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社會系列

從搶鹽到退鹽,中國崛起差甚麼?

從搶鹽到退鹽,中國崛起差甚麼?
3月16日晚間至3月17日,中國爆發搶鹽風潮。圖為甘肅省蘭州一家商店的搶鹽畫面。
Getty Images
第84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日本3.11大地震後,福島核電危機一度引發了世界的擔憂,更在遙遠的中國導致了一輪食鹽搶購潮,最後波及到香港、澳門,加拿大的溫哥華華人社區,讓中國大陸以一種令人啼笑皆非的形象出現於3月16日以後幾天內世界各大報的新聞中。更戲劇化的是,18日「謠鹽」逐漸散去,中國又開始出現大量退鹽族,指責商家不給退貨的抱怨代替了兩天前買不到鹽的恐慌。 煽起搶鹽風潮的蝴蝶是哪隻? 根據各種資訊,先分析中國人為甚麼傳言要買碘鹽?

估計禍起美國一則新聞。日本核電危機最初未能控制住,據說會影響到美國西海岸。美西的一些人很擔心,於是提前到藥店,包括供應這種藥物的Anbex Inc公司搶購碘化鉀。各大藥店與供銷商面臨碘化鉀銷量驟增甚至脫銷的情況。西海岸的3個州——俄勒岡州、加利福尼亞州、夏威夷州的藥店碘化鉀已售罄。

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於3月15日刊出這則〈擔心日本核輻射 美國人搶購碘化鉀〉(據說FOX新聞更早),美國政府立即向民眾表示,日本的核輻射不會影響到美國,因此核恐慌並未再蔓延。這則消息立刻被許多中文網站轉載。上海《新民周刊》3月16日報導:日本核電站周圍檢測到的放射性物質包括碘131和銫137。碘131一旦被人體吸入,可能會引發甲狀腺疾病。日本政府已計劃向核電站附近居民發放防止碘131輻射的藥物——碘片。這個碘化鉀中的「碘」字可能後來成了引發中國搶購碘鹽的契機。

「食用碘鹽可預防核輻射」、「日本核洩漏出現的放射性物質可能污染海水、沒法再提煉鹽」成了謠言的核心。3月16日晚已有人開始大量買鹽。17日一大早,「你家買鹽了嗎?」這句話成了許多中國人相互打聽和問候的話語。各城市商店一開門,大規模的搶鹽潮隨即爆發,不少人一搶就是十多包。不到早上10時,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昆明等地各超市紛紛貼出「本店食鹽已全部售完」的告示。各菜市場的雜貨店外也排起買鹽的長龍,廣東佛山更出動公安維持秩序,兩人限購一箱。深圳、珠海居民則到香港、澳門買鹽,恐慌性搶購食鹽蔓延至港澳,據說澳門鹽50元一斤還有人買。

至於後來由碘化鹽變成鹽、再變成為醬油,擴及至搶購大米,就只能說是「謠言蝴蝶」翅膀煽動的風的一種副產品。 一場迅速蔓延的搶鹽風潮 這場搶鹽風波瘋狂到甚麼狀態?從以下消息可管窺蠡測。

17日一天,全中國食鹽出貨量為37萬噸,約為正常情況下24天銷量。價格原為1.3元一包的鹽,在搶購風潮中普遍漲價至5元左右一包,高至10元、20元一包,少數地方甚至賣到30元一包,廣州有士多(即小雜貨店)瘋狂抬高鹽價,一包500克重賣價曾漲至30元。也有士多老闆娘不漲鹽價,但要求買滿30元貨品才購一包鹽,有顧客為買六包鹽,買了200元貨物。「一鹽難求」之下,有網上服裝商店店主也靈機一動,推出買滿200元送一袋鹽的活動促銷。

