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

健行草嶺古道 憑弔虎字碑

翻越山頭,草嶺古道制高點的涼亭即在眼前。
曾漢東
第84期
曾允盈
台灣僅存清朝古道遺址之一 ----- 草嶺古道充滿濃厚歷史底蘊,三級古蹟「虎字碑」即是其一。全長8.5公里對步行者而言是體力與意志的考驗,然而遠近高低各有不同景致,並能藉以想像先民胼手胝足的拓墾歷程,讓遊人躍躍欲試。

充滿濃厚歷史底蘊的草嶺古道,今日砌石鋪設的健行步道相當方便行走,然而回顧清時擘劃的淡蘭古道,卻是一段漢人拓墾、暢通東西的勤苦歷程。

草嶺古道是開台的淡蘭古道其中一段路程,位於台北縣貢寮鄉遠望坑與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山區;二縣分界的山嶺──草嶺,是台灣目前僅存清朝古道遺址之一。十八世紀甚至更早的歷史景況,讓健行草嶺古道者緬懷不已,對於這片全然未知的土地的開墾,是一段從零開始的拓荒歲月。   石砌階梯穩當好走 我們選擇從草嶺古道步道南口進入,需要一段路程始能從大里天公廟步行到南口,隨山勢蜿蜒而上的道路,兩旁遮蔭的林木高聳入雲。天氣朗清的當日,健行遊人絡繹不絕,全長8.5公里的草嶺古道,對步行者而言是體力與意志的考驗。然而遠近高低各有不同的景致,並能藉以想像先民胼手胝足的拓墾歷程,讓遊人躍躍欲試。

從南口開始步行,環繞整座山頭緩步向上的道路外,尚有陡峭穿越的石階步道。石砌階梯穩當好走,可以縮短上山時間,多數遊人都會選擇這條捷徑。石砌步道旁的潺潺水流終日不絕,沖刷砂石與落葉,步道也因而充滿清涼氣息;沿途可見常綠闊葉林、亞熱帶的筆筒樹與人工栽培的針葉樹。步行到護管所我們停歇稍事休息,原為山區管理火災、盜伐、濫墾的林地護管所,因旅客增加改為旅遊解說站,門口的圓拱設計頗具特色。   休息處如驛站 充滿古意 拾階而上,我們彷彿離烈日越來越近,第一座觀景休憩亭即在眼前。從木製涼亭放眼遠眺,來時路在蓊鬱的林間若隱若現;帶上幾杯好茶與同伴分享,消閒聊天後繼續前行,離古道的制高點已不遠矣。

再步行幾分鐘,抵達客棧遺址。這個落腳休息處充滿古意,今日擺放著的木製方桌和板凳,正如古裝片裡的驛站,簡單搭製的桌椅與帳篷,卻有說不完的故事。最初的盧宅是這條崎嶇古道上提供客旅休憩的落腳站,因四周沒有房舍加以往來交通不便,成為道路上重要的小客棧供商旅居住。在那個探索未知,對此處的地勢環境仍缺乏熟知的時代,東西往來的困乏與艱辛,實非現代生活可以想像。   秋冬時節 漫山白芒搖曳 這條淡蘭古道,有說是凱達格蘭族打獵闢建的山路,也有說是嘉慶十二年知府楊廷理開闢。若再往前追溯,早在清朝康熙末年,漢人與原住民就已發展出以貨易貨的交易方式,後漢人移民漸多,與原住民接觸益繁,十八世紀下半葉,漢人遂越過基隆河進入三貂地區,開始東北角以南的開墾。今日回顧這段百年餘前的歷史,可感無論漢人或原住民族如何蓽路藍縷在這片土地上創造生存的可能與價值,當我們回憶並記錄這個世代相傳的家園,各個民族間與人民和土地間的彼此遷徙與交互影響,十分有趣也耐人尋味。

離開客棧遺址,約莫十餘分鐘就能攀上埡口廣場,即制高點第二座觀景台──灣坑頭涼亭。兩山交會點形成的凹地,因地形前無阻檔風勢強大,沒有樹木遮蔭,唯有低矮的芒草植被能夠生存,整座山頭隨風搖曳的白芒遂成為每年秋冬時節的美景。遊人自觀景亭向南遠望,四周無所遮蔽,視野清晰遼闊,太平洋、龜山島與頭城鎮大里聚落皆收眼底。   虎字碑 「虎」鎮風魔 三級古蹟「虎字碑」即在不遠處,為1867年總兵劉明燈所書,筆鋒蒼勁有力、雕飾樸拙。相傳當年劉明燈北巡過草嶺時,風勢增強,便取《易經》「雲從龍,風從虎」之意,就地揮毫書此一筆「虎」字,命屬下刻於巨石上以鎮風魔。

另位於草嶺北坡的天然巨石上所刻「雄鎮蠻煙」四字,亦傳說劉明燈巡行至此,風起雲湧、方向難辨,於是題字刻碑,鎮壓蠻煙瘴霧。

先人銘刻留存的遺跡,讓步行至此的人都會停留懷古瞻望。

回程的夕陽與山海相伴,遊人身後細長的斜影彷彿也帶回滿足的笑意。經歷多少晴雨,草嶺古道的風貌好像真能充滿盎然古意,留下遺跡與深意,供人想像憑弔。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195 國大團結 巴黎氣候協定抗暖化
2015年12月12日,在一片掌聲中,全球氣候峰會終於通過了由195個參與國共同協商完成的氣候協議草案。…
中國樓市「金九銀十」今何在?
在中國房地產市場高速發展的十餘年裡,每年的9月至10月都會迎來一波銷售高峰,被業內人士稱為「金九銀十」。然而2017年中國各地在限購、限貸…
解讀人類十大常見夢境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在現實中做不到、沒勇氣做的事情,在睡夢中卻有出乎意料的表現和結果;在夢中發生驚恐、遺憾的事,醒來後慶幸那只是一場夢境。…
令人神馳的花蓮海岸之旅
有句話說:「花蓮的土會黏人。」是壯濶的大山大海孕育出寬宏的特性來廣納異己,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在此定居。 得天獨厚的海岸線,…
他們,為何選擇扶輪?
談起扶輪社,一般人膚淺的印象是──這是一群「有錢人」參加的社團,是老闆們交際聯誼,行有餘力捐錢做公益的組織。事實並非如此。在其中,…
菫色的大稻埕碼頭
菫色的橋、菫色的微光、菫色的招牌,連空氣也充滿了菫色的紫羅蘭花語,這是大稻埕碼頭給我的夜晚印象。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錦瑟〉,真切卻又感傷,…
排灣族迎親隊伍
這是阿丹記錄台東縣達仁鄉排灣族土坂部落原住民婚禮的完結篇。婚禮當天,排灣族新郎會率領載著禮物的轎子隊伍,浩浩蕩蕩地親自到新娘家迎親。畫面中…
香港關注溫州鐵路災難
由於香港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每發生甚麼大事件,香港市民都有「患難與共」的心情,覺得不知道甚麼時候,類似的事件也可能在香港發生。於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