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大陸

北京汽車限購令 引發車市震動

北京近日出台新政欲疏堵,或為汽車業「添堵」。圖為2010年9月21日北京二環大塞車。
Getty Images
第80期
陸蕊

中國汽車在2008年的年銷量超過900萬輛。2009年在汽車消費優惠政策的鼓勵下,汽車銷量達到1,364萬輛,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和最大的新車消費市場。2010年,全年超過1,800萬輛已成定局。而1,700萬輛是美國歷史上汽車銷量年度最高。即從2008年到2010年,中國汽車年產銷量從900多萬輛增長到1,800多萬輛,兩年幾乎翻了一番。

汽車銷量的大幅度增長以及汽車保有量的迅速擴大,給中國的城市交通和城市環境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治堵措施應運而生。

早在2005年,北京有關部門就提出,「既不控制私家車的發展,也不限制私家車的發展,但要抑制私家車的發展。」也許概念太過於模糊,解決擁堵的成效不大。到了2010年12月,北京再次出台了治理交通擁堵的系列政策。包括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及實施細則、銷售小客車手續備案、非居住區停車價格調整和外地進京車輛管理措施。傳說的搖號(即抽籤)購車、限制外地車輛進京、擁堵地區單雙號管理等強硬措施均變成現實,出現在政策中。

出台這些措施對治理交通擁堵的成效如何,在政策發布當天就有非議,理由是汽車的增加並非北京市交通擁擠唯一的原因,交通問題最根本的是道路問題,提高對公車、公交車的管理效率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只有通過系統的綜合治理措施才能根本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然而,官方措施既已出台,民間就只能現實地考慮其應對措施。

在去年12月24日前,即汽車限購令執行前夜,北京的經銷商抓緊時間賣車,以避開搖號,消費者則湧現出罕見的通宵「上牌熱」,為辦手續排起長隊。在部分購買力被提前釋放,需求降低而合資自主品牌供應增加的情況下,車市供過於求將是長期趨勢,銷售競爭將更為激烈。

估計北京今年的銷量能達到80萬輛,而明年小客車指標限額為24萬輛,加上換購等也只能達到40萬輛,跌至一半。由此推斷,將有一半的經銷商被淘汰,而最先被淘汰出局的,是那些售後服務口碑不好的經銷商。有經銷商說:「明年日子肯定不好過,不同品牌的經銷商可能引發價格戰,同一品牌經銷商則可能互相搶客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原來,你只需要一個小小的催促
童工在許多低所得的開發中國家是一個普遍的現象。這個問題的另外一面就是孩童上學的比例低。普遍的童工會使得整個世代的教育水準低落,形成一種「…
中國人大舉出國求醫 幸或不幸?
過去十年間,中國人時興去韓國接受整容手術、去香港或者美國生孩子、去日本和新加坡接受醫療檢查。但美國醫療相關單位表示,…
紓困各彈各調 歐銀拒擴大振興方案
在全球金融風暴之中,該用甚麼方法挽救經濟?各國政府意見不一。美國財政部3月公布了幫助解決美國銀行業危機的1兆美元銀行不良資產的公私合購計畫…
南韓人權跌谷底 不滿聲浪拉高
自南韓總統李明博就職以來,接連發生一系列影響國家形象的案件,包括燭光大聚會、龍山燒死人慘案、YTN梨泰院殺人事件、遣返法輪功學員事件等,…
「遠距傳送」人類,是否只是科幻片中的場景?
相信很多喜歡科幻作品的讀者,一定不會錯過《星艦奇航記》(Star Trek)。它是一個涵蓋有6代電視影集(共計726集)、10部電影、…
香港回憶錄之「列黑名單」
(續前期)六四以後相當一段時間,我不敢到中國去,因為我的文章曾經被央視指為「國外敵對勢力」。一直到1991年暑假,…
日本大地震 震倒中國房奴
日本仙台大地震後,很多人都想在保險公司投保一份房屋保險,以免發生災難時,價值巨大的不動產付諸東流。在中國,…
活動櫥窗
2020台灣數位新時代年會 受到疫情的影響,市場上漸漸轉型出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光靠廣告投放已經不夠了,消費者要的是真實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