17日下午,國家發改委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價格部門「立即行動」,堅決打擊造謠惑眾、惡意囤積、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等行為。負責統籌全國食鹽銷售的中國鹽業總公司稱,全國食鹽的年產量達8,000多萬噸,但食鹽一年的銷售只有800多萬噸,絕對可保障食鹽供應,呼籲大陸民眾不要盲目搶購囤積,並實行24小時緊急配送,確保食鹽市場供應充裕。但18日各地不但出現了搶鹽現象,並且擴展至搶米、搶醬油、鹹魚。除了搶鹽,大陸不少人也大搶地震應急包。淘寶網上,急救類網購激增449%。 謠言為何在中國屢屢發酵? 在政府嚴格控制媒體、訊息極不對稱的中國,這類因「訊息飢渴」而導致「謠言蝴蝶」滿天飛的情況並不罕見。2009年7月18日引發河南杞縣80萬人大逃亡的原因,就是當地發生的鈷60洩漏傳聞。當時逃亡場面蔚為壯觀:路上塞滿了汽車、三輪車、拖拉機等交通工具,通往鄰縣的路口則是試圖攔截民眾進入的鄰縣官員,原來熱鬧的杞縣頓時成了一座空城。

今天中國所有的群體性事件都伴隨著各種傳言。如2008年的6.28甕安事件,2009年湖北的6.17石首事件等,事發之前都有各種傳聞──即政府所說的「謠言」不脛而走。而每隻「謠言蝴蝶」幾乎都會煽起一陣狂浪,引致民眾積怨大爆發。

最著名的「謠言蝴蝶」當然要首推引致廣東韶關維漢衝突的傳聞。這隻「謠言蝴蝶」有兩個品種,一是「漢產」,稱該廠發生好幾起漢族女工被維族人強姦;二是「維產」,新疆維人當中流傳的是300多維族姑娘在韶關被漢人強姦。儘管「官方版」一語定乾坤,說是漢族女青工黃翠蓮誤闖維族男工宿舍而發出的一聲尖叫,導致維人強姦漢女的謠言傳播。但因其發布方式詭異(只用英文對外發布),聞者大都心存疑竇。最後引發了震驚世界的新疆7.5事件。

上述事件中,政府每次為了遏制傳言,都發布了各種官方消息「闢謠」,無奈民眾根本不相信。因為多年的經驗告訴民眾,政府習慣性地過濾訊息,屏蔽真相。與官方媒體發布的各種消息相比,人們更相信各種小道消息,其行為更易受小道消息左右。

從3月16日開始的搶鹽到18日的退鹽,凸顯了中國政府公信力的缺失與民眾素質低下這兩大中國特色,說明中國離「崛起」還差很遠很遠。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195 國大團結 巴黎氣候協定抗暖化
2015年12月12日,在一片掌聲中,全球氣候峰會終於通過了由195個參與國共同協商完成的氣候協議草案。…
中國樓市「金九銀十」今何在?
在中國房地產市場高速發展的十餘年裡,每年的9月至10月都會迎來一波銷售高峰,被業內人士稱為「金九銀十」。然而2017年中國各地在限購、限貸…
解讀人類十大常見夢境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在現實中做不到、沒勇氣做的事情,在睡夢中卻有出乎意料的表現和結果;在夢中發生驚恐、遺憾的事,醒來後慶幸那只是一場夢境。…
令人神馳的花蓮海岸之旅
有句話說:「花蓮的土會黏人。」是壯濶的大山大海孕育出寬宏的特性來廣納異己,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在此定居。 得天獨厚的海岸線,…
他們,為何選擇扶輪?
談起扶輪社,一般人膚淺的印象是──這是一群「有錢人」參加的社團,是老闆們交際聯誼,行有餘力捐錢做公益的組織。事實並非如此。在其中,…
菫色的大稻埕碼頭
菫色的橋、菫色的微光、菫色的招牌,連空氣也充滿了菫色的紫羅蘭花語,這是大稻埕碼頭給我的夜晚印象。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錦瑟〉,真切卻又感傷,…
排灣族迎親隊伍
這是阿丹記錄台東縣達仁鄉排灣族土坂部落原住民婚禮的完結篇。婚禮當天,排灣族新郎會率領載著禮物的轎子隊伍,浩浩蕩蕩地親自到新娘家迎親。畫面中…
香港關注溫州鐵路災難
由於香港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每發生甚麼大事件,香港市民都有「患難與共」的心情,覺得不知道甚麼時候,類似的事件也可能在香港發生。於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