換跑道,我寫信鼓勵他,他回函說:「…
對稱的美感 剪紙玩藝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在整理房間的時候,從抽屜的深處,發現一包五彩繽紛、沒用過幾張的色紙! 這些源自孩童時期的美勞課材料,…
看北京奧運棒球
我對奧運棒球一向沒有多大興趣,主要原因在於這個比賽的水準不夠高。不過以國家榮譽為目標,球賽張力倒是通常高過一般的職業比賽,…
袁紅冰:絕不和中共暴政妥協
「六四天安門事件」過去20年了,當年天安門廣場上的熱血青年們,有人流亡海外、有人身陷囹圄。還有一些人將熱血冰存,投身中國的經濟起飛,「民主…
科學證實氣功的超常現象
中國氣功,一直披著一層神祕面紗。練功就能祛病,甚至使醫學上也難以治療的病痊癒,讓人難以理解。科學研究發現,達到一定層次的修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