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臉譜

「埔里造紙」的百年投資大計

傳統紙廠蛻變為教育園區-「埔里造紙」的百年投資大計
造紙龍負責人張憲銘表示,發揮紙張的創意運用,讓紙融入大家的生活。
岳翔雲
第74期
岳翔雲

「投資百項事業,不如一樣事業投資一百年。」甚麼事業可以做百年?因為父親的一句話,張憲銘決定將「埔里造紙」從純造紙轉為具有教育意義的觀光工廠──造紙龍。

南投埔里有三美──美酒、美女、美人腿(茭白筍),聽說這都跟「水」(也是「美」的意思)有關係。另外,由於水質純淨也造就埔里成為台灣手工造紙的重鎮。遠從1935年日治時期,日本人就開始在此建紙寮造紙,全盛時曾有五十多家紙廠聚集,如今僅存商家已寥寥無幾。

順勢轉型,夾縫中求生存

「埔里造紙股份有限公司」以原鄉「埔里」為名成立於1979年,象徵以地方產業為榮;生產紙品多達1,300種,外銷歐、美、亞、澳共六十多個國家。在日本買到貴得要命的「和紙」,可能就是台灣製。

雖然業績輝煌,「埔里造紙」同樣面臨台灣加入WTO後自由貿易競爭的壓力,2006年起接受工研院觀光工廠輔導。副總經理張憲銘談到為何轉型為觀光工廠:「做紙拚未贏(台語),比價格輸給中國,產量也無法跟正隆、永豐餘等大廠比,不知還能做多久。」此時,正好政府推出觀光工廠計畫,埔里造紙順勢移轉心力、轉型,也避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籌設轉型的張憲銘一開始就展現「夾縫中求生存」的戰鬥力。

投資百項事業,不如一樣事業投資百年

張憲銘更直接表示:「我們不做第一,只做唯一。因為有些事別人不能做、不想做、不要做,那我們來做。你不做我做,我就有希望。」挑一些「郎景春」(台語意指人家揀剩不要的)的工作,可能是量少或太複雜,可是張憲銘卻認為藍海利基就藏在紅海小細節中。

造紙業風光時,埔里造紙的業績也是「億來億去」(台語,業績上億),可是,現在做觀光工廠卻是從零開始,還得借貸經營。「差很多ㄟ,當時只有太太支持,其他家人、公司通通反對。」為甚麼要堅持投入?除了競爭因素外,張憲銘說:「我父親之前講過,投資百項事業,不如一樣事業投資一百年。」那麼,甚麼事業可以做百年?當然是「教育」了。就因為父親的一句話,張憲銘決定從純造紙轉為具有教育意義的觀光工廠──造紙龍手創館。

為了「百年大計」,創建「造紙龍手創館」並擔任負責人的張憲銘下了很大決心與勇氣,也承擔了不可預知的風險。2007年12月造紙龍開幕後,前幾個月的營業額都是幾萬元而已,可是員工薪資就高達二十幾萬,根本就入不敷出,連支持他的老婆都開始擔心起來。

管理方式:充分授權、分工負責

不過張憲銘沒有氣餒與放棄,積極找機會曝光與學習,甚至透過電視購物台大力促銷。雖然沒有利潤,但是打開了知名度,張憲銘就當是做了一筆大廣告:「我們『三位』很清楚,哪三位,就是定位、卡位與地位。」張憲銘解釋說有了清楚的定位,就要努力卡位,增加能見度,最後努力達到成功就有地位了。「做好做專、不要鑽牛角尖,一定能做出自己的特色來。不要像酒廠只當休息站,來匆匆去匆匆,而是深度旅遊與休閒。」

張憲銘花了三年時間,把創業時2,500萬元的借款還清。能有這樣的成績,張憲銘歸功於他幸運地找到可以用、有用、能用的人。採充分授權、分工負責管理方式,讓造紙龍在穩定中成長。被委以管理重任的黃世豐經理表示:「老闆給我們空間很大,他抓大方向,彼此之間的互動像是圓桌式的直接又親切。」

大部分的觀光工廠都是與原有生產工廠混在一起的「廠觀合一」,雖然一開始省掉人力調度與產品認識問題,但是員工心態不易從生產者「本位主義」轉為服務業「顧客至上」的觀念,反而徒增困擾。因此,造紙龍設立時就與母廠「切割」,也就是「廠觀分離」(雖然很近)、「人員獨立」、「財務自主」,而且員工都是新聘再加以教育訓練。另外,還結合政府部門釋出的員工補助與優惠,請這些員工從事設計、搞創意,省下一筆支出。

