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虛擬企業

2-9.西施捧心

2-9.西施捧心
Getty Images
第84期
陳彥宏
破繭而出 創業大哉問

本期登場人物:  

雷新榮(資通部副總) 長老型(PE) 掌管集團中電腦、程式、網路、通訊、手機、電話、傳真等相關的事物。喜歡碎碎唸挑毛病。

周大衛(《東科時報》廣告業務經理) 王子/公主型(EP) 認同歐美文化的留美高材生。擅長業務資源分配。

 Cindy(東科媒體集團發言人) 王子/公主型(EP) 威斯康辛大學媒體碩士,聲音清脆甜美,表情能瞬間變化到完美狀態。

孫瑞健(東科媒體集團民調中心助理) 王子/公主型(EP) 有著像鄰家大哥一樣友善的笑容。善於用引導的方式來帶新人。

================================================================================================

車水馬龍的台北街頭出現一台碩大的LSUV,在周圍汽機車的簇擁之下,動作顯得有些施展不開。

雷新榮副總開著這台全黑的汽電混合LSUV,緩慢地隨著車流移動著。好不容易上了快速道路,不用再車擠車,總算鬆了一口氣。

雷副總對車上的大衛、Cindy、瑞健說:「今天叫你們出來,是要去電子紙的研發工廠。」

「為甚麼是我們三個呢?」大衛不解地詢問。

總是穿著俐落套裝,隨時準備上鏡頭的發言人Cindy很快地搶答:「我剛想過這個問題,我想因為我們三個都是EP型的人,適合溝通。」

瑞健也跟著說:「所以是要我們負責和工廠的聯絡囉?」

「差不多是這樣。」雷副總頓了一頓,「TPD思路動力學裡講到EP有溝通的長才,所以我和吳副總、Sandy討論之後,想從你們三個裡找出一個負責和工廠聯繫。」

LSUV從快速道路上了國道,馬力全開,朝東前進。

「對了!」雷副總突然出聲:「你們最近身體有沒有不舒服的感覺?」

Cindy想了想,很快地回應:「我最近幾天胃不舒服。吃胃藥也沒比較好。」

「我的心臟附近最近悶悶的。」瑞健摸著自己的左胸說。

大衛馬上取笑他:「你是西施捧心嗎?」還做了一個皺眉捧心的動作。

瑞健被說得有點生氣,「那你呢?」

「我沒甚麼不舒服的。」大衛趕緊話鋒一轉:「副總你問這個做甚麼?」

「嗯,我等一下再回答你這個問題。」雷副總接著問:「Cindy,妳胃開始痛的時候,是不是有甚麼樣的情緒?」

「這個──最近加入這個團隊之後,我一想到未來的工作、我的定位等等事,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一出來,就接著胃痛。因為……」發言人對語句的敏感度,使Cindy覺得似乎不該說這些話。聲音突然消失,像斷線的古箏,陷入一片寂靜。

雷新榮這時才想到,EP型的人如果覺得不安全的話,不會願意把情緒、情感表達出來。

一陣沉默之後,雷副總終於出聲:「我問這個沒有要探聽隱私的意思。只是Sandy給我一些TPD的資料,說EP型的身體容易反映情緒。我想最近大家加入這個團隊,可能壓力都很大,所以想試試看這樣能不能幫助你們。」他適時地補充說明詢問的動機,希望能讓車裡的三個EP型的人安心。

可能因為雷副總平常的形象很好,瑞健也感受到他的真誠,慢慢地說出了他的感覺:「我是想到女朋友就會胸悶。我和她都是民調中心的助理,平時都在一起工作。想到加入這個團隊之後,就沒辦法每天一起工作,心臟這附近就不舒服。」瑞健邊說邊比著是哪裡不舒服。

「嗯,Sandy的資料裡說,找人傾聽和釐清,會很有幫助。雖然我們還不熟,但如果你願意的話,就把我們當成好朋友來談談吧。」雷新榮不想給瑞健太大的壓力,所以很小心地和瑞健確認。

「我以前大學的時候,遇到甚麼挫折,都是和同學聊聊就好多了。我覺得談談可能真的有幫助。」瑞健說完,又加了一句:「而且我們是團隊,我信任你們。」

瑞健最後這句話,給同是EP型的大衛和Cindy注入了一股暖流。

LSUV此時進入了雪隧,大家聽著瑞健娓娓道來他最近的心情。 EP身體警訊的面對

Step1: 誠實面對自己的感覺與情緒

EP身體不舒服訊號的背後,往往是情緒反應。 如果經常去檢查醫生都認為沒有毛病,像是胃痛、頭痛、心絞痛、胸悶等症狀,很可能是情緒問題。

Step2: 用語言準確描述自己的情緒狀態

例如: 「我現在很生氣,比較像是憤怒。」 「我覺得很丟臉。」 「我覺得很灰心、很挫折。」

Step3: 正確理解感覺與情緒

EP可以透過「對話」來客觀地釐清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很容易被詮釋錯誤的,例如在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實驗──過吊橋之中,發現緊張的情緒和戀愛的心動是類似的,因此有「在吊橋上告白容易成功」這樣的說法。 EP常錯誤詮釋情緒為自己的責任或過錯,造成防衛。 對話有兩種: 找人對話(不需給建議,只要傾聽與釐清)。 與自己對話:書寫與反思。 釐清後的情緒,會更接近客觀的資訊,像是: 「我覺得很生氣,是因為他看我的眼神很輕蔑。」 「我覺得很丟臉,好像每個人都在議論我剛才的錯誤。」 「我覺得很挫折,因為這個情境很像我小時候發生的某件意外。」

Step4: 採取化解的行動

寫一封信(不一定要寄給當事人)、打一通電話、做一些行動(送禮物、當面談)……不管是甚麼,讓自己覺得「這個引起情緒的事情已經徹底解決了」。

Step5: 寬恕與釋懷

原諒自己,也原諒別人。告訴自己,發生的事情,就讓它過去。犯錯是成長必經的過程,不需要因此難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