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

步行太少 美國人為肥胖所苦

步行太少 美國人為肥胖所苦
日本有發達的大眾運輸,人們也勤於走路,肥胖比例只有3%。
Getty Images
第75期
王子鈺

美國人習慣以開車取代走路,大約只有10%的人保有正常運動的習慣。缺乏運動和愛吃垃圾食物,造成今日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為肥胖所苦。

美國疾病管制局指出,美國是世界上肥胖人口主要的聚集地之一,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體重過重,其「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BMI)超過30。和20年前相比,成年人的肥胖人數增加60%,肥胖兒童則是30年前的3倍。每年因肥胖造成糖尿病和心臟病在內等疾病所耗費的醫療成本高達1,470億美元;而肥胖造成相關疾病的死亡率,僅次於抽煙所衍生的疾病。

專家認為,飲食習慣和缺少運動是美國人肥胖主因。菲特(Mark Fenton)是《步行》雜誌(Walking Magazine)的編輯,他表示有25%的美國人每週很少運動,多數人偶爾運動,僅10%有規律的運動。他認為每天應運動30分鐘,步行則是最方便容易的運動。

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班塞特教授(Dr. David R Bassett)表示,澳洲西部的人每天平均走9,695步、瑞士人9,650步、日本人7,168步,美國人卻只有5,117步。班塞特說:「5,000步實在太沒有活力。」他認為美國的汽車文化以及缺乏大眾運輸工具,提供懶人不走路的好理由。他將其他國家成年人有活力的生活方式,歸因於使用大眾運輸。

寧願開車而不想走路的心態導致令人不快的結果──34%的美國人過胖。相較之下,澳洲、瑞士及日本的肥胖比例分別是16%、8%及3%。

美國運動協會(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認為,一般人正常運動量是一天10,000步,多走一些更好。該協會提倡步行計畫的負責人芃娜特(Judie Valentour)表示:「走路危險性低,又容易做。多走一些增進健康,可降低膽固醇和血壓,也可提升精力,減少糖尿病和心臟病危險。」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195 國大團結 巴黎氣候協定抗暖化
2015年12月12日,在一片掌聲中,全球氣候峰會終於通過了由195個參與國共同協商完成的氣候協議草案。…
中國樓市「金九銀十」今何在?
在中國房地產市場高速發展的十餘年裡,每年的9月至10月都會迎來一波銷售高峰,被業內人士稱為「金九銀十」。然而2017年中國各地在限購、限貸…
解讀人類十大常見夢境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在現實中做不到、沒勇氣做的事情,在睡夢中卻有出乎意料的表現和結果;在夢中發生驚恐、遺憾的事,醒來後慶幸那只是一場夢境。…
令人神馳的花蓮海岸之旅
有句話說:「花蓮的土會黏人。」是壯濶的大山大海孕育出寬宏的特性來廣納異己,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在此定居。 得天獨厚的海岸線,…
他們,為何選擇扶輪?
談起扶輪社,一般人膚淺的印象是──這是一群「有錢人」參加的社團,是老闆們交際聯誼,行有餘力捐錢做公益的組織。事實並非如此。在其中,…
菫色的大稻埕碼頭
菫色的橋、菫色的微光、菫色的招牌,連空氣也充滿了菫色的紫羅蘭花語,這是大稻埕碼頭給我的夜晚印象。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錦瑟〉,真切卻又感傷,…
排灣族迎親隊伍
這是阿丹記錄台東縣達仁鄉排灣族土坂部落原住民婚禮的完結篇。婚禮當天,排灣族新郎會率領載著禮物的轎子隊伍,浩浩蕩蕩地親自到新娘家迎親。畫面中…
香港關注溫州鐵路災難
由於香港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每發生甚麼大事件,香港市民都有「患難與共」的心情,覺得不知道甚麼時候,類似的事件也可能在香港發生。於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