有人有業績,有樹有鳥棲

造紙龍除了要跳脫傳統生產方式,邁向觀光工廠之外,也得跟同樣位於埔里的「廣興紙寮」觀光工廠做區隔。張憲銘很坦然大方地說:「沒關係,廣興做歷史、做文化、做傳統,我們做現代、做未來、做科技。與廣興還是不一樣。」

「競爭對手」就在旁邊,會不會有壓力?張憲銘表示,造紙龍早一步成為經濟部觀光工廠的輔導廠商,廣興要申請時,他還是評審委員之一。「不投他一票,人家會說我擋人財路,支持廣興進來是打自己,雖然很矛盾,我還是發言請大家支持。」原本與廣興就是好朋友的張憲銘希望合作可以把餅做大。「把人氣做出來,有人有業績,有樹有鳥棲,相信大家會有這樣的共識。」

黃世豐經理也談到造紙龍盡量跟當地旅遊、民宿業者合作,提供超優惠價格及獨一無二客製化的蛋捲娃娃DIY活動供業者搭配套裝行程,鞏固自己地盤也繁榮地方,共創三贏。

街景燈火通明,打造埔里燈鎮

張憲銘表示,以前大家對埔里的認識,可能是好山、好水,外加一句「好無聊」,因為沒有「夜生活」。於是相關業者、社區聯合組成「埔里樂活」聯盟,希望打造「好幸福、好健康、好樂活」的埔里。

元宵節時,台灣人都知道「鹽水南蜂炮、平溪北天燈」。到哪裡才可以看到燈籠呢?張憲銘意興風發地提出他的願景:「我們就要開創埔里成為『燈鎮』,燈籠是紙糊的嘛!埔里甚麼沒有,紙最多。請名人、藝術家畫燈籠,整個埔里街、店家門口都設燈籠架,每個來埔里旅遊的人都送一個燈籠,拿燈籠消費還有特價、折扣,這樣埔里街景入夜後『燈火通明』,一定很復古、很壯觀,很快就可打響埔里燈鎮美名。」

跑業務出身的張憲銘講話簡潔有力,對於未來規劃與願景更是清晰明確。他相信國道6號開通帶來更多人潮後,希望與夢想很快就會實現:「現在埔里有三個新興亮點──18度C巧克力、紙教堂與造紙龍,歡迎大家來埔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195 國大團結 巴黎氣候協定抗暖化
2015年12月12日,在一片掌聲中,全球氣候峰會終於通過了由195個參與國共同協商完成的氣候協議草案。…
中國樓市「金九銀十」今何在?
在中國房地產市場高速發展的十餘年裡,每年的9月至10月都會迎來一波銷售高峰,被業內人士稱為「金九銀十」。然而2017年中國各地在限購、限貸…
解讀人類十大常見夢境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在現實中做不到、沒勇氣做的事情,在睡夢中卻有出乎意料的表現和結果;在夢中發生驚恐、遺憾的事,醒來後慶幸那只是一場夢境。…
令人神馳的花蓮海岸之旅
有句話說:「花蓮的土會黏人。」是壯濶的大山大海孕育出寬宏的特性來廣納異己,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在此定居。 得天獨厚的海岸線,…
他們,為何選擇扶輪?
談起扶輪社,一般人膚淺的印象是──這是一群「有錢人」參加的社團,是老闆們交際聯誼,行有餘力捐錢做公益的組織。事實並非如此。在其中,…
菫色的大稻埕碼頭
菫色的橋、菫色的微光、菫色的招牌,連空氣也充滿了菫色的紫羅蘭花語,這是大稻埕碼頭給我的夜晚印象。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錦瑟〉,真切卻又感傷,…
排灣族迎親隊伍
這是阿丹記錄台東縣達仁鄉排灣族土坂部落原住民婚禮的完結篇。婚禮當天,排灣族新郎會率領載著禮物的轎子隊伍,浩浩蕩蕩地親自到新娘家迎親。畫面中…
香港關注溫州鐵路災難
由於香港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每發生甚麼大事件,香港市民都有「患難與共」的心情,覺得不知道甚麼時候,類似的事件也可能在香港發生。於是這個「…